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说:“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回事,因为你太好说话。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
想要摆脱这种命运,就从今天起,做个“难搞”的人。
难搞的人,都有点“无情”
余华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人一旦磨不开情面,就容易被人拿捏。
越是不懂拒绝,自己便越是辛苦。
莫言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时间风头无两。
亲戚见他成功,都打算跟着“沾沾光”。
起初,莫言念及亲情,尽量都给予帮助。
但很快发现,自己的付出换不来感激。
表弟创办小报,以“莫言表弟”身份以吸引关注,并要求莫言撰写推荐语。
在多次遭拒后,他通过诋毁莫言的声誉,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表妹则打着经商的旗号,张嘴就让莫言赞助她4万元。
失败后转而散布谣言,虚构莫言的“罪名”以报复。
其他亲戚也试图借莫言的诺贝尔奖光环谋利,如要求站台宣传、牵线资源等。
莫言都严词拒绝,并跟他们断绝了联系,从此恢复了清净的生活。
人生下半场,别再好脾气地惯着谁。
学会狠下心肠说“不”,学着做个“无情”的人。0
难搞的人,都有点“自私”
王小波说:“人活在世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无愧于人生一世。另一条是不能惯着别人的臭毛病。”
别人的感受再重要,也不能影响自己的好心情。
诗人余秀华年轻时,被母亲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
母亲希望她能听话,维持一个让外人看得过去的婚姻。
于是不管对错,只要夫妻间闹矛盾,挨打的总是她。
她的前夫在旁边看着,余秀华被揍得越狠,他就越高兴。
这种为了让别人满意的日子,余秀华一天也忍不下去。
她愤然离婚,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
别人评价她的作品“露骨”,余秀华也毫不在意。
她说:“我的诗歌,只是为了取悦我自己,与你无关。”
有太多时候,我们总是太照顾别人的感受,不自觉地去迁就。
到头来,却总是成全了别人、难为了自己。
人这一辈子,痛苦是系列的,快乐也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
与其费尽心思讨好别人,不如多花点时间取悦自己。
难搞的人,都懂得“翻脸”
毛姆说:“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杀死你自己,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生存利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比迎合别人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胡适18岁时,结交了一群“狐朋狗友”。
为了合群,每天和他们混在一起。
打牌、喝酒、捧戏子,过着荒唐的生活。
不仅沾染了许多恶习,就连学业也荒废了。
一次同伴酒后闹事,胡适也被牵连。
抓进巡捕房,关押了一个晚上,人生抹上了污点。
直到在酒局中偶遇旧友,面对友人的痛心质问:“你如今这样堕落,对得起你母亲的期望吗?”
胡适猛然惊醒,抵押衣物购书备考,闭门苦读。
那些曾与他厮混的酒肉朋友讥讽他“装正经”,他却再未回头。
一味地合群,换不来体谅和尊重,只会纵容别人得寸进尺。
该翻脸就翻脸,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