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启豪
英国著名电视制作人Russell T. Davies(简称RTD)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编剧,英版《同志亦凡人》和《神秘博士》的剧本就出自他手,2015年,他执导了以曼彻斯特为舞台的LGBT主题系列剧《黄瓜》《香蕉》和《豆腐》,《黄瓜》聚焦于中年人亨利和同性伴侣兰斯的生活,亨利在早年间恐惧自己与众不同的自我,压抑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成年后始终没办法和别人有完整的性体验,兰斯也因为亨利的压抑和排斥转而追寻一个性向模糊的男同事,最后竟死于其手。
▲左,
Russel T Davies。
《香蕉》每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但主角均和亨利的生活有一定交集,可以视作《黄瓜》衍生的独立小传。曼彻斯特被称为英国Gay都,同志生活五光十色,老面孔彼此间藕断丝连,似乎连空气都是暧昧潮湿的。兰斯被同事杀害的那一夜,这些角色嗅到事件背后的恐同气息,不知为何竟齐聚于亨利的家中,开一个热闹拥挤的怀念派对,誓要让杀人犯受到法律制裁。
▲《香蕉》,2015。
那一晚他们聚集于漩涡中心的孤岛上,互相鼓舞,团结起来与滔天的海水对抗,界限、顾虑与隔阂都消弭在摩肩接踵的围炉取暖中,如同天体运行般静默浩瀚的命运之力交汇到了一处。
当我在《小偷家族》里看到被原本家庭抛弃的成员组成了一个怪异又温柔的家,每个人又都仿佛来自是枝裕和曾经的作品时,我忍不住想起《黄瓜》中这因缘际会的一晚来。
是枝裕和戛纳摘得金棕榈,场刊最高分的《燃烧》却落榜,有幸去到现场的媒体人就两片优劣写出一篇篇让人心痒的长短评,不知是谁先提出了“是枝宇宙”这个概念,很快便流行开来。
▲是枝裕和和树木希林。
大ip商业片语境下的“宇宙”和是枝裕和不大相称,但细数他以往的重要作品,我们的确可以把他列进一辈子只拍一个故事的导演队伍中,比如《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两部电影的主角均是由阿部宽饰演的中年无用男子,家庭设定几乎一样,前者是由母亲逝去,有许多小心愿未竟引发的“人生慢一拍”之叹,导演与主角站在同一个位置上感悟生活;后者则是对平淡生活的回甘和宽慰,没用的中年人在台风到来的晚上理解了亲情的羁绊和存在的理由,是枝裕和变化为儿子或旁观者,尝试理解并原谅自己生命中那个庸碌沉默的父亲。
▲《步履不停》,2008。
总结起来,我们发现是枝裕和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
一个温吞、懒散、不上进的中年人。一般由阿部宽饰演,角色名一般叫良多。
一个大智若愚、手艺很好、懂很多“生活小妙招”却暗藏一丝狠辣的母亲。一般由树木希林饰演。
一个沉默灵透,有时天真有时坚毅的儿子。如果不是独子的话则排行老大。
一个努力生活,精明老成的姐姐,嘴很利。
一个知性美丽,对中年人本人有一点点怒其不争的妻子或前妻。
可能有一个没本事的姐夫,或者其他的孩子。
无人知晓:我逐渐成长,没有人可以亲近
是枝裕和在戛纳访谈中曾说:
和《无人知晓》一样,“愤怒”大概是我在拍这部影片时所背负的主要情绪。自从《步履不停》开始,我就拼命地想要深挖下去,将自己禁锢于人性主题,在拍完《比海更深》之后,我决定不再一味地将自己的视角局限于此,而是应望眼社会,可以说,我是回到了我开始的地方。
看过《小偷家族》后重温《无人知晓》,最让人惊讶的还是祥太与明这两个少年如出一辙的清澈和勇气,祥太与小女孩由也说的那句“学校是给那些不能在家学习的孩子上的”和《无人知晓》中的母亲安慰大女儿京子“学校没什么好的,而且还会因为没爸爸受欺负”语气何其相似。还保留着戛纳史上最年轻影帝头衔的柳乐优弥已经长大成人,是枝裕和不知道又从哪里找来这么一个饰演祥太的孩子,两人的气质简直可以无缝对接起来——还是无法支持一家人生活的明和姊妹们各自分散,不能适应福利院或寄养家庭的生活,明改名换姓后找到了和自己境况相似的边缘人,和他们一起组建了小偷家族。
▲《无人知晓》,2004年。
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明和姊妹们的生活虽然窘迫至极,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偷过一次东西,即使是在被结交的不良少年威逼的情况下也没有越界,偶然结识的知己富家少女纱希靠陪陌生中年男人唱K赚来钱给明,被明恼怒地一把推开,他带着被击碎千百次的自尊在马路上疯狂地奔跑,然而并不能逃离这个糟糕的世界。而《小偷家族》的开场,便是中川雅也饰演的中年人治带着祥太在便利店偷窃,配乐狡黠且富有节奏性,祥太神情轻松自如,简直是在享受这个过程,直到后来他说出那句“放在架子上的东西,是不属于任何人的”,看客才晃过神来,这毕竟还是一个混沌尚未觉醒的孩子。
祥太成长于这样一个局促但温暖的家中,终于无可避免地与偷窃的观念发生了分歧。温柔的商店老板劝诫他“别让你的妹妹再干这个了”,给他种下了反思的种子。明能够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坚持本心,也得益于便利店员工的帮助,开始是那个木讷安静,总是在学习卷塑料袋的大姐姐,后来是按时提供过期寿司给他的小伙子。
▲《小偷家族》里的祥太。
温情陌生人的存在并不能拯救明的家庭与负担,明与祥太落入社会制度构建的深井之中,旁人无论再怎么热心,那帮助也如同从井口扔下的物资,只能起到一点点安慰的作用,有时甚至化为砸向他们的石块。《小偷家族》延续了是枝裕和在《无人知晓》中表现出的冷静克制,以及直指社会问题的辛辣目光。结尾由也回到不爱她的父母那里,清唱在小偷家族中学到的歌,像极了亲手埋葬了妹妹的明在春天再来的时候,和余下姊妹们拿寿司回家路上的嬉闹。
如父如子:你知道spider man是蜘蛛吗
被调查人员问道“为什么要教他们偷窃”的治先是语塞,然后怔怔答道:“我就只会这个。”但其实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祥太很珍贵的事,可乐饼蘸泡面汤,青春期性知识,始终不肯叫他爸爸的祥太在一切崩塌之后与他再见一面,足以说明二人之间的联系,祥太说出的两句话可谓惊心动魄,“他们说去找你们的时候你们已经准备离开了,是要抛弃我了吗?”“我是故意被抓住的。”
分别时,祥太在车上用口型说出那句无声的“爸爸”,混杂着认可,感谢和告别的复杂情绪,那一幕催泪至极。
▲《小偷家族》里的“父亲”、“母亲”和“女儿”。
什么才是真正的父子?《如父如子》的主角中产精英良多(福山雅治)是在与平民父亲斋木雄大(中川雅也)的对比中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职与自大,“我们家是希望培养出任何时候都能独立一个人的风气”,“有非我不可的工作等着我去做”,这与雄大“父亲也是一种没有人可以取代的工作吧”,“孩子其实就是时间”的育子理念截然不同,良多会有这种态度,也并不是金钱产生的傲慢,而是受自己早期家庭的影响,直到他受到雄大的开导“你不必和上一代一样”,才从内心深处涌起了改变的欲望。
良多与治二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良多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是“强”的,和世界上无数貌合神离的父子一样,他完全可以用紧绷的方式在沉默中与儿子渐渐分崩,那变异了的羁绊也不会断掉。治作为一个底层男人,养育自己的子女对他而言太过奢侈,于是他捡来别人的,他和祥太、由也的关系都很“弱”,这种超出自己生活能力之外的渴望不意间真的得到了满足,对他而言已经没有遗憾。
▲《如父如子》,2013年。
庆多第一次到斋木家寄宿,雄大笑眯眯地问他,你知道Spider Man其实是蜘蛛吗?影片的最后,庆多也向良多抛出这个问题,良多温和地回答,不,这是第一次知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