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主任
服务全中国公务人员、文职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2 天前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主任

全市大会上,周宇脱稿精彩演讲:我有三个印象很深的场景!

办公室主任  · 公众号  ·  · 2024-02-23 12:20

正文

按: 在2月7日举行的2024年新春团拜会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年度人物盛典上,《小康》杂志社华东中心主任、“解码湖州”专栏主笔周宇以《见证蝶变》为题,作了非常精彩的脱稿演讲。


以下是演讲实录(全文),分享给大家:


周宇精彩演讲:《见证蝶变》

七年前,我们团队开始打造“解码浙江”的内容品牌,从浙江究竟做对了什么、全国能向浙江学什么、浙江作为“重要窗口”能向世界展示什么这三个视角,解码“ 何以是浙江、何以浙江能 ”的内在逻辑。
两年前,我们从省域解码下沉到市域,开设了“解码湖州”专栏。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团队来湖州市和下辖的五个县区得有100多次,“解码湖州”专栏推出了近50篇深度报道,这些内容不仅通过湖州和《小康》平台进行发布,而且得到了新华社、南方周末、南风窗等媒体平台的关注,获得了更广泛的阅读。
很快,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我们共同出品的《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观察 》这本书将和大家见面。

在中央党校出版社的编辑看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 每座城市其实都在找“解题方案” 。在找产业如何转型、乡村如何振兴、共同富裕如何推进、营商环境如何优化、青年人才如何招引、干部内生动力如何激发等问题的“解题方案”。这些方面,湖州都给出了不错的“解题思路”,用了这些方法的湖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有说服力,值得向全国分享。
换句话说,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就是在湖州能找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域“解题方案” 解码湖州就是要讲清楚这个方法,讲清楚党委政府如何有为,企业才能有感; 党委政府如何有为,百姓才能有感; 党委政府如何有为,治理才能有感。
在解码过程中,我有三个印象很深的场景,想在今天分享给大家:

1
第一个场景 是2023年3月8日,我参加了一场特殊的“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这一天是女企业家专场。

政企恳谈会(女企业家专场)现场

那场恳谈会上,大东吴集团的董事长吴淑英说起了自己因为要常跑工地,印象里就没有怎么穿过裙子和高跟鞋。灵粮农场的负责人邹鹰翔说起了自己生完娃第二天就和小伙伴开视频会的故事…… 我太懂她们说的那些感受,因为很多稿子,我都是在孩子睡觉后,在后半夜写完的 。那天活动结束后,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女性创业,他懂!》
一个“懂”字,是湖州优化营商环境超越理性做法外的感性价值 。就像“每周三”的恳谈会,它在企业家心中已经不只是一个会,更是一个情感符号,是最难得的信心。
政府有为,企业有感,投资是直接的表达。 2023年来湖投资考察的客商数量是2022年的3倍多。 像三一重工、吉利这样已经在湖州投资的企业,开启了他们的再投资。

延伸阅读: 企业家!这座城市在读懂“特别的你”

2
第二个场景 是2023年6月,《看见》栏目一周年,我们推出了这样一篇文章《看见——一档市级舆论监督栏目的成长心声》。之所以会用“心声”,是因为我在和节目编导路平聊的时候她和我说的一句话,她说 这是她职业生涯里成就感、自豪感最强的一年
舆论监督,背后承载的不仅是媒体人的成就感,更是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感。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小康》编辑指导委员会主任高明光用笔名“云溪子”在2022年10月的《小康》杂志上发了这样一篇评论,他说湖州市委书记一段脱稿的讲话视频让他印象很深。这番话并无多少特别、惊人之处,更没有华丽的辞藻,可为什么在群众中引起偌大的反响呢?原因大概是我们关心“大事”,往往忽略了与百姓切身相关的小事,但是欲成大事,往往需要从小事做起。再进一步,从根本上说,事关百姓就无小事。
高明光社长说的这段话就是2022年6月24日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动员大会上,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说的那一段:哪一个湖州的老百姓是早上一醒来就关心湖州的GDP有多少?他只关心他的腰包鼓不鼓、交通堵不堵、医院挂号难不难、小孩成绩好不好,这些都是影响他们幸福感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
后来,陈浩书记谈到,品读《之江新语》给他以深刻的启迪与感悟,对大会上他讲的这段话进行溯源,虽然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理论源头,在《之江新语》中都可找到

政府有为,百姓有感。 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就是湖州蝶变的价值遵循,也是湖州这座幸福城市的密码。

3
我要分享的 第三个场景 和“ 四季看变化 ”有关。这一年,我们杂志社赖惠能副社长和我非常荣幸,成为了安吉标志性点位大余村“四季看变化”的观察员。
在2024年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写完了《我在余村看变化》的稿子,分享了在村青年的故事,接地气的乡镇书记的故事,退二线干部仍在奔跑的故事。
很幸运,除了全年观察了大余村之变,借着南浔古镇“ 虚拟镇长 ”评选活动当评委的契机,我还体验了已经大变样的南浔古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