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百万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做有趣的人,交有趣的朋友,去有趣的地方,过有趣的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瞬间清醒,不愧是刘震云封神之作! ·  昨天  
深夜书屋  ·  这本书能让你彻底搞懂中国政府运作体制~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开门,是财神 ·  4 天前  
每天60秒知天下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麦子熟了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叫任正非,一个叫曹德旺

麦子熟了  · 公众号  · 美文  · 2020-02-28 21:00

正文





曹德旺又捐钱了。
这一次抗疫,
他先是捐了1亿现金。
可武汉方面说:
「其实我们不太缺钱,缺防疫物资。」
于是曹德旺又掏出1000万,
购买了242万件防疫物资。
这一周以来,
他听闻小微企业生存艰难,
于是又掏出4000万,
用于扶持小微企业渡难关。
曹德旺捐钱不算什么新闻,
因为他捐过太多次钱了,
他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
连前100都进不了,
但他这些年捐过的钱已近120亿,
是中国慈善捐款最多的人,
所以圈内人称他为「中国首善」。






我知道曹德旺是5年前。
因为两件事,我开始关注他。

第一件:把全部财产转到妻子名下。
「我老婆,人很好,
几十年来,煮饭,帮我带小孩,
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
为我奉献了很多很多。」
曹德旺把所有房产换成了妻子的名字,
连控股公司法人身份也让渡给了妻子。
别的夫妻发达了争财产,
曹德旺倒好,
直接把百亿财产全部让给妻子。
真牛。

第二件:让全家退掉美国绿卡。
曹德旺三个孩子都拿了美国绿卡,
但曹德旺对三个子女说:
「我们是不能移民的,
如果我们曹家移民,
中国人就没有玻璃了。」
三个孩子有点不愿意,
曹德旺就扔出一句话:
「谁要是不退美国绿卡,谁就不能继承我的财产。」
其他一些企业家发了,
巴不得全家移民海外,
曹德旺倒好,
竟让移民美国的子女回来,
真是不一样。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曹德旺。
曹德旺其实很牛。
有多牛?
他是中国玻璃大王,
一个把汽车玻璃做到世界第一的人。
中国70%的汽车、全球25%的汽车,
用的都是曹德旺公司的玻璃。
企业界有一个奥斯卡奖,
就是「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这个奖1986年在美国设立,
一年评选一次,
颁给表现最卓越的企业家。
2009年5月30日,
曹德旺拿到了「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曹德旺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
所以今天我想讲讲他的故事。






曹德旺是福建福清人,
他是1946年出生的,
小时候家里特穷,
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
9岁前,他连名字都没有。
他9岁那年,
母亲借了5毛钱,想让他上学,
上学必须得有名字啊,
母亲就找了村里一位先生,
「你给我家孩子取个名吧!」
先生沉思片刻后说:
「就叫德旺吧。聪明又有德,必然兴旺。」
可小学都没毕业,
曹德旺就辍学了。
小学五年级那年,
一位老师经常冤枉他,
惹得他心里极度不爽,
于是就趁老师拉屎时,
用尿浇了他一头,
从此就没学可上了。

没学可上了怎么办?
妈妈从村里牵回一头牛,
曹德旺就做起了放牛娃。
曹家祖上其实很富有,
德旺曾祖父,是福清的首富。
只是到了德旺祖父这一辈,
整个家族彻底衰败了。
但德旺父亲曾跟随祖父走南闯北,
还是见过不少世面。
有一天吃饭时,父亲问德旺:
「你将来打算做什么?」
德旺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父亲就自顾自地说起来:
「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曹德旺便扳着指头数了起来:
「决心,专心,善心,恒心……」
父亲摸摸德旺的头,说:
「这些心,是祖上发家的秘诀。你把这些心记好了,将来就能做大事。」
曹德旺心里一震。
他的「心」时代,就这样开启了。






第一个心,是修心。
所谓修心,其实就是「学习」。
不能上学,可仍想读书,怎么办?
德旺干了两件事。
他先是割了一年马草,
攒了8毛钱,
他用这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
又割了两年马草,
攒了3块钱,
他用这钱买了一部《辞海》。
然后他借助这两本工具书,
开始疯狂自学起来,
「只要是印有字的纸,我都会拿起来学。」
你知道曹德旺有多爱学习吗?
我随便举两个例子吧!
80年代,他认识了一个会计师,
会计师说:「懂点财会知识,对管理企业很有用。」
他就花了几年去把财会搞精通了。
精通到什么程度?
精通到教导厅官如何评估企业。
后来,他发现很多外企总经理,
「受的教育多是MBA、BBA。」
于是他又弄来全套MBA教材,
花几年时间把工商管理搞精通了。
精通到什么程度?
「全球五个并列的汽车玻璃公司,
利润总和加起来也不如我们福耀。」
别看曹德旺小学都没毕业,
但他的实际文凭比很多硕士博士强多了,
从他身上,我想起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第二个心,是恒心。
放了几年牛之后,
德旺开始跟随父亲做水果生意。
做水果生意有多苦?
每天凌晨2点起床,
然后骑4小时自行车,
从村里赶到福清城里,
因为要想收购到好水果,
就必须在6点之前赶到。
中午收好水果后,
草草吃几口饭,
他就拉着300多斤水果往回赶,
必须在下午5点前赶回来,
然后把水果批发给商贩。
发完水果回到家,
已经是晚上8点过了,
他立刻开始吃饭,
吃完饭就睡觉,
因为第二天凌晨2点又要起来。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天天干这样的重活,
但他从来没向父母抱怨过。
有一次,进货途中,
他生病了,又拉肚子又发烧,
完全蹬不动自行车了,
但他咬着牙拼命地扛,
硬扛着把货拉回来了。
一卸货,他就昏倒在地上。






第三个心,是用心。
何为用心?
就是遇到问题从来抱怨,
而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一晃就到了1968年,
这一年,曹德旺跟陈凤英结了婚。
当时福建农村开始流行种白木耳,
曹德旺就把妻子的嫁妆卖了,
买来种子种起了白木耳。
可福建种白木耳的人太多,
所以干这个根本不赚钱,
曹德旺有一点后悔,
但他听到一个消息——江西一斤白木耳的价格是福建的3倍。
于是曹德旺就动起了心思:
「我何不在村里收购白木耳,
然后运到江西卖,赚取差价。」
说干就干,
一倒卖,果然多赚了很多。
1970年冬天,
曹德旺决定干一票大的,
他在村里收了3000元的货,
很多村民都愿意先赊账。
他把这批货运到了江西,
可出火车站的时候,
因为包太大,他被民兵拦住了。
民兵一看是白木耳:「好啊,投机倒把!」
曹德旺辩解:「这是公社集体的。」
民兵把货扣了,对曹德旺说:
「货,收购站先收了。钱,扣下。如果是集体的,你开个证明,才能把钱领走。」
曹德旺只好赶回福建开证明,
但村里干部不愿开。

那几天,曹德旺差点崩溃了。
3000元啊,当时可是巨款,
相当于现在的100万。
他挨家挨户去给村民道歉,
「我以后赚了钱,一定还你们。」
屋漏偏逢连夜雨,
村干部又来找麻烦:
「这些天,你欠了义务工,必须到06工地补上」
曹德旺没办法:「补就补吧!」
去工地前,他对老婆说:
「我欠了这么多钱,你可以选择改嫁。」
但陈凤英只说了一句:
「不,我等着你。」
所谓06工地,就是修水库。
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板车运泥土。
曹德旺才到工地三天,
工地就发生了大事情,
一民工抽烟引发火灾,
把整个营房都烧毁了。
两百民工将营长和教导员团团围住:
「衣物烧没了,板车烧坏了,必须得赔我们。」
营长和教导员急得焦头烂额。
曹德旺觉得这样闹也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就站出来说:
「我会修车,有车才能干活,工期不能耽搁,赔偿的事,可以边干边说。」
营长一脸感激:「这样比较好。」

在接下来28天里,
曹德旺没有离开过修车棚,
没洗过脸,没刷过牙,没洗过澡。
教导员盘点赔偿物资时,
才发现少了一个人:
「曹德旺怎么还不来领赔偿物资?」
通讯员说:「还在修车棚呢!」
教导员看到乞丐一样的曹德旺时,
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他跟曹德旺拉起了家常,
知道了其白木耳被扣的事,
「我找人给你开个证明试试。」
一试,真就开下来了,
曹德旺因祸得福,
要回了倒卖白木耳的钱,
还清了村民们的欠款。
曹德旺就是这样,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
他从不坐以待毙,
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后来他多次逢凶化吉,
都全靠这个秘诀——用心。






第四个心,是善心。
又一转眼到了1973年,
这一年,经人介绍,
曹德旺到莆田大洋农场做了果苗技术员。
这一年的夏天,
一个烈日下赶路的中年人,
跑到工棚来向曹德旺借吊桶:
「太渴了,想用吊桶打点水喝。」
曹德旺看着浑身湿透的他,
「你这么累,猛喝生水容易生病,你等下,我屋里有泡好的凉茶。」
喝完凉茶后,
这人得寸进尺,竟然想吃饭,
于是曹德旺就下了半斤米,
这人竟然嫌米少,
让曹德旺下了1斤。
那时候米挺金贵的,
曹德旺一天三顿才吃8两。
但曹德旺也不生气:「1斤就1斤吧!」
谁知道这人更加得寸进尺,
竟然问曹德旺有没有酒喝,
曹德旺还是没有生气,
跟他弄来了一瓶酒。
结果吃饭这顿饭,曹德旺才知道,
「这人叫王以昂,是山兜农场的场长。」
王以昂回去之后,
就把曹德旺调到了自己的农场,
让他负责销售工作,
曹德旺的生命之河从此开始转弯。

曹德旺这个人就是善良,
因为善良,他常得善报。
他在山兜农场做销售,
干了三年就赚了6万块。
70年代中期,能赚6万,
那真的是了不得了。
后来他经营玻璃之所以风生水起,
一大原因就是他广播善缘。
比如1997年全球金融危机时,
印尼ASAHI公司的玻璃滞销,
其总经理找到曹德旺,
希望曹公司购买他们的玻璃。
这时候本可以落井下石,
出一个超低的价格,
但曹德旺并没有这么做,
还是以平时价格买了4000吨,
帮助ASAHI渡过了难关。
危机之后,玻璃价格疯涨,几乎翻了一倍。
但ASAHI出于感恩,
给曹的玻璃没涨一分钱。






第五个心,是良心。
1975年的冬天,
曹德旺和农场几个干部子女一起,
将树苗送到明溪县。
才到明溪,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当地百姓纷纷传言:
「大地震要来了。」
几个干部子女怕死,
丢下树苗就逃走了。
只有曹德旺留了下来,
他也怕死,但他没有跑,
「做人要讲良心,王以昂对我好,我不能对不起他。」
他一个人留下来照看树苗,
30万树苗没有丢失一株。
回到山兜农场,
曹德旺汇报了明溪之行的情况,
希望领导处理几个逃跑者,
但领导们不愿意。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不久曹德旺就向王以昂辞了职,
曹德旺觉得:
「一个没有组织纪律的企业不会发展,
一个不会发展的企业不是久留之地。」
曹德旺离开没几年,
王以昂就落了难,得了癌症,
临死前,他将儿子托付给曹德旺。
曹德旺已经离开了山兜农场,
按理说可以完全不顾王以昂,
但他并没有,
他接下托付,帮王以昂儿子娶了媳妇。
曹德旺后来为什么这么得人缘,
就是因为他做事讲良心。






第六个心,是雄心。
离开山兜农场,回到老家,
曹德旺开始说服镇干部办乡镇企业。
「建个玻璃厂,生产水表玻璃,很赚钱。」
经过他多次游说,
镇领导终于动心了。
经过两年筹备,
1979年,玻璃厂终于投产了。
玻璃厂找了16名员工,
除了曹德旺是销售员外,
其他多是干部家属。
这些人干事不上心,
所以成品率极低,
于是玻璃厂年年亏损。
亏了4年,做不走了,
领导就找到曹德旺:「要不承包给你得了。」
正合老曹心意。
曹德旺一个人没这么多钱,
于是另外找了四个人,
一起承包了这个玻璃厂。
当年,玻璃厂就赚了22万,
曹德旺分了6万多元。
分了钱后,那四人不想干了,
「政策风险太大,玻璃厂说没就没了,我们不如见好就收。」
四个人退出后,
曹德旺只好找政府谈判,
镇政府也不希望玻璃厂垮掉,
这样财政损失就大了,
于是答应了曹德旺的要求——成立合资企业,双方各占50%股份。
一合资,这一年又赚了几十万。

1984年6月,
曹德旺到武夷山游玩时,
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
买完拐杖坐车时,
司机对他说了一句话:
「把你的拐杖拿好,万一把车玻璃碰碎了,你可赔不起。」
曹德旺说:「不就一块玻璃吗?能有多贵?」
司机说:「这块前挡玻璃,要6000元。」
曹德旺一下惊呆了。
他问:「为什么这么贵啊?」
司机答:「因为没有国产的。」
那天回去之后,
曹德旺就失眠了,
沉思了几天之后,
他立下了一个志向:
「中国没有人做,我就来做!我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
说干就干,
曹德旺四处考察取经,
半年后,汽车玻璃就投产了。
曹德旺后来能把汽车玻璃做到世界第一,
就是因为他的这份壮志雄心。

为了进军美国市场,
他跟美国商务部打官司。
美商务部起诉曹公司倾销玻璃。
曹德旺不服,
就跟美商务部打起了官司。
在此之前,
凡是被美国起诉倾销的中国企业,
没有一家胜诉。
以至于后来很多中国企业,
只要美国提出上诉,
就会乖乖放弃美国市场。
但曹德旺不信邪,
他花费上亿元,
聘请美国最好的律师,
给美商务部整整打了三年官司,
最后终于胜诉了,
从此打开了美国市场。
做汽车玻璃35年来,
曹德旺遭遇了很多次挫折,
但为什么总能挺过来,
就是因为他有一份壮志雄心:
「我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