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探客Tanker
极具深度的科技行业分析自媒体平台,汇聚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同时关注智能硬件创业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多地已将DeepSeek用于政务系统#, ... ·  20 小时前  
理想汽车法务  ·  新规速递 | ... ·  昨天  
i黑马  ·  牛文文: ... ·  昨天  
DeepTech深科技  ·  DeepSeek真的冲击英伟达了吗?摩根士丹 ... ·  2 天前  
创业邦  ·  深夜王炸!微信+DeepSeek要来了;胖东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探客Tanker

重大突破!华人科学家找到“天使粒子” ,杨振宁称此人获诺奖只是时间问题!

探客Tanker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7-22 18:49

正文


| 有趣·新鲜·有料 |

添加   kejizhushou  内部福利等你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凤凰科技(ID:ifeng_tech)


据人民网7月21日报道, 物理学迎来重大突破: 由4位华人科学家领衔的科研团队终于找到了正反同体的“天使粒子”——马约拉那费米子(Majorana fermion) ,从而结束了国际物理学界对这一神秘粒子长达80年的漫长追寻。


这一发现,验证了由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的预测—— 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 同时也证明了 存在一种比量子还小的单位, 这将对现在的量子理论带来巨大的改变。


相关论文发表在21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张首晟将这一新发现称为 “天使粒子” 。普通群众可能暂时难以理解这一发现,但是对基础物理界来说,这或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张首晟


诺贝尔奖获得者Frank Wilczek评价这项工作时说: 张首晟与团队设计了全新的体系, 并在实验中清晰地测量到马约拉那费米子,这真是一项里程碑的工作。


国际同行指出:发现马约拉那费米子是继发现“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发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 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让量子计算成为现实。


80年漫长的寻觅


在物理学领域,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被称为“基本粒子”。它们是在不改变物质属性前提下的最小体积物质,也是组成各种各样物体的基础。基本粒子又分为两种:费米子和玻色子,分别以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的名字命名。


东方西方哲学家都认为,人类似乎生活在一个充满正反对立的世界:有正数必有负数,有存款必有负债,有阴必有阳,有善必有恶,有天使必有恶魔。


1928年,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Dirac)作出惊人的预言:宇宙中每一个基本费米粒子必然有相对应的反粒子。根据爱因斯坦E=mc²的质能公式,当一个费米子遇上它的反粒子,它们会相互湮灭,从而使两个粒子的质量消失并转化为能量。


▲狄拉克和刻在他墓碑上的方程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线时,无意间发现了狄拉克预言的正电子。从此以后,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认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目前,正电子也被广泛应用到人类生活之中,医学影像技术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会不会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说正反同体的粒子?1937年,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那(Ettore Majorana)在他的论文中猜测: 会不会有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说它们自身就是自己的反粒子。


这个粒子被后来的物理学界称之为Majorana费米子,并和希格斯波色子、引力子、磁单极、暗物质等一起被视为人类最为梦寐以求的神秘粒子。


Ettore Majorana


在物理学里,存在两大分支:粒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 科学家们认为,在粒子物理中,标准模型范畴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马约拉那费米子。而要验证这一猜想,需要进行无中微子的beta双衰变实验。可惜的是,这项实验所要求的精度在今后的10年到20年以内都难以达到。


张首晟把突破口转向凝聚态物理。 从2010年到2015年,张首晟团队连续发表三篇论文,精准预言了实现马约拉那费米子的体系及用以验证的实验方案。王康隆等实验团队依照张首晟的理论预测,成功发现了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为持续了整整80年的科学探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张首晟将这一新发现的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命名为“天使粒子”,这个名字来源于丹·布朗的小说及其电影《天使与魔鬼》 。张首晟说:


“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灭爆炸的场景。过去我们认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个没有反粒子的粒子, 一个只有天使,没有魔鬼的完美世界。


天使粒子的意义:量子计算已成可能


找到天使粒子有什么现实意义?张首晟指出, 从基本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往往需要多年时间,但天使粒子的发现意味着量子计算已成为可能。


他解释说,量子世界本质上是平行的,一个量子粒子能够同时穿过两个狭缝。因此, 量子计算机能够进行高度并行的计算,远比经典计算机有效。



一个量子粒子能够同时穿过两个狭缝。


然而,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非常难以存储,微弱的环境噪声就能毁灭其量子特性。因此,量子计算机往往被视为可望不可即的空想。


“通常情况下,量子比特只能放在一个传统粒子内储存,容易被干扰。但如今,天使粒子的发现提供了一种绝妙的可能性: 一个量子比特能够被拆成两半,存储在两个距离十分遥远的马约拉那费米子上。


如此一来,传统的噪声极其难以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这两个Majorana费米子,进而毁灭所存储的量子信息。相较于传统的存储方式,比如电子自旋,超导磁通和光子极化,这样存储在远离的两个Majorana费米子上的拓扑量子比特,本质上极其稳固。


也就是说, Majorana费米子能够用于构造稳固的拓扑量子计算机,使得有效的量子计算成为可能。


现在,这项科学已经可以开始应用。 “谷歌和微软已经提供了支持,未来,在国内也会开始进行应用。”张首晟说。


张首晟:“离诺奖最近的投资人”


据凤凰科技报道,几天前,张首晟回到北京为其恩师杨振宁庆祝95岁寿辰。1963年出生的张首晟,17岁便前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他学的是理论物理专业,这也是杨振宁的专业。


但理论物理的就业面太窄,张首晟一度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但当他来到哥廷根大学附近的一块墓地,看到里面埋葬的一些物理学家都是用其生前发现的公式作为墓志铭,这深深震撼了张首晟。


自此, “用一个公式概括整个世界”成为张首晟的梦想,也让他决定将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物理学研究。


还有一个选择对张首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年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时,张首晟一直将大统一理论当成自己的学术目标。因为这是爱因斯坦努力一生的事业,也是杨振宁的领域。


但是当他师从杨振宁时,杨振宁却鼓励张首晟去研究凝聚态物理。杨振宁认为他自己所处的领域要想有所突破已经很难,而凝聚态物理刚刚兴起,发展很快。

▲张首晟与导师杨振宁


最后,张首晟在杨振宁的指导下,开始在凝聚态领域工作。


接下来,1996年,年仅33岁的张首晟被评为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随后,凭借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两项理论的发现,张首晟于2010年获得欧洲物理奖;2012年获得美国奥利弗巴克利奖和狄拉克奖;2014年获得美国富兰克林奖。


张首晟多年来被汤森路透预测会得到诺贝尔奖,杨振宁则评价“他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不知道天使粒子的发现,是否能让张首晟众望所归。


而除了科学家, 张首晟还有一个著名的身份——丹华资本的创始人。


张首晟的偶像是横跨科学界、企业界、政治界的富兰克林,因此他认为: 如果科学原理可以治国,为何不可指导投资? 于是,2013年,张首晟与谷安佳博士联合创立丹华资本,正式进军投资界。


截至去年年底,丹华资本就已投资50家企业,投资领域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人与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也是张首晟关注的领域之一,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风口已经来临 ,但却不是谁都能抓住。


他曾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 任何技术的发展总是先有一个浪潮,然后有个大浪淘沙,之后真正的英雄才会出现。 中国投资界的振幅尤其大,其实在硅谷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更考验投资者的眼光。


做科研和做投资完全是一个道理。 ”张首晟说,“其实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紧密相关,很多计算机科学里面的算法也是从理论物理学里衍生而来。像Google的Page Rank的算法,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复杂,却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数学公式上,而这个数学公式在物理学里也被非常透彻地研究过。”


附:难题怎样被破解?“一半”的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困扰了物理学界80年的难题是怎样被破解的?张首晟认为,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天使粒子的发现,得益于先前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也是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成果。


最初,张首晟按常理做了一项推断:既然马约拉那费米子只有粒子、没有反粒子,那么它就相当于传统粒子的一半。 他很快意识到,“一半”的概念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早在2008年,张首晟理论就预言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预言在2013年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领衔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实验团队证实。在实验中,随着调节外磁场,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薄膜呈现出量子平台,对应着1、0、-1倍基本电阻单位e2/h。也就是说,量子世界里的电阻是量子化的,它只能整数倍地跳台阶。


这给了张首晟一个灵感:马约拉那费米子是通常粒子的一半,既然通常的粒子按整数跳,马约拉那费米子或许就是按半整数跳——它一定会呈现出一个奇特的、“1/2的台阶”。由此,他预言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存在于一种由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薄膜和普通超导体薄膜组成的混合器件中。当把普通超导体置于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薄膜之上时,临近效应使之能够实现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相应的实验中会多出全新的量子平台,对应1/2倍基本电阻单位e2/h。


张首晟团队提出的搜寻马约拉那费米子的实验平台:由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薄膜和普通超导体薄膜组成的混合器件。


在后续的实验验证中,激动人心的成果出现了:王康隆等实验团队确实看到了“1/2的台阶”。这半个基本电阻来源于马约拉那费米子作为半个传统粒子的特殊性质, 因此,多出来的半整数量子平台为手性马约拉那费米子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印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