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物艺术品是一种高尚的兴趣,不仅可以“独乐之”,也可以“众乐之”。可以怡情、益智,可以储财,更可以收到养生的功效。
很多喜欢收藏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家,大多谈吐文雅,气质高尚,他们都不是一般短视近利之徒,都喜欢阅读文史与哲学书籍,喜欢在夜深人静之时,在书房灯下,独自观赏艺术作品或是抚触文物,享受“寂然凝虑,视通万里”的乐趣。
除此之外,也有许多醉心“艺术投资”,专注于艺术可以获取利润,而不问艺术价值的收藏者。这些人表面上以巧言谈美,却以价格高低评断艺术,追逐流行,内心深处将艺术视为商品或是获利的筹码,汲汲营营以之获取大利。
小编常常觉得这些人会是最先被艺术所排斥,而与艺术审美享受绝缘的人。比较古今中外的文物艺术收藏家,有许多人值得我们佩服,他们在有限生命时光之中,以其一流的眼光与过人的能力,为民族、社会有系统地发现并收集历史与艺术的见证,让后世可以经由文物与艺术品,理解人类思想、智慧、感情与技术的结晶,进而增长知识与智慧,体悟人生的意义,无非功德一件。
长久以来,我发现对待艺术的心态与方式不对,往往使人走错方向,自然无法理解与体悟艺术的真谛。我常常想,为什么许多收藏家以一生的时光收藏了满屋子赝品,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以资产的眼光看待艺术收藏,将重心放在获利,而非审美的享受。另外,可能是因为他们习惯以感性评断艺术价值,没有将知性作为收藏与价值判断的工具。
所谓知性,意谓以求取知识的理性态度探索文物艺术品的历史与真相,而非单纯以感性的态度看待文物艺术品。艺术收藏的先决条件,除了一定的财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具备鉴识能力,而鉴识艺术品真伪的基础,在于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鉴识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这种长期浸淫在阅读与欣赏的过程,正是涵养文化底蕴与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工作,也正是收藏过程中的最佳享受。
如今,中国已经迈入相当富裕的社会,文化与艺术休闲成为流行,参观博物馆与美术馆变成许多人的最爱,而收藏文物艺术品也成为许多人可以负担的兴趣。然而收藏并非简单的购物行为,需要一定的文化热情,更需要艺术素养作为支撑,因此,提升艺术审美水准及加强文物鉴识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所有圈内玩家都在关注的收藏平台
服务与合作
购买古董、参加拍卖、鉴定、广告合作等服务
添加拨打
13670141625
或直接添加微信
长按二维码直接添加微信:
免责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果您喜欢
1、想了解如何简单的鉴定古玩?
2、什么样的古玩艺术品值得你去投资交易?
3、
添加我私人微信号/电话:
h13670141625
(何总)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