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医保谈判六年记 ·  5 天前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4.11.24星期日 ·  6 天前  
数据宝  ·  最牛AI股,历史新高,累计大涨3065.34%!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张岸元:金融安全渐成闭环 “再平衡”大幕或将开启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2 15:58

正文

来源:凤凰财经研究院(ifeng_fin_institute)  记者:熊乙



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凤凰财经研究院特约经济学家张岸元


6月20日,2017年陆家嘴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凤凰财经研究院于当晚举行了“凤凰之夜·中国金融改革夜话暨纪录片《中国金融四十年》启动仪式”,众多陆家嘴参会官员、学者、媒体及业内资深人士共聚一堂,就中国金融改革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凤凰财经研究院特约经济学家张岸元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谈金融监管:突然放松的后果不堪设想


当下,金融与经济领域弥漫着去杠杆、强监管的信号,不仅仅是在楼市,在股市、汇市、债市也是如此。张岸元表示,围绕房股债汇市场的监管或管制,已经基本形成闭环,如果突然放松监管,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岸元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手段是地方政府层面的限买限卖限价限贷,以及对部分“类住宅”的强力监管;股市调控手段是一级市场回到IPO核准,二级市场限制各类举牌、套现,以及国家队围绕上证50的控盘操作;债市调控手段在保证流动性前提下提高政策利率打压长短端套利,以及地方债领域重申2014年43号文的主旨;汇市调控的手段是强有力的资本项目管制、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以及覆盖离岸市场的复杂操作。


这个闭环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主要是有三个原因:首先,如果突然放松监管,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落定,强监管局面也不会终止;再者,政策不会明文终止,逆转是需要执行周期的。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如果一线城市把限购(政策)取消,后果不堪设想,”他说。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上涨到惊人的高位,随后高处不胜寒,成交量急速萎缩,市场迅速崩盘。


而对于此前热传的一行三会监管体制改革,市场一度猜测强监管局面将随着监管体制改革的落定而终止。张岸元表示,这一理解过于浅显,当前中国金融面临的重大结构性矛盾,是负债端高成本无法与资产端低收益相匹配。


“监管体制改革不会降低资金成本,不能提高收益率,无助于问题本质的解决。当前维护金融安全的方向不是刺破泡沫,而是抑制泡沫、期待实体经济进一步增长与之相匹配,在当局判断金融与实体关系匹配之前,强监管不会鸣金收兵,”他如此表示。


谈金融与实体:实体经济不需要如此庞大的金融部门


金融与实体,向来以辩证统一的关系存在,他们即互相促进,也互相牵制。谈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张岸元表示,金融机构的存在价值在于管理风险,没有风险、市场没有波动,资产管理等诸多业务也就丧失了存在基础,“中国金融部门需要经历一个再平衡。”


首先,实体经济不需要如此庞大的金融部门为之服务。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攀升。2017年一季度,该比重上升至9.98%,仅低于股灾前2015年一季度的10.9%。


与此同时,美国金融业2016年增加值占GDP之比仅为7.3%,相比金融危机前下降0.3个百分点。与美、日等国横向比较而言,中国金融部门的占比显然过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日本内阁府(图/东兴证券研究所)


其次,中国的社融产出效率急速下降,存在反常之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单位存量社融的现价GDP产出比率”迅速下降,而美国虽然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但该比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美联储、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Bloomberg,(图/东兴证券研究所)


张岸元表示,横向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单位社融存量的现价GDP产出比率”大体相当。但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该比率的急速下降明显有反常之处。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事实,张岸元认为,金融部门需要“去产能”过程。他表示,当前规模的中国实体经济可能不需要如此庞大的金融部门为之服务,不断下行的实体经济可能无法满足持续积累的巨量金融资产参与收入分配需求;中国金融业需要休养生息、增速放缓,重新与实体经济相匹配,这一过程与制造业去产能有共通之处。当然,鉴于全社会财富仍在积累,也许我们看不到金融机构全面缩表、行业规模绝对缩减的局面。



凤凰财经研究院: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化决策与投资圈层交流平台。

欢迎投资圈层人士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