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28年历史的年度文化仪式“秋晚”(中秋晚会)、17年光景的年终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更有言论品牌《新闻1+1》、新锐科普实验秀《加油向未来》……12月28日,总台主持人大赛迎来“经典节目实战考核”收官之战。
新闻类:
冯硕独占本场魁首
本场比赛五位新闻类选手,均为一线在职播音员主持人。其中来自央广的有高凡、姚轶滨,央视邹韵,地方台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周瑜和海南卫视冯硕。
高凡:
中传播硕毕业之后,进入央广中国乡村之声充任对农主播,本期抽中的节目则是中文国际频道融媒体新闻杂志节目《中国舆论场》,大数据、虚拟现实、实时互动是其融媒表征。要求以博物馆热和文化节目火两则信息,来串联构建文化舆论场。
高凡以“中华文化的原乡”一句点龙之睛,为大家讲述了高而不冷的“潮文化”。不过,在评委看来,话语太饱满,互动元素呈现不佳,反倒没有体现出节目调性。而康辉也直言,应该营造“场”的感觉,把在场和话场更加凸显放大。
第一个出场的他遭遇淘汰,有网友就直言,第一个出场无论如何优秀,观众和评委总会用最挑剔的目光来评判。而之后出场的无论表现如何,只要有信息差,就占了错位竞争的优势。
邹韵:
主打驻外报道的邹韵,抽到一个聚焦春运、春节、春晚为核心元素的年终新闻大餐《一年又一年》。评委崔志刚认为,国际洋范儿的邹韵,怎样呈现这个中国味儿浓郁的国内新闻视野,邹韵在书香过大年和农家全家福两条散发泥土芳香的基层见闻中,还是做到了不错的落地和落点。被康辉赞为“浓度饱和”。
冯硕:
身为卫视新闻主播的冯硕,本期抽取到致敬仪式感满满的《感动中国》,同为出题嘉宾的敬一丹,其实早就和冯硕同台担纲讲述类节目《光荣的追寻》主持工作。
图据网络
这档节目中的触动点和情感解读,正好契合《感动中国》的气质和调性。让冯硕如鱼得水地完成了这些明亮精神的灵魂讲述。评审更是给予“几近完美”的高赞。押韵的致敬词、稳且入人心、嗓音带感……对于冯硕摘获本场魁首,不少观众网友均直呼名至实归。
文艺类:
王帆被指“不要走套路”
苗霖:
一开口就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苗霖,是听众耳中的评书哥。中传播硕毕业后,经过招聘进入央广。在每天的《新闻晚高峰》节目中,就有其用评书话体育的个人专栏。
本期抽取的节目是展演家庭生活秀的《欢乐中国人》,在小两口的“侣途”和老兵三十载心相牵的两个素人生活写真中,苗霖登台闪闪发光,评书语调收住少许,用准评书的状态来主持这样一个节目。赢得评委的中肯好评。
在朋友眼中,苗霖是位斜杠青年,诗人、主持人、解说、创作型rapper、评书传承人独挑一肩,可谓才华横溢,前途无量!有观众就直言,错失了个人才。建议一些节目捡个漏!“毕竟,人才难得,有特点的人才更难得。”
王帆:
身为北大博士的王帆,在昨晚的比赛中,却遭遇评委的“套路”拷问。直言“不要走套路,遇到更好的你”。
在中秋晚会的主持开场,照例给观众如临诗境的赏秋之夜。三分钟的限时表达中,她以“中华情”和“故人逢”承上启下地串联起澳门学子合唱团献嗓和好汉聚首齐唱《好汉歌》的话题元素。不过,也有不少观众的观感和评委相似,过于在意文辞的华美,而缺乏内蕴的深挖,因此有评委现场为这种“华而不实”开出处方:眼到,脑到,笔到,手到,才能心口如一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赛段第三场结束,全国18强诞生,新闻类:冯硕、白影、邹韵、田靖华、刘仲萌、刘妙然、果欣禹、王嘉宁、姚轶滨;文艺类:尹颂、蔡紫、李七月、李莎旻子、俞熙雯、龚凡、张舒越、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王帆。
第三赛段将迎来“走出去” 实战考核。
第三赛段18进12分为文艺类9进6和新闻类9进6两场,“走出去”考查选手“四力”,自行选题采访带小片回到现场讲述。
晋级选手将最终进入文艺类总决赛和新闻类总决赛。
作者:杨竣博 ©️播音中国版权所有(图片除外)转载请授权 图片及部分信息来源于@主持人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