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田看投资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做一个最会写财经段子的清华理工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田看投资

火箭发射失利,他们说是因为买不起房,你信吗?

小田看投资  · 公众号  ·  · 2017-07-04 11: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


我的一个湖北老乡,@宝树 发了一条微博,说道:


也许是房价摧毁中国未来发展的一次警示 ”。


并援引了水木社区航天版的讨论截图如下:

看到上面的讨论之前,我还在想,是不是有什么技术原因,没有解决。结果看了讨论之后,才发现,原来科研系统很多年轻人,人心都散了。


前几年记得航天事业被舆论夸赞最多的,就是中坚力量都是年轻人,如今,这一波年轻人也面临社会、经济的各种压力。有的人甚至说,靠体制内的工资在北京买不起房,在单位讨论最多的,不是技术,竟然是如何靠体制内身份获得银行贷款去炒房。


呜呼!这样的环境是让人无法想象的。


火箭发射失利,有人把原因归结到房价过高身上,想必也是气话。但是这个气话也指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过高的房价确实扭曲了社会,让一部分人心浮气躁


但是绝对不应该把工作上的失误最根本的原因让房地产来背锅。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每一个体制内的人,都可以说,因为体制给我的待遇不好,我就不能安心工作。这个社会上很多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待遇比航天系统要差得远,是不是就有理由人心涣散了?这么说的话,铁路、消防这些人命关天的部门,我们还可以去依靠和信任吗?


我们可以去检讨内部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但是简简单单地在社交网络上抱怨待遇不高不想工作的话,又有什么用呢?


国家给航天系统的拨款来自纳税人的税金,说句实话,很多纳税人也买不起房,但是他们交税去支援航天建设,这也算是一种付出吧。


既然选择了航天事业,又想拿大钱傍大款,如果这样的话就不要在体制内工作了吧,学人家马斯克创办SpaceX,去拿风险投资的资金,去上市,搞火箭一样可以发大财。


享受着体制内无风险的待遇,还抱怨待遇不行,只能说这样的人太狡猾了。


当然,反过来说,航天毕竟是国之重器。要让航天科研人员安心工作,还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前搞三线建设,很多科研院所搬迁到了三四线城市,回过头来看,现在这些科研院所又留不住人才。精英总是往大城市汇聚。但是在大城市,科研院所所给的待遇又不足,这确实产生了新的矛盾。


所以我说, 许多人都说火箭发射失利的原因是科研人员在北京买不起房人心浮躁工作不上心,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很可能是没有抓好党建工作


科研院所继续搬迁到二三线城市,让安心工作对航空航天真的有热情的人在那里踏踏实实工作,让他们在当地享有相对高的社会地位。而那些投机取巧的,想要赚大钱的人,他们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航天事业上,还是让他们乘早下海,自谋生路最好。


关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