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有过疑问,虽然经常在影视剧和动漫里看到女中学生穿这种
弹力超短裤
。现实中的日本学生真会穿着它上学吗?
“日本姑娘真的会穿这种胖次上学吗?我觉得很影响别人学习的注意力啊…… ”
答案是会。
事实上,这种叫做“ブルマー(
布鲁玛
)”的运动裤曾是日本中学女生的制式
运动裤
,雄霸校园长达30年。
但正因为越来越被广泛地同色情含义挂钩,使得原本纯洁的校园体育课成为了痴汉们YY的乐园。回过神来的日本教育界终于在上世纪末尾取消了制式的规定。从此,
布鲁玛
永久的消失在了日本的校园里。
“ブルマー”,读音来自英文单词“bloomers”,也就是所谓的
灯笼裤
。
灯笼裤据信诞生于1848年,由美国人Elizabeth Smith Miller所发明,在1850年代早期因为女权主义者Amelia Bloomer的缘故而普及,
她推荐灯笼裤这种宽松的衣物,让姑娘们从束胸衣和长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这种裤子也因为她而得此称。
Miller和她发明的灯笼裤,她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穿裤子的女性
早期的灯笼裤相当蓬松,像个灯笼,只在脚踝处收紧,当时的妇女可以穿着这种裤子从事工厂劳动和体育运动,非常方便。虽然运动裤的材料技术一直在更新,
但直到1950年代,仍然有部分地区的姑娘在体育课时穿着灯笼裤。
解放女性的伟大裤装
20世纪早期,T恤和灯笼裤被被引入日本,在一些先进的女校采用。
但在当时的岛国,裤装是男人的专利,这些学校饱受舆论压力,受到全社会男人的嘲笑。比如1905年,讽刺杂志“滑稽新聞”就讥讽道:那些丑八怪女学生穿着这种夜行服一样的奇装异服真是笑死人了。
直到二战前,由于倡导全民体操,灯笼裤作为女性运动裤才逐渐被日本社会所接受,并且做出了改短、减少臃肿等设计。材料也改成了无弹力棉,颜色通常为深蓝色。
虽然更短和更贴身的运动裤更适合体育课,但对于这种裤型,
积极地评价只有一个——可爱。
它的毛病则多得很,比如难以熨烫以及缺乏弹性。于是姑娘们往往会选择自己在家把它改短以及缝制松紧等手段,让它更贴合使用实际。
50年代的日本女学生穿着自己改良过的棉布布鲁玛
到了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兄弟们喜闻乐见的“布鲁玛”才粉墨登场。
在万国竞技的赛场上,受制于棉布运动裤的日本人眼前一亮,欧美运动员个个身着尼龙纤维运动短裤在赛场上驰骋。尤其是在饱受岛国群众欢迎的
女排项目
上,身穿尼龙运动短裤的外籍球员给电视机前的日本观众留下了完美印象。
注意图中日本球员和西方球员运动裤贴身程度的对比
布鲁玛仅限女生
伴着排球热,于是这种贴合身形、透气易干、弹性良好的新材料迅速征服了岛国人民躁动的心,逐渐被推广到了全国上下的中学校园里,并沿用了灯笼裤的名称,
成为那个年代最具活力的回忆风景线。
(多图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