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系文化养生文化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在选择饮料上,也开始要选择健康型,没事还加点枸杞,成为了年轻一代的养生方式。碳酸饮料的糖含量一直是被消费者所诟病的,打造健康生活理念,更成为一种趋势。
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从某些方面来说,影响到了主打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的业绩。
主打碳酸饮料的可口可乐2017年财报显示:可口可乐全年净收入354.1亿美元,同比下滑15%,营业利润75.01亿美元,同比下滑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8亿美元,同比下滑81%,所有财务指标全线下滑。
为了挽救颓废的业绩,可口可乐开展了一系列创意十足的营销。当然,营销对可口可乐这个老品牌、大IP,并不是什么难题。营销中如何抓住年轻人的情绪对于品牌来说始终是一个问题,如何做到踏实不浮夸不随波逐流?这需要立足于对消费者的洞察,把对消费者的关心都融入品牌营销中 。
面对时下愈演愈烈的跨界风潮,可口可乐牵手化妆品品牌玩起了跨界。因为,跨界营销让广告更生动、更有趣、更吸睛。
Lip Smacker X 可口可乐(coca cola)
可口可口牵手Lip Smacker,出了可口可乐品牌系列唇膏,产品灵感来可口可乐的味道。包装瓶子采用经典的玻璃瓶造型,唇膏用完了,瓶子还可以留着收藏。因外观复古又可爱,让可口可乐这款唇膏很快成为亚特兰大可口可乐世界里的热门纪念品之一。
the Face Shop X coca cola
可口可乐牵手韩国美妆品牌菲诗小铺(The Face Shop ),推出可口可乐系列彩妆产品。包括气垫粉,眼影,唇膏等等。且包装均为经典红色,那颜值妥妥的。
口红
眼影盘
跨界营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是建立在品牌受众的重合度以及品牌属性的相似性上(相似不等于同行业)。很明显,可口可乐牵手 Lip Smacker、菲诗小铺,是因为这两品牌的受众群均为年轻的消费人群,他们追求时尚个性,求新求奇,在品牌受众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性。
跨界,可口可乐从来没停过。除了与化妆品品牌合作,可口可乐还出过运动鞋、包、帽子、衣服等各种各样的单品。
可口可乐与Nike推出的 “血管”跑鞋“Nike Air Kukini”,为了纪念悉尼奥运会而定制,在黑色的管状 TPU 中,不知道是流的可乐还是血液呢?
Nike Air Kukini
Coca Cola x adidas Cool 1
KITH x Coca Cola x CONVERSE 的三方联名出品, T 恤、泳衣、卫衣、帽子、袜子等多件单品。产品主打颜色为红+白,每一件单品都有可口可乐独特标识。
除了联名款产品,可口可乐也有属于自己的潮牌 Coca cola clothing,风格很freestyle。因为时髦百搭不挑人,
Slogan T 恤
大火
。
还有位于洛杉矶的超炫酷网红店,推出可口可乐的潮服和其它单品。
单品的灵感,都是来自于下面这款绿色可乐。
营销不是只做跨界,可口乐可的瓶身本身就是行走的广告牌。
2018年——摩登都市瓶
今年可口可乐又推出了“摩登城市新罐”为主题罐子,以每个城市独有的建筑、动物等为发饰,设计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人物俏皮可爱,朝气蓬勃。
用一个字总结出对于城市的印象,如:上海潮,成都闲,广州味,北京范,杭州媚,长沙辣,南京雅,青岛浪等。
2017年——密语瓶
可口可乐推出共37款密语瓶,包括“今天星期五、躺倒、握拳、碰杯、乖巧、小情绪、吃瓜群众、讲道理”等词语,主张“让夏天更有聊”。加上流量小生鹿晗代言,让谜语瓶获得更多年轻粉丝的关注。加上,可口可乐鹿晗主题快闪店与上海7-11合作,展开现场互动,传递“密语”的主题理念。
2016年——金牌点赞
2016年里约奥运会,可口可乐借势热点,出了“金牌点赞瓶”。瓶身一支表明社交关系,另一支借助网络热词表达赞扬,生动有趣。 通过“夸赞”的表达方式,含蓄而又有新意的向消费者表达谢意与欣赏, 符合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2015年——台词版本的瓶身
2015年可口可乐联合《甄嬛传》、《我是路人甲》、《阿甘正传》等中外热门电视剧电影,开展了
“2015可口可乐微电影征集大赛”活动。
“下辈子还做兄弟”、“如果爱,请深爱”、“臣妾做不到啊”……均来自热门。在台词广告大火后,可口可乐还推出了个性定制化专属瓶服务。在“我们结婚吧”、“如果爱,请深爱”等经典台词的前面加上恋人或朋友的名字,用以表白。
2014年——歌词瓶
2014年,可口可乐推出的“歌词瓶”,使其在中国业务增长达到了9%,并且仅6月一个月内,歌词瓶即在2013年同期双位数增长的基础上,为可口可乐带来10%的增幅。
“你是我最重要的决定”、“让我们乘着阳光看着远方”、“伤心的人别听慢歌”,
每句歌词都与可口可乐的品牌调性相特性。
歌词瓶在那个创意乏味的时代引起业界关注,不少人也对歌词瓶的传播津津乐道。
2013年——昵称瓶
可口可乐在自己的官方微博发布了22款“昵称瓶”,随后又与新浪微博联手,在其官方微博上开始试用微钱包进行其昵称瓶(定制版)的营销推广,300瓶可口可乐仅仅在1分钟内被抢光。大胆的尝试,让可口可乐在2013年夏天占尽风头。"昵称瓶"在中国艾菲奖(EFFIE AWARDS,大中华区)颁奖中摘得“全场大奖”,可谓众望所归。
成功的营销活动能够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好感度和
知名度
。
可口可乐用瓶身文化和跨界营销的方式,达到了年轻消费者与品牌沟通的目的,引起行业
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