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陶短房
旅加华人作家陶短房的公共号,暨听书合作伙伴陶短房和青溪发布听书合作信息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陶短房

“硬脱欧”多少钱一磅?

陶短房  · 公众号  ·  · 2019-01-22 11: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随着 1 15 英国下院以自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内阁提案在国会所遭遇最悬殊票差(赞成 202 票,反对 432 票),压倒性否决首相特蕾莎 . 梅( TheresaMay )此前花费两年多时间和欧盟达成的英国 - 欧盟“脱欧”协议,“硬脱欧”即无协议“脱欧”的前景,在距既定“脱欧”最后期限( 3 29 )只剩不到 80 天的紧要关头,突然变得前所未有现实且迫切。

眼下英国“反脱欧派”正涌上街头,试图推动所谓“二次脱欧公投”,让英国有机会从板上钉钉的“脱欧”前景中反悔;而很多温和“脱欧派”则和梅内阁中许多人一样,希望通过加紧协商和恳求欧盟再宽限些日子,为协议“脱欧”再作一番最后的争取。但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英国这个“既想享受欧盟成员国权利、又不想承担欧盟成员国义务”的“另类 VIP 成员”,欧盟中的另外 27 个“小伙伴”早就很不耐烦,以往碍于欧盟规则不便下逐客令,如今是您自个儿要走,那自然也就“好走不送”。连日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 Jean-ClaudeJuncker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 Donald Tusk )、“脱欧”欧盟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 MichelBarnier )等相继表态,强调“,欧盟对英国脱欧立场一致,决心达成目的”,现在该由英国政府来决定下一步是什么,呼吁英国“拿出脱欧的政治勇气”,“时间真的不多了”——很显然,“脱欧”与否在 2016 年“ 6.23 ”英国公投后,对欧盟而言已是不可逆的进程,如今英国似乎只能在“软硬脱欧”间二选一,且选择的时间也不怎么宽裕了。

时至今日大家即便再不情愿,也必须算清一笔账:“硬脱欧”多少钱一磅——也就是说,人们将为“硬脱欧”付出多大代价?

先看英国官方的预估。

2018 11 月下旬英国政府和央行分别就“硬脱欧”进行了两项评估,评估结果,英国政府认为“硬脱欧”将导致 2019 年英国 GDP 比不“脱欧”下跌 7.7 个百分点,“但长线会有所缓和”,理由是短期内“脱欧”会导致英国和欧盟间产生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并影响在两地间自由迁徙者的投资和消费;英国央行同样认为“短线悲观、长线谨慎乐观”,但认为 2019 年英国 GDP 会相比下降 8 个百分点。两项评估均认为,如果“软脱欧” 2019 年英国 GDP 增速仅会相比下跌 0.6-2.5 个百分点。英国政府评估认为,“硬脱欧”将在长线令英国经济增速较留在欧盟中慢 9.3% 15 年内英国 GDP 增速将较不“脱欧”下跌 9.3%

当前英国就业形势良好,失业率仅 4.1% ,但如果“硬脱欧”成为现实,经济和投资前景的不确定性、生产力的下降、供应链的断裂和需求的减少等都会造成失业率增加。央行评估认为 2019 年失业率会暴涨至 7.5% ,但 2020 年会有所回落,至 2023 年“应该会回到 5% 以下。”

央行评估认为,“硬脱欧”所带来的关税和采购方面障碍“至少在脱欧后最初几个月”会导致通胀率涨至 4.25% (目前为 1.8% ,不过许多分析家认为这不太可能),央行还估计“硬脱欧会导致英镑贬值约 25%

不论官方或商界,最担心的莫过于贸易,这也是英国商界领袖普遍反对“脱欧”的关键所在, 2015 年英国 55% 的进口来自欧盟国家, 45% 的出口销往欧盟国家,一旦“硬脱欧”,横生的关税、非关税障碍,大幅增加的成本,都会令贸易大受影响。英国政府评估认为,“硬脱欧”会令英欧间贸易总量平均减少 37% ,其中英国出口下降 12% ,进口下降 18%

央行和英国商会还担心一些“未知和意外因素”,如统一市场破裂后可能出现的健康标准问题、产品质量认证问题、金融服务“准入”问题、许可证问题……运输界则担心“脱欧”会导致英欧间交通秩序陷入混乱,客货运成本和不便增加。此外,“脱欧”还可能给英国人带来诸多不便,如从欧陆国家网购就可能面临一系列成本和便利问题。

房地产也将是“重灾区”:伦敦房价已连涨了多年,但近几个月已掉头向下——不论哪一方的预测和评估都认为“这不过是刚开始”:三年内英国房地产价格可能跌掉 25-35% 之多。

剑刃总是有两面的:失去英国,欧盟也不会没有经济上的损失。

许多严重依赖英国市场的行业对“硬脱欧”前景感到茫然。法国西南部葡萄酒业者指出,为了规避“硬脱欧”带来的关税恢复和价格上涨,英国人近几个月来一直在抢购法国葡萄酒,但一旦“大限”到来,这个欣欣向荣的行业就将陷入绝境。近年来葡萄酒成为法国贸易顺差第二大贡献产业,仅次于航空航天业, 2017 年总产值高达 130 亿欧元,其中 10% 销往英国( 13.4 亿欧元)。

一些跨国企业则担心产业链和交货网络受到“硬脱欧”影响,配套成本和价格也会随之增加,德国和丹麦两国都呼吁“能不‘硬脱欧’就不要这样做”,因为“硬脱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威胁宝马、大众、马士基这样的行业巨头,由此造成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欧洲许多分析家认为,部分与英国间贸易关系紧密且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受“硬脱欧”影响会更高达,如爱尔兰,其对英产品和服务输出占国内 GDP 总值比高达 14% ,“硬脱欧”将令这个小国元气大伤。另外两个对英产品和服务输出占 GDP 总值比达到两位数的欧盟国家——比利时和荷兰情况并没有看上去这么糟,因为它们对英出口的一半实际上是转口贸易,产品来自其它欧盟国家,“硬脱欧”所造成的损失,当然用不着自家一个肩膀扛着。

“硬脱欧”的前景究竟有多大?英国下院表决后资产管理公司 Amundi 认为是 20% 左右,信用保险专业机构 Euler Hermes 则认为是 25% ,这表明绝大多数“圈内人”还是对达成“好合好散”、避免“硬脱欧”抱有一定的谨慎乐观态度——但很明显,这种乐观态度比去年底要谨慎得多,且僵局越持续,人们也就会越谨慎、越悲观。、

正如美银美林( Bank of America ML )首席经济学家莫艾克( Gilles Moec, )所指出的,目前围绕“硬脱欧”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所以“硬脱欧”究竟“多少钱一磅”暂时还很难准确计算出来。但时间不多了,真的不多了,如果各方仍然如此漫不经心、玩世不恭、“鸡同鸭讲”,“硬脱欧”的“单价”将注定越来越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