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子如林
愿与有缘共同熏习纯正的净土宗法义,求生阿弥陀佛净土。“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南无阿弥陀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佛子如林

法谈开示丨心要有交流(下)

佛子如林  · 公众号  ·  · 2018-10-01 18: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 净宗法师



(二)通过读书交流


其次,读书也是一种心的交流。


读古圣先贤的书,学习善知识的相关解释,就是和古人交流,和佛菩萨交流,和圣贤交流,这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不读书,在法义上不深入,你就少了一个交流的渠道。我们要学会读书,与圣贤交流。

(三)通过做事交流


再次,做事也是一种交流。


世间的人忙于事业,献身艺术,其实也是一种交流。 在献身事业的过程中,他的心在活动,就不会死掉;不然的话,茫茫然无所事事,难以生存。


甚至有的夫妻结了婚,吵嘴、离婚,离了婚又要找一个人来结婚、吵嘴,他其实是要找个人交流,不然一个人没法过:这就是凡夫的不足。


在常住的道场,要领一份事情做。如果一个人不爱读书,法义不深入,跟阿弥陀佛不能相契、交流,又不做事,性格再比较封闭,这样的人几乎是死路一条。


做事,是成全我们,不要怕做事。在团体里做事,就可以跟别人交流,甚至吵嘴都没有关系,大家的心都有碰撞。


简单的事情,会让我们的心寂静,比如剥花生米、摘菜,非常简单的事,重复的机械劳动,会让我们的心寂静、安宁。


像妇女打毛衣、纳鞋底、绣花、织布,农民种地,补鞋匠补鞋,这些简单、重复的劳动,这些让我们专注的事情,其实都有定慧的功夫在里面。如果善于用心的话,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


身体要锻炼,心也要锻炼。当然,如果你的心本来就很独立,也很成熟,放到哪里都可以,一句佛号随身相伴,完全没有问题。


一般来讲,领一份事情做,对初机的人还是很有帮助的,所以简单的活儿尽量去做。


这是说心要有交流。


摘自《念佛的生活》

(因编辑需要,略有改动)



相关链接:


法谈开示丨心要有交流(上)

法谈开示丨怎样惜福?(下)

法谈开示丨怎样惜福?(上)

法谈开示丨惜    福

法谈开示丨自我保护

法谈开示丨不怕吃亏

法谈开示丨做事方能生活念佛化


本愿称名 | 凡夫入报 | 平生业成 | 现生不退

净宗18微信号:jingzongfashi1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