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反』
每回上高原,都会面临一个永恒的问题:
你高反嘛?听说高反很痛苦哦,高反症状都有哪些?如何应对高反?红景天管不管用?怎么样才能不高反?
作为一个上过四回高原的银儿,也可以说自己是“小高原”了,我就来解答一个大家的这个困惑吧。
首先,高反是非常正常滴,无需紧张也不用过分介怀,
而且越是身体好的(比如跑马的,肺活量特别大的男生),越容易高反,原因很简单,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你肺活量大那就需要特别多的氧气,所以上了3000以后,稍微剧烈运动就大喘气儿,心跳加速,再正常不过了,这都是你的身体为了适应缺氧环境做的调节机制。
高反还有其他常见症状:头痛(因为气压低的缘故),恶心呕吐(胃部缺氧消化不良的缘故),失眠多醒,浑身发冷疑似感冒症状,等等,都是高反症状。
那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不高反?
办法只有一个:
只要你是内地人,不是经常上高原,而是时不时上去,
那就必然面临这个身体调节适应的过程,心平气和地,心无杂念地忍过去那几天就好了。
红景天据说提前一个礼拜喝,有效果,我没喝过我不知道。吸氧虽然可以减缓症状,但我是不太建议的,因为会拖延身体适应。头痛药倒是可以吃一些,如果实在是难受的话。
只是说,经常上高原的,身体会很快适应,只要注意保暖和休息,也不会出现特别剧烈的症状。
一般刚上高原的人,一个礼拜之内是不建议洗澡,暴饮暴食,或者做剧烈运动的,而且建议循序渐进地上高海拔,在3000适应几天,3500适应一下,4000适应一下,再上4500以上。切记注意保暖,饮用食用高能量食品,比如巧克力,酥油茶,牛羊肉等,少食多餐,都有助于你加快适应高海拔。如果不慎感冒,并引发肺水肿之类的,一定要赶紧下高原就医哟。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的患者,以及60岁以上的,也不建议上高原。
图为狒狒、孙师傅俩夫妇孙师傅不幸倒下了,隔天就下去了,难得狒狒不离不弃,可歌可泣。要是我,保不齐抛夫弃子,也要一个人走下去。哈哈哈……
有关『垃圾』
虽然贡嘎不像其他旅游景点比如九寨沟那样,已经被开发得不像样了,但每年徒步的少说也有几千号人,所以如何处理垃圾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在进山前,会被告知要收20块钱的垃圾回收费,然后会有专门的人来沿途收集垃圾带出去,营地自己的垃圾拿塑料袋装好,马帮也会带到垃圾定点收集站。
可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就走一路丢一路吧?走在路上,还是会经常看到塑料包装和塑料瓶(我能拣都会捡起来)。即便如此,在上乌日切营地(正穿距离垭口不远的一块很大的草原),垃圾也不能飘得到处都是吧?河里都是!见下图。
户外,一定要“怎么走进去,怎么走出来,只带走如画风景照骗,不带进一片不可降解垃圾”。
像珠峰这种太热闹的,虽然是世界顶峰,可我的人生小本本里并没有记载。上了海拔7000以后,连人的便便都很难降解,所以珠峰一路上,全都是冻的硬邦邦的不知道多少先人的。现在再上去,都必须装在塑料袋里带回来。
珠峰就别去啦,花几十万抬也把你抬上去了,有什么技术含量?真的勇士,应该去爬贡嘎主峰。截止2017年10月7日之前,贡嘎山只有9次成功登顶的纪录,可谓屈指可数。登顶人数26人,遇难人数19人,死亡-登顶比率(death to summit ratio) 高达73%,是K2 的三倍。蜀山之王从不轻易让人登顶,而登山者,也从未放弃抗争。最新报道:2017年10月7日下午三点
捷克登山队成功登顶7556米的贡嘎主峰。
有关
『
重装 or 轻装?
』
贡嘎是很成熟的徒步路线,尤其夏天是徒步旺季,马帮很多,见图1。所以,你只需要背自己当天吃的路餐和水即可。肠胃不好容易着凉的(尤其是女生),不建议喝山里的冰川融水,我那天就是因为喝了冰水,促进了失温的。
走贡嘎,重装的也不在少数,都是禽兽啊,见下图远处的三个人。因为我们是反穿,所以遇到了所有正穿的人,其中有个带着哈士奇的独行者,晚上抱着二哈睡,一定暖和得不要不要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因为垭口附近海拔高,山里的天气又变幻莫测,像我们第四天就是,从艳阳高照到雾气弥漫,再到冰雹噼里啪啦砸下来,然后大雪纷飞。这等天气,别说重装了,轻装的稍不留意,也很容易失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