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放网址:学科分论坛7:数字人文发展前沿与历史教育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得到学会和历史教学编辑部给予的宝贵机会,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历史教学评价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成果。
我的分享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言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出大爆发态势。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刊载了一篇题为《8 位专家预测,到 2030 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的文章,这是由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八位人工智能专家所做出的预测。他们对这项技术在未来十年内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进行了展望。到 2030 年,人工智能有望帮助我们照顾老人、制作电影、进行授课,甚至……
存在消灭人类的可能性
。虽说这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然而,在 AI 消灭人类之前,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我们或许跑不赢火车,但却可以选择乘坐火车飞驰。
我非常认同斯坦福大学吴恩达教授的这句话:虽然 AI 不会取代人类,但是掌握 AI 技术的人将会取代那些不掌握 AI 技术的人。基于此,我以最快的速度接触并学习了一些 AI 技能,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历史教学赋能之中。
同时,我也关注到,当前评价改革既是热点,也是难点。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借助人工智能来解决历史教学评价问题。
当然,目前已有许多历史教师同行关注到了 AIGC 的应用。目前较多的应用场景是用于教学设计,也有很多专门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人工智能应用网站。还有用于生成课堂教学资源,比如图片、视频等。例如,我们区的老师运用 AI 数字人技术,让崇祯出来自辩,让李自成出来指控崇祯,成功创设了有趣的历史情境。又有老师直接 “打通” 罗斯福的电话,让罗斯福与学生对话罗斯福新政的相关问题。但是,确实目前人工智能在历史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这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
二
、AIGC在中学历史学习评价中的潜在作用
那么,AIGC 在历史教学评价中的潜在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AIGC 可以助力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的 “一核四层四翼” 和 “情境化” 评价理念。教师在运用 AIGC 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对上述评价理念的理解。AIGC 还能够帮助教师设计符合这些理念的学习评价。情境创设是命题的一个难点,而 AI 可以轻松创设多样化情境、定制个性化情境以及动态生成情境,从而满足评价的情境化要求。
其次,AI 还可以协助老师实施分层评价,使评价更具针对性,进而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
再者,在当前较为热门的中学历史项目式学习或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中,AI 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设计评价量表。
最后,一个可能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 AI 可以帮助教师自动批改作业,尤其是历史主观题作业,这将极大地减轻我们历史教师的负担。目前在语文的 AI 作文批改方面研究较多,但历史方面还比较少,我们期待历史的 AI 作业批改也能够早日实现。
二、实践探索案例
今年,我在《历史教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主要理论依据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和黄牧航教授的一些命题思想。我将这些内容 “投喂” 给了 ChatGPT 后,开始尝试与它对话来设计学习评价。我发现 AI 能够完成以下一些工作:
首先,只要将课文内容提供给 AI,就可以轻松生成考查历史知识的学习评价,比如填空题和选择题。
第二个方面,我们可以利用 AI 精确搜索与主题相关的史料资源,不过最好使用国内的大模型,效果会更好一些。现在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 AI 搜索工具,比如秘塔搜索来进行史料的收集,非常便捷。
第三个方面,可以用 AI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评价情境。例如,AI 可以生成学生编歌词的学习情境、解释书名的学术情境,通过各种不同的真实情境载体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个方面,设计不同思维层次的学习评价。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根据六个层次来设计不同的评价问题,AI 几秒钟就可以生成,效率远高于我们。
第五个方面,建构表现性评价的评价标准。比如我就用它生成了项目式学习的评价标准,这个案例还获得了一个全国性评比的一等奖。
到了今年 8 月,我的论文幸运地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而在那个时候,我又进行了新的探索。不再是通过与 AI 反复沟通来生成学习评价,尤其是命制试题,而是直接制作了一个命题的智能体,大大简化了命题的过程。
这个智能体是在国内最有名的智能体平台 “扣子” 上开发的,然后可以直接在豆包上使用。
这是我在 “扣子” 上对智能体的设置,包括角色、技能,还有插件、工作流等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创建了一个知识库,将许多历史电子书、中高考题和命题论文等上传上去,这样在命题的时候材料就更加丰富了。
现在,我们与智能体对话,无需再 “投喂” 命题的理论(比如高考评价体系和黄牧航教授的论文),就可以一步生成符合要求的评价试题。例如这道单项选择题……
又比如这道材料题,只要给它几则材料,就能生成问题、参考答案以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