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卫视阵营中,虽长期战况胶着,北京卫视却一直有厚积薄发之势。如今,自身属地强大的媒体资源和动能的释放终于助力其问鼎三强宝座。
然而,自2015年以来,北京卫视凭借着独到的购剧眼光、联播策略以及在节目生产领域的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北京卫视不仅成了制造爆款剧的一流播出平台,也在综艺领域打造了自己的核心“跨界系列”IP。同时,在此轮文化综艺的转向中,北京卫视也走在前列,生产了一系列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有思考、有内涵的综艺节目。
2018年一季度,省级卫视格局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京卫视35城平均收视率0.264%,平均份额2.578%,稳居省级卫视次席,创北京卫视同期历史最好成绩。截至目前北京卫视共30天夺得日冠军,日冠军天数同样高居第二。
我们要问的是,北京卫视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强势进入省级卫视格局的“新三甲”,凭的是什么?
尊重市场、尊重人民
从2015年开始,北京卫视剧场就开启了自己强势崛起之路。《芈月传》、《琅琊榜》、《锦绣未央》等一系列古装大IP剧的播出强势带动了北京卫视剧场收视份额的上涨,为北京卫视打造一流播出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以来,中国电视剧市场发生了两个重大转向:
首先是
IP失灵
。古装玄幻题材制作粗糙,演技特效“辣眼睛”,流量明星参演的IP剧口碑重挫,往往遭到观众的口诛笔伐。以往“古装玄幻题材大IP+流量明星”的爆款剧生产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市场表现一再遭遇滑铁卢。
其次是
现实主义回归
。这种回归,不仅表现在播出平台播出了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大剧,大幅提高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播出比例,也表现在电视剧的生产者对剧本的选择、对演员的选择更加务实,更加接地气。现实主义的回归不仅是政策促动下的必然结果,也是电视剧生产全产业链达成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北京卫视找到了一条主打现实主义精品题材从而制造爆款的进阶之路。对于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的路径选择,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有一句非常精准的概括:
尊重市场、尊重人民
。现实主义的内核就是尊重市场、尊重人民。因此播出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就是尊重电视剧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及为广大普通观众奉献最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文化产品。
北京卫视历来重视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并且时刻为良心剧保留着播出的窗口。诸如《北平无战事》、《最后一张签证》等大剧在北京卫视播出后均引发了广泛热议与好评。进入2017年,北京卫视共播出15部电视剧,其中有10部属于现实主义题材。其中,《外科风云》、《急诊室医生》、《生逢灿烂的日子》《情满四合院》等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的收视表现,还为北京卫视平台建立了“良心剧播出平台”的口碑。
在电视剧对于省级卫视的支撑作用愈来愈重要的当下,北京卫视通过把握现实主义的脉搏,在电视剧方面屡出精品,从而实现了省级卫视竞争中的弯道超车。
2018年一季度,北京卫视黄金剧场CSM35城测量仪收视0.96%,排名同时段全国第2,第一季度播出的五部剧中,《风筝》、《好久不见》(截止第一季度)排名全国第一,《决胜》、《美好生活》排名全国第二,并且《风筝》、《美好生活》平均收视皆超过1%。
这样的亮眼表现成为北京卫视跻身卫视“新三甲”的核心资本。
在即将到来的二季度,北京卫视还将继续深耕现实主义题材,连续推出两部大剧。一部是郑晓龙参谋、金牌制作人于金伟领阵的强情节现实主义情感剧《破冰者》,由罗晋挑战缉毒“无间道”;另一部则是罗晋、唐嫣主演的,展现当代年轻人选择与成长故事的《归去来》,着实令人期待。
另一个尊重人民、不得不提的案例是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相比春晚,省级卫视更加注重跨年IP的投入。北京卫视则另辟蹊径,紧紧抓住春节作为中国人全家团圆、合家欢的气氛,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春节年欢晚会将众多的观众留在电视机前。
以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相比其他卫视主打差异化的路线,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就是将受众定位为全国人民,无论男女老少。这样气魄下打造的晚会无论是舞台灯光效果,还是引入的酷炫科技,以及节目的精良程度,都超过了其他一线卫视,甚至不输央视春晚。
“节目内容最有内核、演员阵容最有气场、节目形态最为多样、吸引受众最为广谱”
,这四个“最”也让北京电视台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征服了北京和全国的观众。
在全国35城市中,北京台春晚收视率为2.56%,市场份额为9.38%,全国35城市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1位;在全国52城中,北京台春晚收视率为2.35%,市场份额为8.71%,全国52城市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1位;全国网北京台春晚收视率为1.06%,市场份额为3.81%,累计6738.71万人(到达率)收看北京台春晚,同时段排名第1位。在正月初一当晚播出的所有节目中收视排名第一;截至2月17日,2018年北京台春晚35城、52城收视率排名所有省级卫视春晚第一,连续五年蝉联省级卫视同时段冠军。
归根结底,北京卫视无论是在电视剧领域的突飞猛进,还是在卫视春晚上的一枝独秀,凸显了一个新时代文艺内容生产的真理:
对现实主义自信,对人民自信,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只有建立这样的自信,才能在打造新型媒体集团的道路上迈开步伐。
匠心打造精品
以往北京卫视在卫视竞争格局中居于不利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自己平台团队打造的现象级节目。如今,这个尴尬局面已经随着“跨界IP”的衍生开发迎刃而解。目前,北京卫视在综艺领域已经实现了多面开花。
首先是
矩阵式运营
。从2016年推出《跨界歌王》开始,北京卫视就开始有计划的打造“跨界IP”。2017年《跨界歌王》第二季取得巨大成功,节目整体收视率高达1.59%,收视率在当年所有综艺节目中位居第六,成为“跨界IP”中的领头羊。同时,北京卫视推出的《跨界喜剧王》,结合北京冬奥会推出的《跨界冰雪王》也有不错的市场反响。三档“跨界系列”节目共同构成了“跨界IP”的节目矩阵,极大地扩大了北京卫视的频道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
发力文化、公益等类型节目
。事实上,在文化类综艺还没有收到政策鼓励引导时,北京卫视就有所涉足。例如《音乐大师课》、《我是演说家》等弘扬正能量的节目已经是北京卫视有口皆碑的综N代品牌,《传承者》第一、二季不仅收视破1,而且豆瓣评分都在8分以上,第二季甚至高达9.1分。
2017年以来,北京卫视相继推出了《非凡匠心》、《生活相对论》、《念念不忘》等节目。其中,匠心文化体验类真人秀《非凡匠心》第一季的豆瓣评分为8.8分。主打生活方式类真人秀节目的《生活相对论》也有7.4分。在2018年一季度,北京卫视又推出了《非凡匠心》第二季,再次获得了8.9分的优质口碑。另一档采用真人秀手法、让京剧名家教授明星京剧表演,展现京剧国粹的《传承中国》的豆瓣评分也高达8.7分。如此高产良心口碑文化节目,北京卫视可谓是目前综艺节目领域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