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OOC
MOOC学院是果壳网旗下产品。为中文MOOC(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学习者打造社会化学习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发布  ·  蓄势待发!2024上海马拉松下周日起跑→ ·  15 小时前  
大华那点事  ·  风雨+寒潮来袭!下周断崖式降温,最低仅3℃… ·  21 小时前  
上海发布  ·  11月的上海,你能找到多少只兔小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OOC

「都让让,我要稳定一眼看得到头的工作!」

MOOC  · 公众号  ·  · 2017-08-28 21:03

正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作者临公子。



1

前同事小何在离职3年后,重新返聘回来继续做老本行。


“好马不吃回头草啊,你不是和朋友合伙做项目吗?怎么舍得爬回这安稳窝?”


老同事们难免调侃一番。也难怪啊,事业单位、朝九晚五、由于是偏技术的单位人际关系也相对单纯,虽大风光没有,但小日子尚可。


可偏偏小何走的时候怀揣鸿鹄之志,并且厌恶过于清闲、没挑战性的岗位,因此完全没有咬紧牙关舍弃的遗憾,是很果断、很干脆地离开的那种。


势若骏马奔平川。


项目做了1年多,经营的状况一般般。想接更大的项目,但囿于资源限制。小何和朋友不得不转而接了几个零星的小项目,整体几年算下来,其实和原先的薪资水平并未有多大差别。


“算了,反正我也想通了,这样稳定过到头也蛮好。”小何以千帆过尽的口气平淡地说。回来后做的是原先工作很快上手,生活似乎兜了个圈回到原轨迹。


有段时间,朋友圈和公众号的主旋律是“安闲的工作会杀死你!”、“工作清闲,荷包没钱”,加上涌现体制内出来创业,做自媒体的成功案例,分分钟拔高了前者论调的可信度。


不可否认,忙碌的职场相比一份清闲到打瞌睡的工作,得到理想回报的概率高得多。但不管是某种客观状态,它决定不了你职场发展的好坏,决定不了你的能力高低,更决定不了你后半生的太平祥和


2

在我看来: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生活≠没有追求的人生。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前不久看一篇创业CEO的报道,全年工作350天以上人家还很满意“忙碌而平稳的日子”。你说变不变态?


所谓的稳定工作,其实有几种模式。


1、生存保障型


该人群的典型特征是:对人生中的一切风险有着不可思议的恐惧,把一份看得到30年后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工作,视为生活至关重要的保障。


比如,部分“铁饭碗”性质的群体。


其实有的人血液自带安定基因,不管在哪片土壤,TA都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闲散感无缝对接。混日子、聊八卦、想方设法推责任。此生追求无风险地生老病死。


到头来一摊手:“大环境如此啊,我有什么办法。”


2、无知无畏型


另外有些人是打从心底认为,只有安稳才能活的更长久,只有安稳才是主流生存法则。


我认识的一个人,每逢听说身边有人折腾副业、离职创业或做小生意,总是极尽嘲讽:“你们闲得去弄那些?还不如我每天轻轻松松,没事干就躺着看电影,多爽不知道。”


吃喝玩乐轻松啊,吃喝玩乐舒服嘛。


他们不仅不在乎一辈子是职场垫底人,而且对周遭的任何积极上进行为统统泼上脏水,认定是劳民伤财、竹篮打水的无用功。仿佛好逸恶劳是张通行证,可把自己牛逼坏了,恨不得叉会儿腰。


3、开辟领地型


还有一拨人,不甘于日子在同一副面孔中消磨殆尽,利用空闲时间去尝试、去开辟职场外的领地。即便本职工作平淡寡味,依然能游出小水池寻找浩瀚的天地。


空间一旦变大,机遇就会增多,就有更多可能重新定义自己的世界。


顺便说下,一提到常被人诟病的“体制内”,我们脑海中仿佛就自动泛起一张了无生趣、甚至充满戾气的中年妇女的脸,然后方圆3里地,全是被复刻的老旧相貌。好像一旦踏入这道墙,等同于只能被消极地同质。


可每一份工作都是自己的选择,谈不上无奈,更谈不上被迫。


我初中班上成绩第一的同学,毕业后考入他爸爸所在的水利系统的公务员。在录用的那天,聚餐时候他说:“虽然不算我很乐意做的,但路都是自个儿走的,反正也不见得是唯一的路啊。”


去年他开始上MBA,今年又和朋友开始接洽互联网外包项目。


作为成年人,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为此负责。当你把种种不顺归咎于一份工作、一种环境时,就等于已将生活的主动权双手奉上。



3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眼前工作稳定平和,它就是我想要的呀,这难道有错?!


1、前几天发现,我家门口的开了好几年的修车店关门了。原因呢,看看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应该就明白了,前后也就大半年,把存在了大几十年的修车行当倾覆得体无完肤。


2、之前好几次看到报道,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广,或将在30年后大面积取代医生。


3、上个月,马爸爸在杭州的无人超市赚足眼球。我同事特意坐了4个小时的高铁过去参观,无数的好奇人群接踵而至,他现场排了1个小时的队才进得去。


越稳定的工作,多半越传统。而越传统的行业,在如今一日千里的时代布景下,受到的冲击就越大。这种冲击正一滴不漏的渗透到传统职业上。


刘慈欣《三体》有句话: 仅靠生存本身是不能保证生存的,发展是生存的最好保障。


深以为然。


只有挥着膀子死命向前游,才能顺着潮水走的更妥帖,才有资格拥有脚踏实地之上的云淡风轻。


人啊,不怕变老,就怕变旧。


4

如果你暂时处于稳定清闲的工作中,心有不甘想尝试改变,可眼下由于种种原因也无法说走就走,提供以下两个思路。


一是在其职谋其事。


坦白说,不少人一边嚷着工作这里不行那里不行,一边却做的差强人意甚至一地鸡毛。公务员怎么了?国企怎么了?体制内怎么了?谁说就一条线划到混吃等死阵营的?企事业单位也有能力高低的呀,什么都看不上的结局,就是什么都不用心做,于是什么都得不到。


从上市公司,到事业单位,再截然不同的职场都有不同画风。在同家公司工作的两个人,很可能在不同的平行世界。往浅显了说,拿钱做事天经地义。往深了看,谋其事过程中,才能挖掘潜在的要义以及热爱点 ,我们才足以判断工作的价值。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没啥不妥,关键得:先得把自己碗里的吃好吃干净,再说别的嘛。


二是把节奏拨快。实际上,将稳定轻松的工作视为自己束缚的人,不过是因为除了它什么也没做罢了。久而久之,自然和滴滴答答的时钟齿轮没啥差别。


前阵子我本职的产品工作,进入到让我可以稍微喘口气的开发阶段。然而,职场外的若干工作压得我已经几十天都处于应战状态,没有一天能好好平躺歇息,睡眠不足+肠胃告警,真是打开电脑就想吐。


同事小J忙装修,每天网上挑选软装、看室内设计、咨询细节、跑建材市场,还好工作是朝九晚五,不然一个人压根没法儿应对。


当你忙到四脚朝天,哪来的闲情逸致纠结什么不甘心不满意啊? 恨不得把注意力统统丢给手上的事。


5


那么,清闲却嫌钱少,可以做什么?


有开创副业想法的朋友,从自己擅长什么、拥有什么资源切入,是最实际的变现点。先并行走,若前景逐渐开阔,再考虑转而全职经营。身边的同事朋友中,真实案例不在少数。


有一定文字功底的朋友,码字是不错的路径。多赚个几百上千的零花钱肯定不是难事。前提是:现在、此刻、马上,拿起笔去写,保证持续在多平台的输出。切记眼大肚子小,不去做,然并卵。再蔓延开来,结合兴趣是个把普通爱好变专业、再变现的淬炼捷径。


有理财投资想法的朋友,可以从先看经典的理财书开始系统性学习,比参差不齐的碎片内容靠谱得多。然后小额尝试,沉淀经验值。


我有个神奇的程序员同事喜欢研究期货交易,甚至自己折腾出一套决策判断的小工具,据他说“反正收益高于平均。”(好吧好吧,姑且信他~)



回头开头说的,稳定得一眼看的到头工作到底有吗?有。


1、工作和生活都清闲稳定:30年后的你就是现在的你,变好几乎没可能,变差倒是大概率。


2、工作稳定,生活忙碌:把精力用对地方,很可能开辟出新的疆土,带来新的硕果甚至百花齐放。


你确定想要的是前者?


曾听不少人说,选择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一种生活。这话既对也不对。对的是,工作对占人口99%的普通人来说,是重要的日常组成版块,确实足以带来不小的影响面。不对的是,决定你人生的从来不是哪次选择,而是一直以来的状态。


怕就怕,想选而没得选。所以最要紧的,是持续做出选择的能力。


能力培养和自我成长,说白了都是个人的事儿。先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就看你家阳台的花花草草,同样一个盆、同样一拨土,同在阳光雨露下,长势亦有好有坏。


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哪个答案是你想要的,奈何没有能耐披荆斩棘,没有力量驾驭大风大浪,叨逼叨逼后照样没有决定的资格。


要是有寸土开出彩虹的劲儿,谁能拦得住你?


----

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


-END-


后台回复下列关键词查看文章合集

内向|说话|舒适区|清单|自律

Excel|情商|影单|书单|读书|TED

持续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