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6日,上海一名未满12周岁男孩在骑行ofo小黄车时不幸与客车相撞,被碾压后死亡,这件已经过去几个月的事情最近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据媒体最新报道,7月19日,小男孩的父母对肇事机动车公司、ofo提出起诉,要求二者共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索赔878万元。
强大的网友对这件事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有人认为ofo应当对小男孩父母进行赔偿,但也有人认为,ofo不应当“背黑锅”,毕竟是ofo的机械密码锁并非导致事故的罪魁祸首。针对这件事,笔者想从几个角度进行讨论:
首先,小男孩父母的索赔是否有依据?很明显,肇事机动车公司是必须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但ofo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要看其服务机制是否存在瑕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上路者必须年满12周岁。同时,就在事发前仅仅两天,上海市质监局、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刚刚发布了全国首个《共享自行车》与《共享自行车服务》团体标准,其中特别规定,共享单车运营方应对用户实名制登记注册,用户年龄应在12岁以上。
很明显,ofo并未对用户的年龄进行详细的判别,因此导致不满12岁的小男孩可以打开机械密码锁并使用共享单车,其服务机制存在瑕疵。当然,这里面用户自身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总的来说,小男孩父母向ofo索赔应当被法律给予支持,但具体赔偿数额,有待商榷。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共享单车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为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交通,骑自行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虽然类似的案例尚不多见,但不得不引起共享单车平台的重视,而且,如果是成年人骑共享单车遭遇事故,是否也会向共享单车企业进行索赔呢?
对该问题,笔者认为,这要看共享单车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如果因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共享单车企业将负相应的责任。反过来讲,这也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必须定期、严格的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否则,一旦出问题,共享单车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
不过,从中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来看,对弱者的保护力度往往比想象的要大,这意味着即便是成年人骑共享单车遭遇事故,不管共享单车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都很难完全摆脱责任。因此,笔者也呼吁相关部门及时完善政策法规,对类似的问题进行更明确的责任划分,只有这样,类似的纠纷才会尽可能避免。
微信ID:aaaaggmen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微信ID:hlwsdjx001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微信ID:dsqn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