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慎坤
刚刚过去的2017年,深圳经济成绩更加耀眼,GDP首次超越香港,也超过广州、大阪、首尔等城市,甚至超过新加坡、马来西亚、哥伦比亚、芬兰、以色列等国家,更是新西兰GDP的近2倍!冰岛GDP的近14倍!如果把深圳排在世界各个国家,可以跻身为33位!媒体都在集体欢呼:厉害了!深圳!
对于这样的结果,据说香港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香港《经济日报》在谈到GDP被深圳超过时称,如果以衡量地区实际富裕程度的人均GDP做对比,香港仍远远抛离深圳。多项国际权威评选也反映,香港在金融、商贸领域的竞争力仍未削弱,已连续第23年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领先排名第二的新加坡的幅度进一步拉大。
香港东方日报称,“GDP超过香港真的这么重要吗?”GDP数字大过香港,并不意味深圳市民的生活质量好过香港。文章说,经济数据并不代表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法治、公平、福利、医疗和环境等。
香港的衰败从回归之后即已显露,过去20年,约有近百万港人逃离香港,这些移民多是中产阶级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经历如此规模的人才流失还能保持繁荣,而香港人向外移民至今仍在持续中,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香港以往的发展和繁荣建立在自由体制基础之上,一旦这种体制遭到限制和侵蚀,精英市民竞相逃离,走向衰落是必然的。
再看深圳,虽然GDP富可敌国,炫目的GDP数字,更多的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撑,这样的GDP,跟民众的收入水平生活品质以及幸福指数并没有多大关系,炫目的GDP数字,只是关乎主政者的仕途和升迁,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没有那么眩目,而与5万/平方米的房价相比,深圳人的幸福指数并不会比其他地区高多少。
深圳房价持续暴涨,对于深圳拥有多套住宅的老住民来说,意味着财富暴增,而对于那些在深圳打拚追梦的年轻人来说,则是一场持续的灾难!当房价已经涨得足以让无房人绝望的时候,尤其是在对比了一套住房和自己的年收入之后,深圳许多年轻人人会立刻产生痛不欲生的感觉,特别是去年奔向深圳的26万个人才,即使年薪超过20万,也至少需要20年不吃不喝才能在深圳安居。
从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高地价高房价危害深远,不仅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透支未来经济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随着家庭负担的不断增长,公众的幸福指数也将日趋减少。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光鲜的外表和炫目的GDP数字,而是每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里,能否找到生存的空间,能否活出真正的尊严!
如今,连华为和富士康这样的领军企业都谋划着逃离深圳,深圳沾沾自喜的主政者是否有所警觉?华为是在深圳起家也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富士康是在深圳起步是世界代工制造业的旗舰企业,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技术产业人才,也拉近了中国工业制造科技创新与世界的距离,如果这样的企业都要逃离深圳,以改革开放自诩的深圳会不会受到伤害?
炫目的GDP数字并不意味着全民收入水平水涨船高,只有让全民同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才值得称道!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具有深远影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形成了1亿人口以上的“中产阶级”,真正实现了国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真正实现了国强民富的战略目标,而不是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中国中产阶级的月收入是2038元。
日本在战后有过所谓的黄金十年,各个阶层普遍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特别是从1964年到80年代中期,日本的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26的低水平,失业率保持在1.1%~1.3%的低位。韩国也是如此,韩国60年代人均年收入不过90美元,1995年人均年收入突破1万美元,2007年突破2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