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像人网
摄像人网(www.camera-man.cn)订阅平台,为影视制作从业者提供专业资讯和行业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湛江日报  ·  冬日漫游 | 邂逅海滨城市的温柔浪漫 ·  4 天前  
湛江日报  ·  冬日漫游 | 邂逅海滨城市的温柔浪漫 ·  4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装饰艺术年鉴三卷(50s、60s、70s) ·  1 周前  
玩转手机摄影  ·  一年一度的贺岁片来了!这次带上iPhone一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摄像人网

掌握构图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力量

摄像人网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4-13 07:57

正文

当你第一次通过寻像器去拍点什么的时候,你会本能地去寻找主体,并将它放入画面之中。然而,要想真正解锁电影的力量,就必须将你的眼睛训练成寻找杰出构图的工具,你必须去拥抱和掌握画面内所含的层次。

本文将帮助你通过学习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的组合技巧来解锁电影中的隐藏力量。我们将探讨构图中的前景、中景和背景,以及如何利用它们独特的性质来创造出引人入胜和令人注目的摄影画面。


前景

毫无疑问,前景是最接近观众眼睛的部分。下图来自电影《现代启示录》,画面中红色轮廓的部分就是前景区域。可以这么说,红色区域是构图中最重要的平面,在之后的图例中也是如此。


中景

这里的中景与景别概念中的中景不是一回事,它是处在前景和背景之间的空间部分。在下面的例图中,黄色部分为中景,你可以看到红色部分的前景(栅栏)和已经被虚化掉的背景。


背景

背景是遥远的空间,是前景和中景之后的最后一层。如下图,你可以看到红色轮廓的前景(旗帜),黄色轮廓的中景(船),以及蓝色和绿色勾边的直升机、陆地和天空都是背景部分。


多层组合

明晰了基本概念,我们来看一下没有勾边轮廓的图像。下面的画面来自电影《出租车司机》,你能够看出其中前景、中景和背景这三个层次吗?

前景部分是失焦的方向盘,中景是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角色,而背景是同样失焦的车内场景和车窗外的灯光。请特别留意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如何协同工作,不但提供了画面的深度和复杂性,更向观众传达了更多信息。再对比一下2005年电影《金牌制作人》中的车内画面。

这个画面的组合要简单得多,只有两层,一个中景(说前景似乎也没问题)和一个背景。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看起来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但对另一些人(包括我)来说,这个画面就显得比较平淡无奇了,更像是一个平面的舞台画面。


景深运用

这篇文章不会对基础的景深控制技术来展开讲,我们讨论的只是通过焦点对于不同的层次进行强调,这很重要。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三个不同的层次——猫爪、猫脸和背景。但在这三层中只有一层处在焦点中。

更极端的例子在下面,通过这两张图的对比你可以直观地了解景深控制对画面层次的直接影响。

在上方的图片中,焦点在前景的几朵花朵上,但背景也只是稍微偏离了焦点。你的眼睛会比较自然地落在这几朵花甚至露珠上,但背景仍旧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下方的图片中其中某一朵花是绝对的焦点,而背景只是模糊的色块,迫使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很小的区域上。


深焦镜头

那么是不是有一种手法,让前景、中景和背景三个层面的画面都拥有同等的焦点呢?

不但有,而且在电影史上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就叫深焦镜头。通过制造极大的景深来将画面的不同层次都纳入焦点范围内。最好的例子就是《公民凯恩》。

众所周知,在越广的焦距营造大景深还越容易一些,如果你想在中近景等景别上实现深焦效果就需要用到额外的道具了。下图来自《神探夏洛特》,效果对比一目了然。

裂焦滤镜(Split Focus Diopter)实际上是一块装载在摄影机镜头前的半叶状透镜附件,与其他常见滤镜不同的是,它只有半边是镜片,因为它只需要覆盖一半的画面来实现一种特殊的效果。裂焦滤镜主要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很多好莱坞导演都曾使用过它,甚至有一些像昆汀这种的脑残粉,至今都还坚持在电影拍摄中使用裂焦滤镜。

裂焦滤镜的作用在于,你可以利用它聚焦镜头画面上前后景的主客体,实现双平面对焦。避免了远近物体间切换的转焦过程,近焦平面和远焦平面可以在同一时间迅速聚合,实现一种类似超大景深的效果。

裂焦滤镜并不会增加电影镜头的实际景深,而是利用透镜效应实现双焦点成像,营造超大景深的错觉。裂焦画面在清晰的前后景之间会有一段失焦的模糊地带,也就是景深不连续。所以裂焦滤镜的使用,实际上是在考验电影摄影师的静帧创作能力和画面的布局技巧,一般为了刻意隐藏中间模糊的分界线(下图),拍摄过程中会尽量避免推拉摇移或手持,使画面保持静止状态。

这类深焦镜头并不一定适合于大多数的影视摄影,但在营造某些特殊画面情绪的时候也不失为可考虑的选项之一。




在以往的文章内我们多次提到,影视摄影的艺术是在二维平面上对三维世界的投射,画面层次的组合是体现“深度”的方法之一。下次在构图上,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画面的层次在哪儿,能否通过拍摄角度的改变来增加一些合情合理的层次,而增加的层次能够提供怎样的信息、表达怎样的情绪……让这成为你的习惯,掌握层次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驾驭了观众的眼睛。


相关文章:


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天推送文章,除特别标明来源外,均为摄像人网独家稿件,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公众号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参阅:抄袭行为会有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