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民智周报新闻来源主要包括
路透社、《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今日俄罗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美联社
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
接下来,民智周报将继续带您纵览国内外热点政治经济新闻,深度解读过去一周重大新闻事件,轻松了解世界动态。
G7反映对中国贸易关系的共同关切,
教皇方济各参会谈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据路透社报道,6月14日,美国一位高级官员表示,七国集团(G7)领导人正在讨论采取更多措施,以保证与中国在贸易中公平竞争。G7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表示,
他们认识到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致力于推进自由公平的贸易竞争环境和平衡的经济关系,同时更新和加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规则贸易体系。
然而,美国方面指责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和补贴导致市场产能过剩,并对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产业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表示了担忧。
▲ 6月14日,七国集团领导人和其他国家首脑出席关于人工智能、能源、非洲和西亚问题的会议。
同天,据《华盛顿时报》报道,教宗方济各成为首位在G7峰会上发言的教皇,他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所代表的“认知革命”的长篇演讲。教宗谈及了对这项“既迷人又可怕”的技术的担忧,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我们作为人类的身份认同”,削弱人类尊严。教宗称,“任何机器都不应夺走人的生命”。此外,他还高度赞扬2020年在罗马签署的《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并呼吁制定一套“统一化的全球条约”来指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国务院于6月14日正式将瑞典最大的新纳粹组织“北欧抵抗运动”(Nordic Resistance Movement)列为恐怖组织,其三名主要成员托尔·弗雷德里克·维德兰(Tor Fredrik Vejdeland)、帕尔·奥伯格(Par Oberg)以及莱夫·罗伯特·埃克伦德(Leif Robert Eklund)更是被特别关注。
该组织的势力遍布挪威、丹麦、冰岛和芬兰,其目标是用一个“统一的北欧民族国家”取代北欧民主国家,自2020年以来一直处于被禁止的状态。
考虑到这仅是美国第二次将外国白人至上主义组织及其领导人指定为“恐怖分子”,此举实属罕见。美国方面相关官员们表示,将其指控为“恐怖组织”是由于“北欧抵抗运动”持续在欧洲、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以及在网络上煽动暴力,并发动对美国人构成重大威胁的小规模袭击。拜登政府将本次指控视为打击白人极端分子的努力之一,这将使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能够冻结属于该集团的任何美国财产或资产,禁止美国人与该组织进行金融交易,并更容易禁止其成员前往美国。
▲ “北欧抵抗运动” 的瑞典成员在斯德哥尔摩参加示威活动。
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6月14日,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和平提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明确回应,“这些所谓‘为结束冲突’而提出的条款实则是对乌克兰下‘最后通牒’,与其之前发出的其它‘最后通牒’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是不可接受的”。除此之外,泽连斯基还表示,“俄罗斯不仅希望乌克兰放弃部分被占的领土,还希望得到乌克兰未被占领的领土,他们是不会停手的”。
此前,普京表示,“在开始任何有意义的和平谈判之前,乌克兰必须选择放弃加入俄罗斯的四个地区的所有领土,并保证永远不会加入北约”。对于泽连斯基将上述条款表述为“最后通牒”的做法,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回应道,“泽连斯基的表述是‘绝对错误的理解’。乌克兰在2022年3月曾获得非常慷慨的和平条件,但当时他们‘根据英国的命令’拒绝了这些条件。如果目前的这些条款看起来比莫斯科在2022年春季提出的条款更严厉,那是因为‘出现了不同的情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6月12日,俄罗斯北方舰队由“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喀山”号核潜艇、“帕申院士”号补给油轮和“尼古拉∙奇克尔”号救援拖船组成的编队于当日上午抵达古巴哈瓦那港,古巴于次日鸣放礼炮以示欢迎。俄海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莫伊谢耶夫(Aleksandr Moiseyev)此前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
访问古巴只是这些舰艇远航的任务之一,是在俄罗斯国际合作框架内进行的。
在抵达加勒比海前,由4艘舰艇组成的多兵种战术群曾在大西洋使用高精度导弹武器进行了演练。6月16日,古巴共和国国家主席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Miguel Díaz-Canel Bermúdez)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消息称,他参观了此前抵达哈瓦那的俄罗斯军舰“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并对俄罗斯海军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10日报道,在欧盟27个成员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投票后,一项出口民意调查显示,极右翼政党将赢得议会720个席位中的约150个,
这可能会使主流政党更难形成通过法律所需的多数。
极右翼势力的得势大多集中在选举席位较多的国家,即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对此,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左翼和右翼的极端势力确实获得了支持,选举结果对中间党派来说责任重大。”
虽然极右翼势力的激增可能会使欧盟争取团结的行动变得更加复杂,但极右翼政党本身仍处于相对分裂的状态。
欧洲议会议长罗伯塔·梅索拉(Roberta Metsola)表示,“具有建设性的亲欧中心已经稳住”,她强调各团体仍有责任团结起来,形成多数派。
▲ 6月10日,欧洲议会发言人考利厄(左)和戴芬妮·科拉徳在讲解欧洲议会选举的最新结果。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13日报道,就在极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据称占据主导地位不到一周之后,七国集团峰会(G7)在对民粹主义卷土重来的焦虑中召开。6月13号,当G7领导人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礁石林立的海岸边合影留念时,人们看到的并不是处于政治力量顶峰的领导人;
相反,几乎每个领导人都发现,自己正因选举或丑闻而在国内陷入种种麻烦之中。西方国家的“反现任”情绪正在为全球地缘政治带来超乎寻常的风险。
美国和其他地区领导层或将产生更迭的前景正是今年G7会议令人不安的背景,而几乎所有成员国所面临的政治脆弱性给这场世界主要经济体一年一度的聚会蒙上了阴影。
▲ 从左至右,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德国总理朔尔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法国总统埃马克龙、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英国首相苏纳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2024年6月13日星期四在意大利博尔戈埃格纳齐亚举行的 G7 峰会上合影。
印度警方指责巴基斯坦造成查谟和
克什米尔冲突,造成12人死亡
据路透社报道,6月12日,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警方指责宿敌巴基斯坦对最近一系列的武装袭击事件负责,这些袭击在过去的三天内已经造成1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自1989年“反印叛乱”爆发以来,喜马拉雅地区一直饱受武装暴力困扰。巴基斯坦声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印度则指责其几十年来一直在该地区煽动暴力。印度联邦部长吉滕德拉·辛格(Jitendra Singh)和查谟地区的一名议员12日在探望查谟枪战伤者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