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7M投资笔记长文  ·  今天注意!!! ·  2 天前  
淘股吧  ·  根据市场的盘面去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如果觉得生活太难,就读读《5%的改变》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9-21 17:58

正文


作者 | · 胖妞不爱动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人际矛盾、原生家庭、工作瓶颈......

如果你也曾陷入各种各样的心理困境,想要改变却不知道如何开始。

不妨读读樊登老师解读的这本 《5%的改变》



你是否也在过着这样的生活?

想跟原生家庭和解,可一开口就管不住脾气;

做着不感兴趣的工作,但一直没有勇气转行;

在一段感情里内耗许久,却又舍不得放手;

真是奇怪,为什么我们明明很清楚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却无法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变呢?

心理学家李松蔚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人在困境中总是期待100%的改变,但这常常会导致100%的挫败感,因为总是难以贯彻。人真正能成功改变的部分也许只有5%。

原来,过于完美的目标,难以完成的压力,才是让我们陷入困境的真相。

而5%的改变,才是让我们摆脱这种既挣扎又挫败的日子的开端。


5%的改变,是允许不完美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满,也许是身材不够好,可能是收入不够多。

豆瓣网友@33说,20多岁的时候,她特别讨厌自己的不自律:

一直追剧看小说,熬出飞蚊眼;
遇到好吃的东西就停不下来,吃坏了胃;
看了很多时间管理的书,定了计划却又没执行。

她想要一个健康向上的自己,于是硬着头皮一次次尝试改变,却始终无法达到要求。

就这样带着焦虑,持续着一团糟的生活。


后来,30+的她不再跟那个完美的自己较劲。

只列出想做的事,然后把它放在能看得到的地方,但不写什么时候做——高兴做就不做,不高兴做就不做。

没想到,事情反而慢慢地推进和完成了。

萧伯纳曾说:

很多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在一次次完成中迭代,就是进步。

苛求完美,像是一场与自己的无穷斗争,只会搞得精疲力竭。

而真正的蜕变,是以轻松的心态去接纳原来的我,以5%的改变去迎接崭新的我。

李松蔚老师也曾碰到一位想要长久改变的焦虑求助者。

TA想摆脱抑郁症的困扰,想和重男轻女的父母和解,想转行做喜欢的设计工作......

李老师给出的建议,是暂时放下想要一个彻底的100%改变的想法。

先试试在保持生活状态不变的情况下,每天只拿出特定的一小时来尝试做5%的改变。

这位求助者照做了。

TA先是恢复运动习惯,慢慢找回了对自我的掌控感。

接着又自发读起了书,专注力和幸福感也随之提升,生活一步步地回归正轨。


很赞同一句话:“不要奢望一下子人生翻盘,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

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才会发现,不完美是生活的常态。

既然100%的改变难以实现,那就先做5%的改变。

5%的进步看似微弱,却能像滚雪球一样,松动生活里的焦虑不安。


5%的改变,是注入微行动

樊登老师说过:

“很多时候人感受到的痛苦,往往不是来自痛苦本身,而是来自自己的想象。”

没人不渴望改变,但真正改变起来,却难免伴随着“抵抗”。

有的人总是习惯给自己设定出各种不良结果,以“假性痛苦”来麻痹自己,不敢改变。

看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北漂女孩总结自己是个没地位、没钱,也没归宿的失败者。

她打算从继续考研和回家考公之间做一个选择。

于是每天一闲下来她就会想:

考研吧, 已经失败过两次了,自己年龄太大,家里又穷,继续备考读书是不是太自私了?

考公吧, 会过上“一眼就望到尽头”的日子,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

就这样,女孩每天都在跟自己做思想斗争,生活没有任何起色。


《时间之书》有这样一段话: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

当我们对生活有任何不满时,焦虑是最无用的一种等待。

唯有改变才能带来调整的可能,唯有行动才是解决的出口。

曾看过一个“鲁莽定律”。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就立即去做。

因为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

而去做的话,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

如果满分行动太难,那我们只要做5%的改变就好。

今天看一页书为自己充充电,明天跑5分钟为健康蓄蓄力。

当你为自己注入一丁点的改变,生活便开启了向好的发展。

如此循环反复,直到你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场奇妙的蜕变。




5%的改变,是最清醒的成长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越变越好:能力更高,情绪更佳,身体更棒......

想要实现这些,就得去做你没做过的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所以,请试着从5%的改变做起,去调整你当下的生活:

1.转换思维,用记录的方式来观察问题

我们常常忽略,记录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式。

因为一边写下来问题,一边就会无意识地梳理逻辑,最后创造出新的解决思路。

有位女生对他人总是和颜悦色,可一面对的母亲就很容易发生语言冲突。

心理学家建议她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情绪,她照着做,最后惊喜地找出冲突的真正原因,实现与母亲和解的愿望。

下次遇到困境时,你不妨试着观察和记录问题,从文字中发现异常,在自查里找到答案。

2.摆脱恐惧,尝试做了又不改变生活的小事

如果你对变化感到恐惧,那就去尝试一些做了却又不会真正改变生活的小事。

比如,有位男生想要回到阔别两年的职场,却始终迈不开找工作的步伐。

于是,他尝试着每天花半小时来写简历,写完之后就把简历删除。

这样既能呆在安全区里,同时也有了小小的探索。

随着每天的简历越做越完善,他的信心也逐渐增强,慢慢地就走出安全区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