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流动的空间:
第二届跨界民族与周边国家关系论坛
2017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年会
主办单位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
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会议议程 -
开幕式
时间:10月20日(星期五)
地点:卿云宾馆三号报告厅
主持:纳日碧力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8:30-9:00 致辞(每位致辞5分钟)
方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会长)
李 松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李红杰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
黄 旦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分会场一:
第二届跨界民族与周边国家关系论坛
时间:10月20日(星期五)
地点: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一楼会议室
主持:纳日碧力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
第一场
9:20-9:40 李红杰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
“跨界民族的‘正能量’呼唤国家慧眼”
9:40-10:00 白音门德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跨境民族语言文字之相互影响及不同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对跨境民族 语言文字的影响--以蒙古语为例”
10:00-10:10 小组讨论
10:10-10:30 茶歇
第二场
10:30-10:50 朴今海(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
“跨国流动中流动儿童的双重化边缘”
10:50-11:10 王柏中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
“京族“援越抗美”翻译群体口述史研究”
11:10-11:30 刘丽丽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研究五处副处长)
“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中面临的跨界民族紧迫问题”
11:30-11:50 讨论
第三场
14:30-14:50 张江华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萨迪纳制与近代壮泰各民族社会变迁”
14:50-15:10 沈海梅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教授)
“近代国际跨边界学术会议动态及其理论视点”
15:10-15:30 袁剑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副教授)
“国运的镜子:近代中国视野下的阿富汗形象变迁”
15:30-15:50 小组讨论
15:50-16:10 茶歇
16:10-17:50第四场
16:10-16:30 西仁塔娜 (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边境的现实文化内涵:中蒙关系与内蒙古”
16:30-16:50 杨猛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硕士研究生)
“边民回归与生计变迁——基于对西藏察隅西托拉卡村的田野调查”
16:50-17:10 讨论
17:10-17:30 总结 (纳日碧力戈主任)
分会场二:2017影视人类学年会
专题一、国家档案下的文化志:影视方法与空间拓展
会议时间:2017年10月20日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卿云宾馆5号楼报告厅
第一单元 跨学科记录
主 持:庞 涛 (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常务副会长)
10:00-10:30 李 松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主任)
“国家档案下的文化志”
10:30-11:10 郭 净 (云南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四种影像民族志的区分和沟通”
11:10-11:50 杨正文(西南民族大学 教授)
“跨文化记录中影像的真实性与语言翻译的准确性”
11:50-12:00 讨论
对话嘉宾 :邓启耀 (中山大学教授)罗红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第二单元 节日与史诗
主 持:张 跃 (云南大学教授)
14:00-14:40 刘湘晨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
“节日与史诗影像志:过程与结构的深层描述”
14:40-15:20 王海飞 (兰州大学副教授)
“影像记录与文化同谋:民族传统节日的断裂、 复兴与建构”15:20-16:00 张海 (云南大学讲师)
“节日的日常与身份的叠加”
对话嘉宾:张小军(清华大学教授)孙曾田(中央电视台导演)
第三单元 非遗记录
主 持:李 松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16:10-16:50 张 跃 (云南大学教授)
“论民族村落活态文化的表达路径”
16:50-17:30 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隐者镜头:从民俗个体的口头深录到民俗仪式的影像真实”
17:30-17:50 徐 菡 (云南大学副教授)
“民族志电影制作中的影像与文字深描”
对话嘉宾:蔡 华 (北京大学教授)郝跃骏 (云南电视台导演)
17:50-18:00 讨论与总结
专题二、 跨界、跨媒体、跨学科:媒介实践与都市影像
会议时间:2017年10月20日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文科楼1028会议室
上午专题主持人: 陆晔(复旦大学教授)
10:30—11:00 庄孔韶 (浙江大学教授)
“一部纪录片的跨学科关联——《金翼山谷的冬至》的学术要点”
11:00—11:30 富晓星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作为行动者的摄影机:影视人类学的另一种尝试”
11:20—11:50 黄显 (复旦大学博士生 )
“从游客凝视到社区参与:影像实践与汕头老市区”
对话、评议嘉宾:张小军(清华大学教授)、阮云星(浙江大学教授)、
王海飞(兰州大学副教授)
下午专题主持人:邓启耀(中山大学教授)
14:00—14:20 范长风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都市里的文化镜像”
14:20—14:40 李文英 (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试论新媒体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
14:40—15:00 宿斌 (微鲸VR公司 导演)
“对比传统影视VR表现的优势:以VR民族志《中元节》为例”
15:00—15:20 罗雨 (硕士研究生)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的创作与传播”
15:40—16:00 朱晶进 (四川大学助研)
“藏区民族学纪录片的演进传承与价值”
16:00—16:20 刘贝贝 (新疆师范大学讲师)
“地缘视域中的节日影像志《祖鲁节》”
16:20—16:40 赵鑫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纪实影像中的乡土中国—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乡土特色”
16:40—17:00 郝天石 (天津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人类学纪录影片批评理论发展史探析”
对话、评议嘉宾:庄孔韶(浙江大学家教授)、陆晔(复旦大学教授)、
刘湘晨(新疆师大导演)
17:00-17:30 讨论与总结
专题三、 跨境和海外影像民族志:实践与方法
会议时间:2017年10月21日
会议地点:复旦卿云宾馆5号楼报告厅
跨境影像民族志方法与实践单元
主持人:纳日碧力戈(复旦大学教授)
08:30—09:00 张海 (云南大学讲师)
“冲突、困境与宗教信仰——缅甸克钦难民离散影像记录”
09:00—09:30 王宁彤 (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流动的记忆——老挝一个跨境苗村的离散、变迁与文化认同”
09:30—10:00 寸炫 (云南大学讲师)
“家庭·国家·记忆——缅甸和顺华侨口述历史研究”
10:20—10:50 李德君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为什么拍摄《龙潭佤乡》”
10:50—11:20 庞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
“影像志方法进入日常生活的路径——兼谈“喜玛拉雅山地”与“都柳江流域”区域影像民族志”
11:20—12:00 和金保 云南迪庆州委党校 讲师
“同根同源——中缅傈僳共享阔时节纪实创作谈”
对话、评议嘉宾:罗红光(中国社科院 研究员)吴乔(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
富晓星(人民大学副教授)
海外影像民族志方法与实践单元
主持人:庞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14:00—14:20 阮云星 (浙江大学教授)
“影视人类学研究与非洲书写探新:晚近日本学界动态与启示”
14:20—14:40 雷亮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研)
“海外中国形象的影像建构:非洲中资企业影像志之实践”
14:40—15:20 孙正国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的可能性”
15:20—15:40 茶歇
15:40—16:00 杜世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研)
“环北极圈地区驯鹿文化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基于中国、蒙古国、俄联邦跨境民族的驯鹿文化考察”
16:00-16:20 柳邦坤 (淮阴师范学院教授)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学纪录片民族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16:20-16:50对话嘉宾:蔡华(北京大学教授)郭净(云南社科院 研究员)
孙曾田(中央电视台 导演)
2017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专题影片展映
时间:2017年10月20日
地点:复旦大学文科楼1029会议室
1. 10:30—11:30 《腾格里的迁徙》
哈布尔(内蒙古电视台导演)、额尔敦其木格
2. 14:00—15:00 《生活的咖啡线》
富晓星(中国人民大学 副教授)
3. 15:00—16:20 《中国人来了-非洲中国企业观察》
庞涛、雷亮中(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助研)
4. 16:20—17:10 《龙潭佤乡》
李德君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5. 17:10—18:00 《湖北咸宁大屋雷中秋祭月》
孙正国(华中师大 教授)
6. 20:00—21:30 《邱家祠年事》95’(参评影片)
李家伦(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
主持及评议:陈刚(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郭劲锋(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7年10月21日
地点:复旦文科楼1029会议室
7. 8:30-10:00 《花山》王宁彤(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8. 10:00—10:30 《都市文化镜像》范长风 (华东师大教授)
9. 10:50—11:40 《寻访亚洲森林驯鹿人》杜世伟 (中国社科院助研)
10. 14:00—15:00 《灯满泉州》续跃东 (中央电视台导演)
主持及评议:吴乔(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海(云南大学讲师)
2017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奖入围影片展评
2017年10月20日
第一放映室(新闻学院教学楼HQ204)
1. 10:30—11:30 《家节》60’ 刘磊
2. 11:30—12:00 《裂谷》28’ 周卫平
3. 14:00—14:40 《阿哧唔依》30’ 卢俊糖
4. 14:40—16:00 《百塘跨年》75’ 梁小燕
5. 16:20—17:00 《西门豆腐人家》37’ 毕 芳
6. 16:10—17:20 《神圣的治疗者》60’ 雷亮中
7. 17:20-18:00 《傣族文字现象二种》41’项目负责人:戴晓晔
导演:王长江
主持及评议:李德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阮云星(浙江大学教授)
第二放映室(新闻学院教学楼HQ401)
1. 10:30—12:00 《卡多号师》80’ 傅永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