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余盛”公众号
↑
2024
年,阿斯麦的股市表现很不好看。年初市值约
2800
亿美元,一年过去,到
2025
年年初,市值却仍然是
2800
亿美元。由于第三季度的财报披露新增订单量仅为
26
亿欧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54
亿欧元,导致市场信心大跌,阿斯麦的市值在
11
月
15
日跌到年内最低谷的
2591
亿美元。与
7
月
10
日最高峰的
4324
亿美元相比,足足跌去了
40%
。
有意思的是,阿斯麦股市表现差,但阿斯麦的最大客户台积电,
2024
年的股市表现却相当优异,市值从年初的
5200
亿美元,涨到年末的
11000
亿美元,差不多翻了一倍。在阿斯麦最惨的第三季度,其季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分别为
12%
和
15%
。同期,台积电交出的却是一份相当靓丽的季报: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39%
和
54%
。我们知道,
2024
年度
AI
概念大热,市场对
AI
芯片的需求非常旺盛。受此影响,台积电高性能计算业务早已超过手机成为台积电最重要的业务,占收入的比重高达
53%
(
Q4
),
AI
芯片业务又是其高性能计算业务中增长最快的。其最先进制程
3
纳米占整体晶圆收入的比重提高到了
26%
(
Q4
)。
台积电最先进制程所需要的
EUV
光刻机只能向阿斯麦采购,但台积电对
EUV
的强烈需求弥补不了阿斯麦其它客户的
EUV
订单损失。阿斯麦
2024
年仅卖了
44
台极紫外(
EUV
)光刻机,比上一年减少
9
台,相当于下降了
17%
。这主要是受英特尔、三星和
SK
海力士等客户的需求萎缩有关。特别是英特尔,市值大跌至可怜的
800
多亿美元,连
CEO
都辞职了,已经没钱去采购昂贵的
EUV
。
EUV
是阿斯麦营收和利润的重头戏,
EUV
的销售低迷自然对阿斯麦的股价产生了重大影响。
比
EUV
销售差更大的业绩影响因素,是非市场因素的政治干扰。中国原本是阿斯麦最大的客户,
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占阿斯麦销售额的
49%
。但受美国政府对光刻机出口中国的限制措施的严重影响,中国市场给阿斯麦贡献的销售占比持续下降,
2024
年第四季度仅有
27%
,预计
2025
年将下降至
20%
左右。
2024
年
9
月,荷兰政府被迫进一步扩大了对华光刻机出口限制范围,要求阿斯麦向中国出口特定型号的浸润式深紫外(
DUV
)光刻机及相关服务时需申请许可。这是阿斯麦
2024
年第三季度新增订单量大跌的重要原因。
阿斯麦退出中国市场,给了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2023
年
12
月,全球第二大光刻机厂商尼康宣布推出浸润式
ArF
光刻机新品
NSR-S636E
,于
2024
年
1
月开售。在此之前,尼康已中标了上海积塔半导体招标的
ArFi
浸润入式
DUV
光刻机,说明上海积塔半导体很可能是尼康新款光刻机的首个客户,甚至可能是共同研发伙伴,就像当年台积电与阿斯麦共同研发浸润式光刻机和
EUV
光刻机一样。尼康的
NSR-S636E
是一款高性能的光刻设备,分辨率≤
38
纳米,数值孔径(
NA
)
1.35
,套刻精度(
MMO
)≤
2.1
纳米,最高可满足
7
纳米工艺的芯片制造需求。
尼康和佳能曾在
1990
年代之前主导光刻机市场,后来在浸润式光刻机的竞争中被阿斯麦打败,基本退出高端光刻机领域的竞争。这回尼康卷土重来,是时隔二十多年首次推出高端光刻机产品,瞄准的正是阿斯麦退出的中国市场。尼康野心勃勃,计划在
2026
年之前将其对中国市场的光刻机出货量提高到原来的三倍。当然,尼康也宣称其会在“遵守规则的同时扩大业务”。
个人认为,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尼康的光刻技术不含任何的美国技术成份,所以可以不受美国相关制裁政策的约束。
几年前,我在写《芯片战争》这本书的时候就认为,中国如果要想在光刻机上突围,一定得找尼康合作。尼康毕竟是光刻机行业老二,虽然差阿斯麦老远,却比中国的光刻机厂强太多了。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两手都要硬。国际合作是优先选项,自主研发是备胎选项。
不仅是尼康,中国的光刻机厂商也在努力缩小和台积电的差距。早在
2020
年
6
月,上海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就透露将在
2021-2022
年交付首台国产
28
纳米工艺浸没式光刻机。
2024
年
9
月,工信部发布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显示,国产氟化氩光刻机已具备
65
纳米分辨率及
8
纳米套刻精度。有消息称,
2025
年
1
月
7
日,中国首台国产
28
纳米芯片光刻机由上海微电子装备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并交付使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
90%
,单次曝光能直接生产出
28
纳米级别的芯片,配合套刻精度约为
1.9
纳米的工作台,经过多次曝光后,甚至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