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成品油行业受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及供给侧改革影响,新建产能规模趋向大型化、集中化,落后产能淘汰亦进一步加速。另外随着更多油品原料纳入征税行列,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健康合理;贸易和终端环节也跟随合规化政策持续推进,存量市场的争夺,也更加聚焦及公平。炼油行业结构性过剩,近几年重点方向在过剩的炼油产能加速向化工转移,低效、落后产能加速退出。
2024年,中国煤油需求量继续提升,但汽油、柴油需求量显著下跌,且跌幅超出当前炼油产品结构调整的空间,产品利润与销量下滑的压力倒逼炼厂降低加工。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石化行业的炼化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主线,也是解决成品油等炼油产品过剩与部分化工产品短缺的关键。落后产能淘汰、产业结构优化将持续进行,中国尚有部分小微炼厂规模效应差、单位能耗高,装置及产品单一,发展潜力小,抗风险及盈利能力低,有较多的老旧装置运行超过30年,需要在未来逐渐淘汰。
这些炼厂与装置均是以汽柴油为核心产品,炼油利润的大幅下滑,将加速这些炼厂与装置的退出。未来中国汽柴油需求持续下跌,跌速或长期超过产品转产的速度,为减产汽柴油而降低原油加工量的情况或较为普遍,汽柴油批发价格水平也将始终受到压制,区域价差缩窄、贸易流量萎缩、存量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近十年国内炼油产能复合增速2.58%,十四五以来随着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增速放缓至-0.44%,截止2024年,千万吨及以上规模炼厂占比较2020年上涨6个百分点,炼油行业向着大型化规模化发展。
过去五年,全球炼油产能复合增长率0.27%,2023-2024年,全球炼油产能由53.12亿吨/年增长至53.37亿吨/年,产能总量增长1.07%。2024年全球炼油新建产能1.47亿吨/年,新建装置主要集中于亚洲、北美、非洲区域,其中亚洲增量来自中东,其承载了全球增长量的31.7%。中国市场,随着炼油多产品消费达峰下滑,截止2024年产能降至9.7亿吨/年,同比下跌1.4%,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后产能出清,炼油行业良性转型。
图1 2020-2024年全球炼油产能走势图(亿吨/年)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以top5国内企业产能占比口径统计,中国炼油行业集中度始终高位运行,行业集中度在2022年达到高峰,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1000万吨及以上企业占比来看,近五年在50%附近波动,2024年达到高峰53%,一体化装置的投产及落后产能的淘汰,炼油行业一体化规模化继续增长。
图2 2020-2024年中国炼油top5企业产能占比图(万吨)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图3 2025-2029年度中国炼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变化趋势预测图(万吨)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继2025年炼能达峰后,至2029年国内仍有近亿吨拟建产能投放,要维持年度总产能在10亿吨红线之内,落后产能出清将进入提速阶段,同时减油增化及减油增特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炼油产能增长,尽管炼能屡创新高,但炼油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仍然让我们对未来满怀希望。
未来五年,民营大炼化项目仍有新增计划,无论是前几年浙石化和裕龙石化已经确定的远期规划,还是山东部分炼厂减量置换的全新大炼化项目,都有望在未来5年陆续落地。新增炼能落地与落后产能淘汰双线并行推进的时期延续,预计到2029年国内炼油产能将达到9.9亿吨/年,仍将控制在10亿吨/年的政策红线之内。
生产端:随着成品油消费下跌,燃料型单一炼厂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下滑,经营压力加大,燃料型单一炼厂的产品属性单一,均集中在炼油产品的生产上,随着汽柴消费下滑,此类炼厂只能通过降低开工或停工来应对汽柴油利润下滑的风险,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合规主基调之下,加速淘汰,规模大资金实力强的民营企业转型继续加速。
贸易端:2024年,部分省市陆续放宽办理成品油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的相关通知,无储存设施符合条件均可依法办理。但随着消费达峰、合规化检查趋严,贸易环境竞争加剧,贸易利润下跌。未来几年,规模大、经营方式多元化、下游配套终端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
终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将受到一定影响,但短期内仍会保持一定的市场规模。加油站作为综合能源服务提供者,将逐步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充电、换电站等新能源服务设施,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国家亦持续推进消费税下移和严格的加油站税控,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不合规盈利的小型加油站面临更大挑战。连锁化、规模化,降低采购成本也将成为加油站有效抗风险的办法之一。随着国内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加油站也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包括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数字支付和智能加油应用等。另外,可再生能源在加油站的应用趋势将进一步推广,氢能、电能等替代能源的推广规划也将逐步实施,同时,碳排放管理和环保政策响应也将成为加油站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