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贝恩公司
贝恩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各地各行业的商界领袖提供咨询规划,专注于战略、运营、组织、兼并购、私募股权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作为公司的官方账号,“贝恩公司”将与您分享贝恩公司最新的研究与报告、分析与观点。
51好读  ›  专栏  ›  贝恩公司

【贝恩总裁专栏】韩微文:企业韧性的三大误区

贝恩公司  · 公众号  ·  · 2021-05-06 09:00

正文


要点提示

  • 大多数行业受到外部冲击的次数和严重程度都在不断增加,效率至上反而令企业更易受到冲击。 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表示愿意投资提升企业韧性。

  • 贝恩韧性 指数分析表明,尽管高风险可以带来高回报,从长期来看,高韧性企业的存活率是其他企业的近两倍。


  • 只有摆脱了三大误区,才能正确运用韧性战略。 高层领导必须基于企业的营收组合和业务运营,厘清利弊并做出决策。 动荡局势或将持续加剧,提升韧性将助力公司在未来化危为机、先人一步。

以下为文章全文,欢迎阅读!


疫情新常态下,在中国,许多企业已经从保护业务(Protect)、恢复业务(Recover),逐渐步入到“利用危机开启战略重塑”阶段,力求实现结构化转型和模式上的升级(Retool)。


去年,我曾谈到,第三阶段对CEO提出了全新的要求,CEO必须合理分配资源,帮助企业不断提高 “预测能力” “适应能力” “企业韧性” 。(详见 《后疫情时代,CEO打造未来企业的战略方针》


其中,企业韧性是最近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平等现象的加剧、新技术带来新的风险,以及气候变化带来更频繁与更极端的灾害事件影响,企业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正在进一步发酵。 无论什么行业,企业对韧性 的重 视程度都在显著提升。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企业长期以来秉承的风险管理原则在如今或许已经不再适用。即使有些企业凭借员工和合作伙伴共同付出的巨大努力,成功度过了当前疫情危机,它们同样意识到 有必要引入一个更可持续的方法

正如几年前急于全面数字化一样,许多关于企业韧性的讨论并不深入。在最近与企业家的对话中,贝恩发现存在关于企业韧性的三大严重误区, 走出这些误区将是提高企业韧性的第一步。

误区1:唯资产负债表论


高管们往往仅通过资产负债表衡量韧性,检查杠杆率和流动性,却忽视了其他导致组织脆弱性的潜在原因。事实上,韧性的衡量包括以下五个维度:

战略韧性 ,包括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需求弹性、营收和利润多元化以及互相关关系


财务韧性 ,包括杠杆率和流 动性,也包括保险覆盖和对冲手段


运营韧性 ,包括经营杠杆率、供应商集中度和库存余量


技术韧性 ,包括技术可得性、工 作量的灵活性和网络安全


组织韧性 ,包括危机应急准备、组织敏捷性和个人韧性


从全局来看,会发现外部事件通常会从以上多个维度同时影响企业,加剧冲击程度。综合考虑将有助于高管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集中稀缺资源,着力提升韧性。例如,新冠疫情期间,由于供应链过于复杂且缺乏透明度,许多企业陷入了零部件短缺的困境,而此前它们没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误区2:提高韧性无需额外投入


企业可以在不牺牲目前盈利水平的情况下提升韧性,例如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或引入危机防范机制。然而, 要想在韧性方面获得显著优势,企业必然需要额外投资和付出机会成本。

贝恩认为,企业领导们应扩大与投资者的对话范围,以平衡短期和长期价值创造。树立统一而客观的衡量标准是第一步。

对此,贝恩基于危机期间企业的业绩表现和各项易于观测的指标(包括:企业规模、增速、利润率、资产密度、杠杆率、流动性以及地域和产品集中度)之间的统计关系,建立了满分为100分的 “贝恩韧性指数” ,有助于与投资者展开以事实为基础的对话。我们的研究发现,尽管高风险可以带来高回报,从长期来看, 高韧性企业的存活率几乎是低韧性企业的近两倍。

误区3:韧性归风险部门管


很多时候,风险管理被认为是一种强制性但又流于形式的工作,最后被遗忘在边缘地带。一旦接受这种狭隘的范围设定,风险部门就有可能在识别风险时变得过于关注战术(而非战略)且无法保持客观。

在这个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剧的年代,许多风险的组合特性 要求企业识别并降低整个企业的风险。 针对特定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零星地采取特定的风控措施,可能无法使整个企业的韧性水平达到要求。此外, 未来的许多风险将来自企业外部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 传统的风险管理部门无法应对这一挑战。

企业需要提升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并将其纳入最高领导层和董事会的关键决策节奏和流程中。 各级领导在制定决策时,应发挥主人翁精神,充分考虑决策将如何影响整个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而不是主要关注增长潜力和仅仅防范那些不会互相影响的风险领域。

CEO如何锻造企业韧性?


建立合适的组织韧性水平和类型,需要结合长期愿景、对企业和行业经济的深刻理解以及出众的创新能力。综上,CEO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法,开启企业韧性建设之路。

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