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杨地产逻辑
研究房地产市场,追踪数据是基本,构建逻辑是核心,探究规律是手段,预测未来是目标。而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地产调控、制度变化等只是外围因素。终极目标:研究成果影响并有益于市场主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杨地产逻辑

最值得表扬的两个城市:厦门、苏州!

老杨地产逻辑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6-08-31 17: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在网站上发布通知称,从9月5日起,厦门市将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为厦门此举而喝彩!

先看下政策内容:


以下三种类型居民家庭,限购144平方米及以下普通商品住房:
一、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二、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三、无法提供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本市逐月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这是过去三年,最严厉的一条新增调控政策,放眼全国亦如此!

比如,前段时间,苏州重启限购,但只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第二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苏州市区累计缴纳1年及以上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保证明。

再如,3月25日上海限购升级,但也只是将外地人纳税年限由2年提至5年,本质只是原有限购的升级。

而厦门此次限购,不仅限外地人第一套房,对于本地家庭二套以上也限购。除了144平米以上不限这一条外 ,其严厉程度基本上回到了2014年各地取消限购之前。

还有两条规定也比较合理,一条是:只限144平米以上普通住房,对于合理需求有所保护。那些投资者、炒房者,只能玩大户型了,而一般来看,大户型增值慢,将来转手也不容易!


另一条是:政策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这也是2010全国重点城市开始实行限购时的普遍做法。限购属于行政干预,不能成为长久之计。只是干预市场过热的临时措施。

上周,厦门几块出地出让,楼面价一块比一块贵,创造厦门地价新纪录。当天房地管部门就表示可能采取调控措施。结果, 手脚可真够麻利!就凭这一点,就把磨磨唧唧地南京官方,甩出几条街!厦门,真爷们!

除了北上广深这四大天王,今年二季度时,老杨将南京、苏州、厦门、合肥列为楼市中的“四大公子”,今年上半年,此四个公子哥,比四大天王更风骚,很多板块的房价上涨了一倍左右。


迄今为止,四个城市都程度不一的收紧了政策。但态度差异较大。调控房价最积极的当属苏州。 2016年3月25日上午,上海出台新政,知名度最高。其实,本轮全国收紧政策的第一个城市是苏州,3月18日,苏州市政府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但苏州新政的要点是加强商品住宅项目预售许可管理和商品住宅价格监管,态度重于措施。


不过,苏州之后又有表现:8月11日,苏州市政府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土地出让、房贷、非苏州户籍居民购房方面有一些政策调整。尤其是在二线城市当前,首次重新启动限购,具有风向标意义。另外, 这还是在苏州楼市出现降温的情况之下,继续重拳出击!这得下多大的决心与狠心呀。老杨必须表现小苏苏同学!

除了值得表扬的厦门与苏州之外,合肥与南京表现差一点。鉴于合肥房贷政策显著紧缩,部分的实行“认房又认贷”,因此表现最差的只能是南京了!


当前南京房价地价继续猛涨,房贷略有收紧,但不足以为市场降温,政府将调控重点放在了“严格限制开发商期房定价”上,结果搞得开发商的备案价明显低于市场价,二者之前的差价部分,变成了“房号费”“人情费”等,纯属隔靴搔痒!


苏州打响二线城市限购第一枪,如今厦门更大力度的跟进,接下来南京、合肥的官方压力非常大! 预计未来两个月内,也即金九银十中间,南肥大概率将跟进,四大公子,即将全部重启限购……天津、武汉也预备一下吧。


很多会反对实行限购,认为这是“耍流氓”行为,限制居民合法权利。但在当前我国经济法律社会大环境之下,在当前全国需要去库存,而少数城市需要补库存,全国楼市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下,两个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却无法发力:

其一,货币政策。为了经济稳增长, 当前全国总体上仍需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货币如水,全国跨地区流动,房价过热的地方政府,没有办法阻挡潮水,你说怎么办?

其二,税收政策。为了抑制高房价,2010年至2014年香港多次动用“特别印花税”;今年6月30日,温哥华市议会决定将对空置的房屋征收“空屋税”,借此打击那些坐等房价升值的买房者。7月,加拿大卑诗省从8月2日起, 将向在大温哥华地区购房的外国人征收15%的物业转让税。 而我国地方政府没有税收主法权,也无权改变全国税政,因此少数房价过热城市,很难利用税收调控房价。


既然上述两个发达国家最常用的市场化调控手段,在当前少数中国城市无法实施,他们暂时性实行抑制需求的限购政策,也就变成了合理手段!既然国家无法提供给力的政策支持,也就不能抱怨地方政府乱出招了。


综上所述,老杨要为厦门与苏州的重启限购,叫声好!


[杨红旭论楼市]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关注微信公众号:1、杨红旭楼市研究。2、购房研练社

【看更多往期文章,请点看如下】

[1]中国楼市水面下的两条“鳄鱼”!

[2]全国房地产短周期实践,当前最危险的两个城市!

[3]地王潮的欢筵,还能持续多久?

[4]楼市探秘14集:房屋空置率的国际经验

[4] 住宅需求研究之四:大学生扎堆的那些省会城市!

[5] 住宅需求研究之五:经济塌陷的城市楼市没希望!

[6]去库存刚尝甜头,高房价高地价还得飞一会!

[7] 楼市吹泡泡过程中,大财阀的负作用很可怕!

[8]国土管家,你妈喊你回家“查囤地”!

[9]深圳房价失守,广州仍需补涨!

[10] 在抱怨高房价之前,请先想想“二大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肌肉男训练营  ·  弱鸡变型男,山东汉子的八年逆袭!
8 年前
电商零售头条  ·  简单到极致,便是大智
8 年前
人民日报  ·  【荐读】我很忙,没空和你生气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