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从不爱学习到语文突飞猛进,娃到底做对了什么? ·  8 小时前  
新周刊  ·  鸡蛋裹上原味鸡面糊一个几块 ·  18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14岁的初二生,终于戴上了眼镜 ·  昨天  
新周刊  ·  上班路上,随手拍 2000 起违章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资治通鉴》里,隐藏了多少人性与千年权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为什么要在霓虹消失前,再去一次香港?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09 08:30

正文

《攻壳机动队》的电影版和动画版都有大量的香港元素。


本文转载自不存在日报

微信号:non-exist-FAA


香港,就像一部藏着彩蛋的电影,有时候非得散场之后,才能接收到主流画面之外,那些隐秘而惊喜的信息。比如,我在那儿生活了两年,但从没觉得它和赛博朋克有半点关系。直到离开前,逛腻了商场的我开始走街串巷,四处拍照留念。当我闯进九龙半岛那些阴暗狭窄、霓虹闪烁的街道,科幻电影里的赛博世界一下子涌进脑海——我觉得,我真枉费来了一趟。


世界上几乎所有赛博朋克故事都有香港的影子,从吉布森和史蒂芬森的小说,到《银翼杀手》,再到《攻壳机动队》。为什么那个赛博朋克的幽灵,唯独宠爱这座东亚城市?如今被购物天堂的繁华所掩盖的香港,那些科幻经典的灵感来源是否依然存在?于是我带着无尽的悔意搜遍脑回路,用600多个日夜的记忆和相机里残存的照片,带你们进行这场赛博朋克的圣地巡礼。



不住一回油尖旺地区的唐楼,真的不算去过香港。唐楼一般三至八层高,商住混合,一般建造于上世纪初。那地方临街,正处九龙半岛最拥挤繁华的腹地,半夜躺在窄床上,窗外灯光透过窗帘,在室内晕开彩色的暗影。摩托马达声起伏轰鸣,有点港片里古惑仔过街的味道。


走下楼,深夜的旺角街道上没有游客,冒出好多奇形怪状但原汁原味的港人——烫发的青年,拉拖车的商贩,在街角雨棚阴影下吸烟的大叔,结伴晚归的女学生。淅淅沥沥下起了雨,霓虹灯闪闪烁烁,此刻 ,就算一个机械人开着悬浮摩托出现,问你借电子脑转换插头,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所以,为什么是香港,而不是别处?它到底赛博朋克在哪里?

首先,让我们把这个词拆开,只有同时符合cyber和punk两种元素,才能叫做圣地。东京也许电子科技发达、霓虹招牌很多,但是那的街道太干净,行人太彬彬有礼,这使得东京只“赛博”,不“朋克”。香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和鱼龙混杂的移民文化,使得它在视觉和内涵上兼具赛博朋克最鲜明的两大特点。

进一步从感官上窥视,香港从声、光、味三个方面均符合赛博朋克世界观。声,是雨声、马达机械声、夹杂多国语言的喧嚣声;光,是车灯光、霓虹灯光、人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荧光;味,是潮湿霉味、街边小吃店的香味、也许还有机油味。

为此,我们有必要踏上香港街头,去捕捉那丝若隐若现的赛博朋克幽灵。你可以说这是一份圣地巡礼攻略,也可以说,这是一条对正在消逝的赛博朋克元素的缅怀之路。


香港赛博朋克两日一夜圣地巡礼

庙街夜市-《全面回忆》

旺角小吃-《银翼杀手》

天星小轮-《星际牛仔》

石板街/九龙寨城遗址/启德机场旧址-《攻壳机动队》


第一日

抵达,入住庙街旅馆。夜游油尖旺,寻访《全面回忆》和《银翼杀手》。


抵达: 建议午后至傍晚入境,由机场或深圳关口都可以乘地铁或巴士至地铁油麻地站, C出口沿文明里步行10分钟至庙街。庙街入口处竖有红色牌楼,两边楼上旅馆众多,可提前预定。入住后请静等夜幕降临,傍晚7时左右,夜市陆续开张,就可以下楼了。

第一站:《全面回忆》

地点:庙街夜市

路线:港铁油麻地站C出口,沿文明里步行至庙街


电影巡礼: 2010年的电影《全面回忆》改编自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记忆大批发》,贯通地心的载人运输坠道、悬浮汽车、四通八达的电梯系统,勾勒出的未来社会眼花缭乱又透着实用主义。虽然电影内容受到诟病,但片中这处类似唐人街的CG场景,仍然是对赛博朋克世界中东洋元素的出色展现。灯箱、天线、人流,楼梯和回廊高低曲折有如迷宫,高层建筑堆叠的纵深感,空间中线与面的交织,呈现出密度极大化的影像美感,特别是空中成串的红灯笼,与香港油麻地的庙街夜市契合度颇高。

《全面回忆》剧照与庙街入口处牌楼

《全面回忆》剧照与庙街夜景

关于庙街: 作为香港最负盛名的夜市,庙街以售卖平价货而闻名,被喻为平民夜总会。很多港片里常听见老大跟小弟们说:“当年我从庙街一直打到尖沙咀再到铜锣湾,才有今天的地位……”庙街的江湖地位不可磨灭,艺术家在这里取景,并以此命名自己的作品。但如今,一统庙街的是本地商贩。我并不推荐你在这买东西,只需要看看东洋的算命、古董、玉器和西洋的玩偶、布料、盗版AV如何混放在一起,气功师傅如何与卖蛇王羹的阿龙和平相处—— 从这种意义上说,庙街仍是江湖 。周边唐楼上旅店很多,就地住下,居高临下欣赏夜景是不错的选择。


辅助攻略: 庙街游览过程中可在路边大排档和茶餐厅解决晚餐,如果不饿,下个地方还有小吃。庙街游览完毕后,沿文明里走回油麻地地铁站,乘一站至旺角,或开导航沿弥敦道徒步抵达。旺角站D3出口,一路沿西洋菜南街走至登打士街左转,寻找佳记小食。

第二站:《银翼杀手》

地点:旺角佳记小食

路线:港铁旺角站D3出口,沿西洋菜南街走至登打士街左转,41号店。


电影巡礼: 《银翼杀手》几乎定义了赛博朋克的视觉标准:雨,雾,人流,亚洲面孔,昏暗的街道,闪亮的霓虹,热气蒸腾的路边摊……虽然片中的东洋元素取材自唐人街,但 全世界所有的中国城都不抵一条旺角街道 。南太平洋的季风使香港湿润多雨,街边骑楼搭有常年不拆的雨棚,卖鱼丸、烧麦和牛杂的小店蒸汽闪烁,地上积水映着层叠的霓虹招牌,粤语叫卖声和汽车轰鸣混在一起。只消一个冷色滤镜,就可以瞬间穿越回哈里森福特吃拉面那条小街。

《银翼杀手》剧照与旺角街头小吃

关于旺角: 说到又有霓虹又有路边小食店的地方,就必须是旺角一带。不能去大排档和茶餐厅,那里太亮太整洁,必须一本正经地坐下看菜单。非得是佳记小食这样煮锅在街边咕嘟冒泡、食客端着塑料碗挤在一起的小摊,才有雾气蒸腾的市井气。佳记这样的小吃店在旺角的西洋菜街、洗衣街区域尤其密集,从地铁站一出来,头顶招牌一层层压下来,人流挤到车道上,咖喱鱼丸的香味钻进鼻孔里,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不用思考明天,也不用担心电子警察拍你肩膀,在当下放松,一切都会好起来。


佳记小食

辅助攻略: 关于旺角周边食肆众多,霓虹灯密集,可自行安排剩下的路线。如果害怕迷路只要认准弥敦道就可以走回油麻地。但最有“赛博朋克感”的夜景,则需要等到晚上11点,商铺逐渐打烊后。

《银翼杀手》剧照与旺角深夜街头

《银翼杀手》剧照与一条真实的香港隧道


第二日

乘天星小轮,游《星际牛仔》式维港海景。入港岛,拜访石板街,再返九龙,追寻《攻壳机动队》。


第二天不用起太早,因为香港商铺9、10点才开门。走至油麻地地铁站,在尖沙咀站A口下车,前行过路口直走,可至翠华餐厅,尝地道广式茶餐,解决早/午饭(经常需要等位/拼桌)。反方向沿海防道抵达海港城,穿过商场,来到尖沙咀天星码头。

第三站:《星际牛仔》

地点:维港天星小轮

路线:尖沙咀天星码头:从港铁尖东站L6出口,沿梳士巴利道往钟楼方向步行前往,约5分钟。中环天星码头:从港铁香港站A2或港铁中环站A出口,沿民耀街步行前往,约10至15分钟。


电影巡礼: 《星际牛仔》或许不如《攻壳机动队》有名,但也是一部曾获日本科幻大会星云奖的经典TV动画。2071年,经历浩劫后的末世人类移居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同语言文化的人杂居在一起,在不同星球上形成了各具特征的城市。彼时的火星是华人的天下,賽璐璐上偏阴冷色调的画面,港口边成片的摩天大厦,港口货轮上写着的尖沙咀字样,像是把整个维多利亚港搬到了外太空。


未来火星上的尖沙咀与地球上的尖沙咀

关于天星小轮: 在现实中,参观维港的最好去处不是星光大道和海港城,而是天星小轮。穿梭于维多利亚港的天星小轮是本地历史悠久的渡海交通工具,费用廉价(地铁过海20港币,小轮只收2港币),《国家地理旅游杂志》曾把乘搭天星小轮游览维港两岸誉为“人生50个必到景点”之一。码头和船舱十分古旧,检票闸机松动地让人怀疑是否能刷八达通,广播喇叭还是烫金字塑料壳的扬声器。然后铁门吱呀打开,你跟着船员踩过红漆剥落的栈道上船。舱内马达轰鸣,木地板吱嘎作响。

天星小轮入口栈道

包围在这些古老的材质和声音当中,恍惚着和小轮倒回70年前,摆渡于九龙和港岛之间,运送一批又一批新移民,而他们正赶着去构筑维港两岸如今夜灯辉煌的高楼。

1950年代的天星小轮


今天,天星小轮还是老样子,背后却多了很多高楼

辅助攻略: 在码头乘船注意路线,对岸有湾仔码头和中环码头可选,我们要去的是中环。抵达中环码头后直走,根据指示牌上蓝色过街长廊,寻找中环地铁站。在中环站B口附近,沿德辅道中右行约100米左转,至砵甸乍街。

第四站:《攻壳机动队》

地点:中环石板街、九龙寨城、启德机场

攻壳中的新浜市,一座高级科技发达,同时充斥着网络黑客、电子罪犯的近未来亚洲城市,居民鱼龙混杂、华人众多。影片美术设计竹内敦志坦言:“攻壳机动队没有一个选定的取景地,但如果只说街道和普遍的气氛,那很明显是以香港为蓝本。现代都市充斥著告示版、霓虹灯和标志.....人们不知觉地活在这个资讯洪流中......旧街道与新建有摩天大楼的街道之间有很大的对比,或许这就是现代化所带来的张力或压力吧!”

《攻壳机动队》剧照与香港街头


《攻壳机动队》剧照与贯穿港岛的叮叮车

中环石板街:

路线:中环荷李活道交界至干诺道中环段,港铁中环站D2 出口右转直走十多分钟。


电影巡礼: 剧场版《攻壳机动队OVA1》中有一段雨中街景,镜头闪过一条铺满石板、延伸向上的步行街,其原型或取自港岛中环的石板街。


《攻壳机动队》剧照与中环石板街

关于石板街: 石板街即砵甸乍街的俗称,是香港著名的怀旧老街,两侧布满老式铁皮屋商埠,贩卖廉价香烟、服饰、钟表,再往深处走,有卖假面和化装舞会用具的店铺。年轻人路过石板街,多半是为了去旁边的高级酒吧兰桂坊。它像是一颗遗失在在港岛心脏区域的时间胶囊,夹在高科的钢筋混凝土之间,寂静而颓丧。

石板街的铁皮屋商埠

辅助攻略: 走完石板街,可随意在港岛游览。推荐由中环乘叮叮车(即有轨电车)至湾仔,选择任意方式回九龙半岛,寻找最后两个并不存在的圣地。回到九龙后,乘地铁观塘线至乐富站,B出口,乘39M专线小巴至东头村道下车,就是九龙寨城遗址。

九龙寨城(旧址):

路线:港铁观塘线乐富地铁站B出口,乘39M专线小巴,至东头村道的美东村美东楼站下车。


电影巡礼: “犯罪组织的巢穴,网络警察插不上手的无法治地带。”这是《攻壳机动队OVA2:无罪》中的择捉经济特区,也几乎是对昔日香港九龙寨城的描述。 那块0.027平方公里、人口五万的贫民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无政府乌托邦。 城中楼宇堆叠、天线缠绕、终年湿热、人口密度极高,虽然没有片中舍利塔城市那样奢靡,但走进城寨也仿若置身幽暗密林,像一座不断向高空和内部生长的孤岛。

《攻壳》中的择捉特区与昔日九龙寨城

《攻壳》中的择捉特区与昔日九龙寨城

关于九龙寨城: 1993年,曾有一支 日本考察队匆匆赶到,将寨城结构完完整整地临摹下来。随即, 港英政府将寨城拆除, 原址上加盖公园,类似的寨城横切面图也被保存在公园的纪念碑上。


93年日本考察团临摹的寨城结构图


如今寨城公园中的寨城剖面图

辅助攻略: 从寨城公园正门直行,到达启德道/打鼓岭道,尽头找到富豪东方酒店站,乘101路巴士到达观塘道休憩处站,抵达启德邮轮码头,即启德机场旧址,码头外部为机场跑道改造的跑道公园。

启德机场(旧址):

路线 :从港铁牛头角站A出口,搭乘5R号巴士到启德邮轮码头,车程约32分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