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的胖东来,正在引领着中国零售业“质变”。
大家不知道的是,
作为胖东来早期的学习对象之一,伊藤洋华堂的零售管理方法,至今还影响着今天的胖东来。
从“免费茶水”、“三米规则”“、五米规则”与“小跑运动”,到场景化陈列等,伊藤洋华堂早期的宗旨也是“让顾客每天来门店收获感动”。
从街边小店到零售巨头,被誉为“日本流通业之王”的
伊滕洋华堂创始人伊藤雅俊,更是引领了日本零售业的创新与变革。
然而
这个曾经在日本零售业叱咤风云的巨头,最终却未能避免衰败的命运,自2014年就火速转入关店潮,如今在北京只剩下亚运村华堂一个“独苗”。
事实上,中国线下超市正面临着
20
年一遇的结构性机会,线下超市正面临着结构性的供给侧出清,以胖东来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国内超市掀起的变革将重塑线下超市格局。
在传统商超的绝境之中,主张“用户思维、用爱经营”的胖东来成为了商超界争相效仿的“标杆”。
今年以来,胖东来因爆改步步高、永辉等线下商超,成就“热搜体质”,频频出圈的同时,种种行为被无限放大而引发热议。
可胖东来却并不在乎,因为
它做到了知行合一,想人所想,朴素有效。
01
巨亏百亿、关店重组,胖东来“师傅”折戟中国?
在四川成都,将关闭
2
家亏损的门店,对于在北京运营的“亚洲村店”,也计划将其从综合百货超市转型为食品超市……
近期,伊藤洋华堂将对中国业务进行重组,改善其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
伊藤洋华堂(Ito-Yokado)作为日本最大的零售巨头之一,曾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凭借其丰富的零售经验和雄厚的资本支持,伊藤洋华堂在中国市场上迅速扩展,尤其是在成都等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数据显示,2012年,伊藤洋华堂成都的4家店年营业额分居其全球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名。
然而,
这家企业最终却未能避免衰败的命运。
财报显示,2024财年伊藤洋华堂海外市场亏损15.2亿日元。
自2014年起,伊藤洋华堂就连续5年亏损,2019年曾短暂回盈,但次年便又陷入亏损。
至2023年,伊藤洋华堂已累计亏损超2500亿日元(约119亿元)。
由于日本国内消费停滞和网络超市的崛起,大型零售店面临严峻的环境,
伊藤洋华堂母公司“柒和伊控股集团”宣布将关闭近26%的伊藤洋华堂门店,到2026年2月,将把伊藤洋华堂门店从现在的126个减少至93个。
与此同时公司开启裁员,12月6日,伊藤洋华堂宣布至2026年2月之前,裁减约20%的员工。
10月,柒和伊控股开始实施重大业务重组计划,整合包括伊藤洋华堂、York Benimaru等超市业务以及餐饮专卖店等非核心业务。
为了
推进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
,伊藤洋华堂2014年起在中国的规模持续收缩,北京地区门店十数家如今关闭得只剩下亚运村华堂一根“独苗”。
目前,带上成都的广场店,伊藤洋华堂在中国共计拥有10家门店,其中成都有9家。
值得一提的是,
在进驻中国市场的日本零售业中,三越伊势丹控股今年关闭了在上海市和天津市经营的百货商场。
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好念经。
中国的零售业正在“胖东来效应”下产生“质变”!
11月26日,胖东来本年度的累计销售额已达14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2%,今年突破150亿指日可待!
而在
2022
年和
2023
年,这一数据分别为
70
亿元和
107
亿元。
02
超市界顶流胖东来,正在带火代购生意。
利润仅
3
毛的羽绒服、货架被抢空的卫生巾,在一些直播带货产品频频翻车时,胖东来代购生意不断被推向新高潮。
其实,从网红大月饼、牛肉干,到啤酒、茶叶
......
今年来,胖东来的不少自营产品,都成了代购圈的热门产品。
然而,自营产品火爆的同时,整治代购乱象,成了摆在胖东来面前的头等问题。
客流量太大,代购致使部分商品出现哄抢、缺货现象,让消费者体验直线下降。
对此,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深恶痛疾,近日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关于超市购物需凭会员结账的说明:
针对商品、服务方面进行调整,以保障更多顾客购买到所需商品,胖东来希望大家理性消费,让商品真正回归到价值和美好。
前不久,
央视曝光“羽绒骗局”,没想到不少喊着造福消费者的“性价比”羽绒服,嘴上全是道义,背后全是生意。
这也给羽绒行业带来重大变革,令人意外的是胖东来接住了这“破天的富贵”。
胖东来凭借高含绒量和性价比羽绒服,再次捕获人们芳心,多款产品直接卖断货。
如此的情况,比比皆是。
不要神话胖东来,用业内话来说就是全靠同行衬托。
胖东来很牛吗?其实并不然,无非是它让消费者和同行看到了希望,一个是真心,一个是真诚。
胖东来的成功秘诀也不用过多解释: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文化。
放眼商界,其规模不是超大,但美誉度堪称超级,就像世界一流的文理学院和藤校,不是靠学生数量而是靠质量占优。
在商界充满卷意,已经走到压抑、压榨式的卷的情况下,胖东来走出了另一条路——扬善之路,舒展之路,用爱化卷,心善路宽。
03
“我们只是在做企业,没有享受做企业的快乐。”
“做企业不就是想让人活得幸福、让自己活得幸福、让家人活得幸福、让管理团队活得幸福、让员工活得幸福,目标不就是这样吗?”
“大多数企业的情况都是,没有活出人原本该有的状态,而是活得像个机器,只是为了钱、为了面子、为了责任、为了荣耀去做事。为了得到这些,导致工作和生活节奏太快。”
“企业的健康状态,是员工工资收入能达到一个相对公平的水平,然后企业还有
4%
到
5%
的净利。”
“现在社会上都推崇‘工作就是幸福,工作就是美好生活’。如果每个人都四五点起床,晚上十点、十一点睡觉,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老板最大的善良是什么?是让你的团队,因跟你在一起而充满了美好,充满了希望。”
……
这些话都是“商超教父”于东来说的,而他创立的胖东来,也被称为“中国实体零售的天花板”。
理念不是口号,是知行合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标杆也不是龙头,是爱和奉献在商业上的最佳体现。
恰巧,胖东来真实做到了!
从种子班到调改嘉百乐、步步高、永辉,胖东来都是无偿的。出人出力,吃住全部自理。无他,这就是胖东来的理念与文化。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传统商超深陷闭店潮,可胖东来却依旧门庭若市。
今年一季度,全国至少有
31
家超市歇业
,
涉及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物美、天虹超市、盒马鲜生、卜蜂莲花等知名品牌。其中,永辉歇业了
10
家门店。
而胖东来却在逆势增长。
4
月份于东来称,胖东来原本去年计划挣
2000
万,没想到年底却赚了
1.4
亿,利润率超过了永辉、家家悦和高鑫零售。
04
要知道,不管是从门店数量还是收入规模来看,胖东来相较永辉超市,简直是
“
小巫见大巫
”
。
永辉
2000
年从福州起家,于
2010
年上市。巅峰时期在全国拥有门店
1440
家,这几年倒闭了
400
多家,还剩
975
家,去年营收
786.42
亿元。
胖东来
1995
年从河南三线城市许昌起家,未曾上市。最多拥有过
30
家门店,后来主动关停了十多家仍在盈利的门店,如今还剩
13
家店,其中
11
家在许昌,
2
家在新乡,去年营收约
100
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6
日,本年度胖东来集团累计销售(许昌新乡两地)已达
146.38
亿元,在
283
个工作日中,平均每天的销售额达到了
5172
万元,其单店的盈利能力甚至超过了许多上市公司。
在零售业,
永辉超市的收入是胖东来的七八倍,但感佩其经营水平,请其帮助自己调改。
热心肠的胖东来精挑细选了永辉郑州信万广场店进行爆改。经过
19
天闭店改造,开店首日人山人海,客流量翻了
5
倍,销售额达到此前的
13.9
倍,股价
3
个交易日累计涨了
20%
。
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