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包头新闻网
容包头!融世界!荣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火炬燃动冰城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火炬燃动冰城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今夜,冰雪闪耀,“尔滨”不眠!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包头新闻网

包头这一年·微光印记 | 陈文学,雷锋精神的执着传承者

包头新闻网  · 公众号  ·  · 2024-12-30 20:34

正文



冬日的包头,天空澄澈而高远,青山区的“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宛如一方温暖的精神港湾,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满怀敬意的参观者。踏入室内,各类与雷锋同志紧密相连的书籍、精心剪裁的珍贵剪报以及生动鲜活的图片有序陈列。它们宛如一部部无声的史诗,静静诉说着雷锋精神的璀璨篇章。而这些凝结着岁月与心血的藏品,皆是陈文学老人多年来执着追寻与悉心收集的硕果。


年近鲐背之年,陈文学的眼眸依旧明亮有神,闪烁着对雷锋精神的炽热信仰之光。每当面对那些渴望汲取精神养分的参观者,他便会挺直腰杆,开启一场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讲述。

在过去的岁月里,陈文学始终将雷锋精神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雷锋精神。从身边的朋友,到家庭困难的学生,甚至和他一样的老人,谁有困难他都会竭尽所能地去帮助。


他不仅帮助有困难的人,还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宣传、传承雷锋精神上。他走进企事业单位给大家宣传雷锋精神,还担任了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去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每次站在讲台上,他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光芒,仿佛雷锋精神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烧。他用生动而质朴的语言,讲述着雷锋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从雷锋小时候的苦难经历,到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每一个细节都被他描绘得栩栩如生。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眼中满是好奇与敬仰,仿佛穿越时空,与雷锋叔叔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为了更好地给孩子们讲好雷锋故事,他现在每天仍在坚持读书看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他讲的雷锋故事如同一把把钥匙,开启了人们心灵深处传承与践行雷锋精神的大门,让每一个孩子都深深沉浸其中,被那历久弥新的雷锋精神所感染、所鼓舞,进而带着这份感动与信念,奔赴各自生活中的“雷锋之路”。


他创办的“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更是成为了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这所工作室满含着老人的心血,馆内陈列着与雷锋相关的书籍、照片、老物件,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孩子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参观,而陈文学便是他们最好的讲解员。


他拿起一本雷锋日记,念着那些质朴却充满力量的话语,让孩子们从中体会雷锋内心深处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雷锋的故事,等待着孩子们去倾听、去感悟。在讲解过程中,他也会穿插一些自己多年来践行雷锋精神的经历,告诉孩子们,雷锋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61年的坚持,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有时,他的善举会被人误解,还有人认为他的坚持是一种“傻气”的行为。但这些困难从未动摇过他的信念,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决心。他说:“这是我的信仰,是我一辈子的坚持。”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如今,陈文学已是白发苍苍,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依然清澈而坚定,充满了对雷锋精神的执着与热爱。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雷锋精神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些曾经听过他讲述雷锋故事的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继续传承和弘扬着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为更多的人讲述雷锋精神。因为在他的心中,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永恒的力量,值得他用一生去坚守、去传承。


总策划:马海涛
记者:刘景鑫、 郭晓云
刘冰洁、池紫薇、 何雨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