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玩
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互联网思想  ·  重磅!马斯克,重大宣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玩

焦急等待着,2020年的一场危机

品玩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9-11-21 10:55

正文

当有人还在怀疑冬天是否会来时,另外一些人已经准备好了......
“我不能等了,我要在冬天来临前,快点卖出这套房子。”Steven 对自己的中介坚持说道。
29岁的Steven目前在Google总部担任前端工程师。40年前,他的父母从中国移民到硅谷。
他的父亲年轻时候也是个工程师。正是他父母二十多年前的一场切身经历,让他有了这个在很多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决定。
“经济危机很可能真的要来了,我要在它到来之前把房子卖掉。”Steven说。

普通人卖房过冬

“房子上市三周了,中介也说不出什么具体的原因,就是卖不掉。”
Steven在一次聚会上和朋友谈起今年北美,尤其硅谷房市比想象中更为冷清的事。但聚会上的一半年轻人都对此毫无所觉,不知道房市在过去一年已经调转方向,逐渐冷却。
在硅谷,一些年轻人对于经济仍然感到前所未有的乐观。反之,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担忧经济下行。
根据美国国家商业经济组织的一份调研结果显示,在200名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研究制定者中,有2%认为今年美国会有经济危机,有38%认为明年会有经济危机,而25%认为在2021年初,会有经济危机。调查中,只有1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未来两年半,不会有经济危机发生。 
“经济从08年经济危机后恢复到现在已经连续上行了11年。按美国以往每10年左右出现一次经济危机,11年已经很长了。”Steven说,过去一两年,硅谷已经非常明显地出现了一些变化——无论是清冷的房市还是不太如意的独角兽上市以及后续疲软的股价,都让硅谷显得“提不起精神”。
而这样提不起精神的硅谷,让曾经全家经历过危机的Steven决定,迅速出手手中的房产。
这套于2012年购入的房产可以说是Steven过去几年最成功的一次个人投资。这套购入价仅80万美金的独栋在过去几年跟随者硅谷的房价飙升,一度在高点价值超过150万,收益率接近100%。
但2018年春天一过,房市疲软,价格一天不如一天。等到2019年夏天,Steven想出售的时候,估测这套房只值120万了。
“我用120万作为售价做了两周Open House,结果只有一个买家递Offer进来——比我的售价低了10万。”Steven说。这更坚定了他卖房的决心:当房价下行,只有更快地出手这套房子,才可以保住大部分房子为他带来的增值收益。
在Open House的第三周,他果断决定开出115万的骨折价吸引买家。最终在两周后,经历了无数个不满意的Offer后,房屋成功售出。
Steven所经历的房市遇冷并不是个例。根据硅谷媒体《水星报》(The Mercury News)报道,来自房屋数据权威公司Corelogic公布的数据,湾区房屋交易数量已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连续13个月下降。而今年8月的房屋交易数量相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20%。
“虽然没能在最高点出售这套自住房,但还好我行动快,还是保住了几十万的收益。”Steven在出售房屋后,已经租到公司附近的一个一居室公寓,并表示终于不用担心像20年前父亲那样,失业还要还高额贷款。
Steven的父亲年轻时,硅谷也是这样热闹——大批的公司上市、薪酬、房价随着股价一路飘升。但一瞬间,事情就发生了变化——.COM 那一轮危机带来了股价、房价断崖式下跌。而最让他们一家记忆犹新的是硅谷遍地的失业状况。
“我父亲在那一年也丢了工作。糟糕的是,那些原本招工的公司都停止了招聘(HiringFreeze)。”Steven说。
就像现在一样,那个时候工程师的薪水远超普通人。因为没有经济压力,他的妈妈辞了工作在家照顾起了Steven和他的妹妹。
但那一次突如其来的裁员让整个家庭一瞬间从处境优渥跌落到了还不起房贷。
等到他父亲因为还不起房贷想要卖房的时候,发现房子的价值早已腰斩。哪怕是卖了,都无法还清银行的贷款。“那段经历给我们一家留下的印象太深了。”Steven说。好在过了最难熬的那一年多,父亲又重新找到了一份能够维持家庭开销的工作。这样的事情,一旦经历过,就会保持比常人更敏锐的警觉。Steven和家人最近看到了那种相似的征兆:硅谷的房价从去年春天过后一直在跌,上一轮疯长的地带已经跌出了将近1/4。哪怕今年美联储都已经安排了三次降息,硅谷房价的下降仍然没有停止。
 “经济危机很可能会在未来一两年之内再次造访。”Steven推测道。已经出清了房子的他,就只等待着另外一只靴子落地。
和Steven一样,很多经历过经济危机的美国人都开始做起了准备。
根据CNBC的报道,调查机构Metlive做了一份针对8000位18岁以上美国人的调查。调查显示,基于对于经济危机话题的恐惧,41%的受访者比过去更在意自己的存款,以及更频繁地检查自己的银行账户存款和投资情况。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因为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感到恐惧,花销时变得更谨慎和保守。这和美国人多年来甘当月光族的行为相差颇大。
更反常的是,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17%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最近开始在家里存放大笔现金。
无论是卖房还是存款,人们开始相信黑暗里,将只有现金为王。
为了手握更多的现金,抵御危机,硅谷的人们开始尝试抛售一点“硅谷特产”——科技公司的股票,尤其是那些刚刚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员工。
11月6日,美国东部一开市,Uber员工就在股票解禁第一天争分夺秒地如同丢掉烫手山芋一样抛售了手里的股票,导致自家公司股价暴跌。
由于大规模抛售,Uber股票跌落至史低价25.58美金一股。而六个月前,Uber的上市股价为45美金一股。半年时间,股价崩盘40%。而对Uber前景缺乏信心的除了普通员工,还包括已经被踢出局的前任CEO Travis Kalanick——包含解禁首日抛售的5亿美金股票,Kalanick已经抛售出大约价值9亿美金的Uber股票。
Uber最近6个月的股价走势由于对于Uber前景的不信任以及对于其今年频繁裁员带来的担忧,甚至不少已经抛售股票兑换现金的Uber员工开始面试Google等传统科技“大厂”。
人们相信当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一条大船显然比一条还不稳定的小船来得更让人安心。毕竟,在2000年经济危机发生时,当时是微软站出来安慰员工:“我们存了N亿现金,大家不用怕。”而2008年那次经济危机,则是Google站出来安慰员工:“我们不裁员。”
硅谷年轻人李来(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准备跳槽的过程中,工作经验多年的李来拿到了一众Offer。里面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签约费就高达十几万美金的Netflix。
“他们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在行业内都非常好。”李来说。尽管当时他对于这笔高额的签约费很是动心。但最后,李来最终还是选择了并没有高额签约费的Google。“风雨欲来,我觉得找棵大树更安稳。”李来说。在近一年来,他周围的工程师朋友换工作,也开始更加关心公司本身的体量,而不单是像原来那样单纯在意“包裹”(Package,整体薪酬)和年轻公司所带来的“暴富”机会。

企业变现过冬

尽管Steven和李来的很多朋友不能理解他们这种像老北京存储过冬大白菜一样,过早开始未雨绸缪的行为,但实际上,除了个人和家庭,很多美国企业也开始“存白菜”了。
在美国华人e网论坛上,有网友发帖表示:“从我们行业里的最近一些现象感觉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并提出了自己的观察:
“作为一个审计,现在手上的客户,Private客户都不以寻求上市作为目标,而是纷纷开始寻求买家Acquirer(收购),非常急于快速变现。而上市公司,除了大型地产,很多中小型上市公司纷纷增发股票,感觉像是趁着还能捞钱赶快再捞一笔的感觉,以前没有像今年这样频繁地file过s-1。”
这并不是这位网友的个人感受。“我和其他经历还要partner聊天的时候,大家都有这种经济可能在下行的感觉。”他写道。
实际上,这早已经显露出蛛丝马迹。一些科技公司已经提前进入“紧衣缩食”状态——秘密裁员、换掉高档咖啡等等事情正成为硅谷一些公司的“新常态”。而股价不断下跌的独角兽上市公司里,已经提前显现出“寒冬”的迹象。
“很多迹象能感觉到,公司在缩紧开支。”Uber 的一位员工匿名表示。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Uber总部咖啡机里使用的手工研磨咖啡Stumptown已经悄悄被换成了价格更低廉的星巴克咖啡。
此外,Uber已经停止让员工在全员大会上像之前一样匿名提问。同时大尺寸的便签贴也已经缺货。而Uber员工曾经在社交媒体上非常引以为傲的工作周年特制Uberersary 氦气球也已经不复存在,被换成简单的庆祝贴纸。 
在一封由Uber CFO Nelson Chai发给全员工的邮件内,他表示这些气球一年花费公司20万美金。估算下来,仅相当于一个工程师一年的薪水。
而取消庆祝气球实际上只是Uber在全公司范围内的节约开支的运动。据内部员工向媒体表示,这项活动的内部标签Hashtag是找到更多的钱(Find the Money)。通过这项运动,Uber高层在向员工寻求更多的方法减少支出。
除了缩减办公开支外,Uber同时也在考虑缩减人员开支。
为了挨过最艰难的时刻,Uber在上市后的过去半年里,接连在今年6月、9月和10月进行了三次裁员,共裁撤超过1000名员工。此外,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正在和公司的经理级别员工沟通如何缩减各部门开支。
“最早看设计部门裁员,我觉得还好我是工程师。但是最后一次连工程师都裁员的时候,我已经慌了。” 这名员工表示,现在公司内部几乎人人自危,甚至寻找新出路。
尽管Uber今年内已经经历了三次裁员,但实际上这家公司同一时间也在招聘。不过,是在人工更便宜的国家招聘。
根据LinkedIn等招聘网站显示,在Uber位于美国、加拿大的工程师面临被解雇风险时,Uber在印度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刊登了不少招聘信息,其中包含设计和工程师等等岗位。
而同一时间,Uber在美国本土已经进入招聘冷冻期。
这样辞退美国本土员工,招聘海外低成本员工,将为Uber省下不少过冬的“存粮”。
而为即将到来“寒冬”做准备的除了科技公司外,也有不少美国东部的金融巨鳄。
根据Bloomberg报道,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正在认真考虑抛售公司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总部大楼从而削减开支积累更多的现金存储。此外,他们正在考虑裁员,或者是将部分员工从美国纽约等高消费大城市“转移”到相对生活成本更低的地区从而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而这一切作为,都是因为这家顶级美国银行意识到——在不远的未来,美国非常有可能再次经历经济下行。而他们希望通过缩减开支和存储更多现金的方式来应对隐约可见的变化。
实际上,勒紧裤腰带的绝对不止摩根大通一家。一家估值190亿美金的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同样已经开始准备应对“寒冬”。
拥有美国在线约会apps Tinder母公司Match Group 80%股份以及大量的互联网子公司的IAC已经将自己的现金存储量提高到27亿美金,是过去十五年的最高水平。这家公司的CFO Glenn Schiffman告诉创投媒体Axios这一切都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经济下行做准备。
“在我看来,已经没有人还会质疑这场经济危机是否会来临。”Schiffman说他们已经发现大量的现象、数据变化表示经济即将出现下行,甚至很有可能出现经济危机。而这些美国市场的变化包含变慢的全球并购速度、糟糕的IPO、缩紧的风险投资等等。根据Lexology估测,全球并购、收购将明显减缓,金额将从2019年的2.8万亿美金降低到2.1万亿,跌幅约为25%。
在接受采访时,Economic Outlook Group的首席全球经济分析师Bernard Baumohl就表示伴随着市场的下行和不确定性,过去几个月,北美大公司的支出都在大幅缩紧。
而在一些北美当地的华人论坛上也有不少人的公司都存在着削减开支和提前停止招聘的流程。
一位网友在华人e网留言表示:“我们的感觉是即将下滑。大公司缩减开销已有2个季度,过去经验,普通消费者开始缩减开销,一般就是在大公司之后2个季度。”
“我的感觉差不多。我们公司已经开始减少员工的出差了。CFO的解释是为了严格控制开支。”在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工作的张天(化名)说。
此外,张天的公司最近对加班工资也进行了调整,从Overtime Pay 变成了Straight Time Pay。他解释说在美国,Straight Time Pay指的是按正常工作小时工资来计算加班工资。而前者Overtime Pay则是按照大约正常工资的1.5倍甚至更高来支付加班工资。他在这家公司工作了5年,以前从来都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他说这应该是公司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冬”提前做点准备,多存些现金。
“美国公司正在减少开支来应对美国经济的衰退信号,甚至是全球经济不稳定带来的坏消息。”一位硅谷投行工作多年的投资人告诉硅星人,同时表示这些大企业的补救措施就像是一个厚厚的救生垫,当危机来临,会帮它们尽量减少损失、平稳度过。

是危机,也是机会

尽管在美国,无论是一些个人还是企业都在勒紧裤带等待经济“寒冬”的第二只鞋落地,但实际上,他们也在同时等待着机会的降临。 
“如果一直向上飘升,就不可能有机会入场。“Steven说。他虽然已经抛售掉房屋,但仍然断断续续在观望市场变化。一旦触底再次上升,他就会重新回到市场中。
在一次私聊中,他表示选择出售自住房去租房,是一种避险,更是一种“投资”。他曾经亲眼看着房价从低点上升,并从中赚足了甜头,现在,他决定给自己一次新的机会,重新以更低的价格“入场”。
同样遵循这种投资理念的还有89岁的“股神”巴菲特。
今年6月,巴菲特抛售了手中持有的近60%、价值1220亿美金的股票,将其兑换成现金。而这对于相信投资才能赚钱的巴菲特来说,是很罕见的行为。他上一次这样做是2008年的危机到来前。
但在危机彻底爆发,雷曼兄弟破产后人人都捂紧钱袋子的时候,巴菲特买入了50亿高盛优先股。而这笔钱不仅可以让高盛不必步雷曼兄弟破产的后尘外,也让巴菲特的公司额外收入37亿美金。
对于这样的行为,巴菲特解释说:“坏消息才是投资人的好消息。它让你可以有机会用极低的价格购买一小块儿未来。”
而在2008年危机后,巴菲特在《时代》周刊,留下这样一句话:
当别人贪婪时,你需要恐惧。当别人恐惧时,你需要贪婪。
转载声明:本文授权转载自「硅星人」,搜索「guixingren123」即可关注。作者:CJ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