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币圈邦德
区块链秘密,只告诉你——币圈邦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突发:Bybit平台15亿美金资产被盗,7大 ... ·  2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Meme退潮、大额解锁,祸不单行的Solan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币圈邦德

《人民日报》三评区块链:要通过技术实现对技术监管

币圈邦德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8-02-26 23:42

正文

戳蓝色字“币圈邦德”关注我们哟



区块链行业在迅速发展,各个媒体包括主流媒体也在关注。2月26日,《人民日报》经济版整版报道了关于区块链的三篇文章《三问区块链》《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及《做数字经济领跑者》,积极肯定了区块链在应用中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区块链行业面对的问题以及如何监管的问题。

人民日报记者王观在《三问区块链中》分别问了什么是区块链,有什么作用以及是否会成为新风口,给读者科普了区块链,同时也给读者一个提醒。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技术。他的分布式存储架构、防篡改和去中心化的设计,保证了区块链的安全,任何人都很难修改数据。正是这种特性,区块链在金融、公益、打假、金融监管等行业有很大应用。比如因为信息分布存储在各个节点中,可追溯且无法篡改,区块链技术可以降低对账、清算的成本,同时也可以使公益更开放透明以及使产品可以溯源。每个账号的余额和交易记录都是可追踪的,任意一笔交易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脱离监管视线,这也提高反洗钱的力度。但是目前技术还不太成熟,要警惕概念炒作,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

区块链现在还处于一个很早期的阶段,现在存在虚热,热在集资圈钱,炒作估值,而不是拿技术解决问题。现在关注点大部分在于ICO,这是集资工具,而非技术创新。这时,监管部门更应主动介入,区分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鼓励政府组织、有公信力的专家、行业参与者共同帮助公众辨识,全面遏制区块链名义下的集资创新,让ICO实际控制人必须为集资行为承担责任。为了更好地使用和推广区块链技术,还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制定等,也建议国内重点企业、科研、高效和用户单位联合,加快共识机制、可编程合约、分布式存储、数字签名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在北大光华金融科技实验室研究员窦佳丽的《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一文中,区块链被描述为建设价值互联网的工具。区块链能极大降低信息价值传输成本,进而解放生产力,在未来会改变很多行业面貌。但作者也指出,当前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级别的大规模应用实践依然不足。在现在这个阶段,应该深耕技术,而不是在并不牢固的地基上搭建城堡。

区块链行业出于早期阶段更要科学监管,当前有些从业者发布了一些“空气项目”,吸引一些不了解行业的散户参与,这不但是对行业自身的戕害,还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9月4日7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就是一次即时的监管介入。作者还提出,区块链的匿名性与弱中心化的架构,与现有的监管体系并不冲突,区块链技术最终必然演化为“监管融入技术”的模式。监管机构也要参与到技术中去,通过技术实现对技术的监管。

最后是余建斌的《做数字经济领跑者》。他写道中国在世界数字经济大潮中,要成为领跑者。我国现在已在数字经济领域有所成就,比如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用“新四大发明”来形容。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数字经济 发展以创新为主要引领,中国要当数字经济的领跑者,还必须在基础支撑方面下更大的功夫。要做好自主研发工作,同时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发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也要做好布局。

在国家种种监管风波后,人民日报推出了整版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文章,表明了主流媒体对区块链技术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对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希望区块链行业能深耕技术,不要炒作概念。加强监管,创新监管方式,严防一些搞噱头想投机没有真正开展业务的公司,杜绝在区块链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往期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