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
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
政商内参
。
By政商内参 (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 微信号:
zsnc-ok
作者:刘晓博
来源:刘晓博 ,微信号:liuxb929
6
月
28
日下午
3
点多,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一份
5
家单位联合签署的重要文件——
《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
。
这可不是一份铁路发展的专项文件,而是重塑中国城市格局的重要宣言。
它的问世,意味着城市圈时代正式降临中国。
在文件上联合盖章的
5
家单位不仅有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部门跻身其间,这就是住房城乡建设部!
没错,
这份文件将关系到中国城镇化的方向,决定一系列城市的价值,影响到相当一批中国人的购房置业。
文件的主要内容有:
1
、为什么要起草这份“指导意见”?文件一开头就说,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域(郊)铁路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说白了,通过市域(郊)铁路,可以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容量,减轻城市病。
而市域(郊)铁路,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城际轨道交通。
2
、文件明确提出:
至
2020
年,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
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备条件的大城市,市域(郊)铁路骨干线路基本形成,
构建核心区至周边主要区域的
1
小时通勤圈;
其余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具备条件的城市启动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工作。
3
、规划范围原则上应为城市所辖市域,可统筹市域周边具有一体化倾向、通勤需求较高的毗邻区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研究开行市域(郊)列车。
4
、文件还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线路要串联
5
万人及以上的城镇组团和旅游景点并设站,车站按照功能适应、设施简易、安全便捷的原则尽量设置于城镇中心,增强交通引导和提高客流聚集。设计速度宜为
100~160
公里
/
小时,
平均站间距原则上不小于
3
公里,优先采用地面或高架。
5
、关于铁路的运营、融资等,文件也给出了创新、引进民间资本的巨大空间。
6
、文件还列出了
“市域(郊)铁路”第一批试点项目
表,其中包括: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在省(区、市)
|
1
|
副中心线(北京西站至通州站)
|
北京
|
2
|
S5线(黄土店站至怀柔北站)
|
北京
|
3
|
金山铁路(莘庄站至金山卫站)
|
上海
|
4
|
天津至蓟州
|
天津
|
5
|
北京至蓟州
|
北京、天津
|
6
|
天津至于家堡
|
天津
|
7
|
诸暨至杭州东
|
浙江
|
8
|
宁波至余姚
|
浙江
|
9
|
福田至深圳坪山
|
广东
|
10
|
温州S1线一期工程(温州南至半岛)
|
浙江
|
11
|
虹桥机场至浦东机场
|
上海
|
这份文件意义非常重大,我的看法如下:
1
、以这份文件为标志,中国城镇化正式进入了城市圈时代。
城市圈概念提出得很早,但之前仅仅是个概念。只有地铁、城际、高铁等这些大运力交通工具出现,城市圈才能变成现实。
A
城居住,
B
城工作,这种模式正率先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出现。其中廊坊—北京、昆山—上海,东莞—深圳,佛山—广州这种居住、工作模式已经相当普遍。
2
、文件里除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之外,还提了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圈,这意味围绕着成都、重庆、武汉、南京、杭州的城市圈,会被国家优先发展。
四大一线城市,以及上述强二线城市的周围,能实现
1
小时通勤的三四五线城市,将迎来重大利好。
随着铁路系统的完善,地铁的对接,这些中小城市将实现价值发现,人口将涌入,房价将上涨,城市规模、档次都会上一个新台阶。
3
、随着国家“建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