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专栏,创业创意报道、犀利观点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千和他的朋友们  ·  选区电子衍射(SAD)技术解读及其花样标定 ·  昨天  
老千和他的朋友们  ·  选区电子衍射(SAD)技术解读及其花样标定 ·  昨天  
创业邦  ·  县城电影票,凭什么比北上广还贵? ·  昨天  
新浪科技  ·  【华为新动作!事关DeepSeek】据华为云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市值犹如过山车,美图还有多少关要闯?

创事记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01 16:57

正文

自从上市之后,美图的市值就成为一大关注点。3月20日,美图在迎来12连涨之后,流通市值最高975亿港元,逼近1000亿港元大关。但随后的十日,就犹如过山车一般,市值缩水至487亿港元(约433亿人民币),较20日最高市值缩水超500亿港元,几乎蒸发了一个美图。

市值过山车,带伤上市的后遗症?

美图的上市是继腾讯之后在香港最大的互联网企业IPO,当时美图的估值为359亿港元(46亿美元)。不过美图的上市是带着伤的,例如有很多声音称美图赴港IPO是“流血上市”,美图旗下拥有美图秀秀、美拍等爆款产品,但其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因此即使美图是港交所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IPO,但美图的未来并不被看好。过去美图能够维持正常运行主要靠的风险资本的输血,上市之前,美图累计亏损超过了11亿元人民币。


而在美图上市之后,虽然其市值曾一度上涨,逼近1000亿港元大关,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是因为美图本身给了内地资本的信心,而是因为受到了在美上市的“美版美图”Snap大涨的影响,美图自然而然成为资本炒作的核心。


而从市值猛涨到现在的市值急转直下,根据业内的说法,美图的股价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起伏,主要是因为美图自身所拥有的用户规模与其营收盈利能力不太匹配,这使得不同的投资人对其未来前景的判断产生了巨大的偏差。


因此,前段时间美图市值的上涨,与美图是否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并无太大关系,美图的盈利模式仍然是一大短板。

靠硬件赚钱,并不能撑起美图的未来

近期,听到最多的一种说法就是做软件的美图却靠硬件手机产品赚钱,根据美图上市之后的首份财报显示,2016年净亏损扩大至62.6亿元,而智能硬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95.15%。


卖手机对于美图来说确实可以赚钱,但美图并不是一家硬件公司,美图能够做到上市自然也并不是因为其硬件方面的能力。根据美图发布的2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1月份,美图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5.20亿,同比增长约32%,是国内活跃用户数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美图最大的财富在于用户数量。美图是依靠工具起家,而且美图的所有工具都在围绕一个核心,那就是“美”,这意味着美图有比较固定的用户群体,即所有关注美的用户。即使其推出手机产品,核心卖点依然是围绕“美”这个核心的自拍+美颜。


对于美图手机卖得好,成为整个美图营收贡献最大的产品这件事,其实美图是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即拍照。目前拍照成为智能手机的一个主要竞争点,而紧握美颜这一核心优势的美图正好碰上了这个机遇。然而,美图毕竟不是一个硬件企业,当这个核心卖点被其他企业赶超过去之后,美图的手机恐怕难以再延续现在的辉煌。


另一方面讲,即使美图手机业务不断呈现出上升态势,就如美图所预期的今年手机收入至少会增加一倍,美图手机也难以撑起美图的市值。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美图公司在2013年、2014年及2015年财年的总收益分别为8587.7万元、4.88亿元以及7.42亿元,分别亏损2581.3万元、17.72亿元以及22.17亿元。如此大的亏损,也并不是仅仅靠手机业务就能挽回的。

电商为何成为美图的新希望?

不过,美图开拓了新的电商业务模式,并一口气推出两个电商平台“美铺”与“美图定制”。据介绍,美铺是美图旗下高颜值社交型电商平台,根据美图官方的解释,美铺采取的是B2C2C的买手模式:由时尚达人(买手、网红、时尚意见领袖)连接品牌商品及消费者,并且通过社区连接实现商品的精准对接。而“美图定制”则为用户提供产品定制服务,用户可将使用美图旗下App美化过的图片,打印到纸张、T恤、雨伞、杯子等物品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