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网络辟谣
上海网络辟谣由上海市网信办和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联合打造。我们还原事实,让您洞悉真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哪吒2》 “高开疯走”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跨越3300公里,他们终于有了一张全家福 ·  3 天前  
沈阳网  ·  突发!大S徐熙媛离世!年仅48岁! ·  4 天前  
沈阳网  ·  突发!大S徐熙媛离世!年仅48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网络辟谣

你分得清付款码和收款码吗?有坏人动起歪脑筋骗钱了

上海网络辟谣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1-09 17:52

正文

支付宝、微信钱包、银联钱包、QQ钱包……如今,移动支付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小到街边买早点,大到“双11”网上血拼。不过,移动支付中的“收款码”和“付款码”,你分得清吗?


什么是付款码?付款码是支付宝、微信等线上支付软件的一种付款方式。消费结账时,出示手机,商户可使用红外线条码扫描枪扫描用户手机上显示的一维条码发起收银。切换到二维码时,对方可使用手机或专用设备扫描并发起交易,比如便利店、商铺、餐厅等消费场所。小额付款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用输入密码的,如微信规定的金额是1000元以下无需验证密码。 所以,付款二维码相当于人的“银行卡+密码”。


收款码,通俗地讲就是把钱收进来。 以支付宝为例,收款方打开自己的支付宝账号,进入“收款”,设置好金额后,将二维码提供给付款方刷一刷,就可以把钱收进来。


收和付,一字之差,骗子就开始动歪脑筋,利用了部分人群对这两个码一知半解,设计了各种骗局。


骗局一

骗子催你提供付款码


据浙江丽水的处州晚报报道,当地一位市民小张最近被人利用套路骗走了500元。小张是一名网络游戏爱好者,他平时经常在网上购买或出售游戏装备。某晚,小张与一名买家谈好价格,准备以500元的价格出售自己的游戏装备。对方一再催促小张赶快将“付款码”发给他,好完成交易。


“他一直说是‘付款码’,我也就没有多想,想当然就把自己微信的付款码发给了他。真没想到,其实应该发的是收款码才对。”在发出自己的付款码后,小张很快发现,自己账户里的钱少了500元,而此时已经联系不上对方了。


还有一个案例:一位网友参加朋友圈集赞送礼品的游戏,当她集赞够数后向对方索要礼品时,被要求将自己微信的付款二维码截图发给对方,发了几次之后,女士接连收到了微信支付的凭证,共2997元。


这些案例中,骗子一直用催促来营造紧张气氛,把受骗人绕晕,一不小心就提供付款码被刷走了钱。


骗子的惯用套路


骗局二

骗子把收款码伪装成红包

今年10月,珠海网警公布了一个利用收款码行骗的骗局,这个骗子的套路令人叹为观止——


网友小明加入了一个红包QQ群,群主“向远方眺望”在群里发了一个二维码红包,并提示大家“用银行卡支付0.01元,几秒就会到账299元哦”。


群主忽悠大家进群


小明赶紧点开红包,并扫二维码给群主1分钱。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支付完毕后,他立刻收到了“支付金额299元”的信息。与此同时,小明还收到了一条群消息提醒,显示该红包群已将其移出群,而处理人正是这位群主“向远方眺望”。


小明这才发现,骗子“向远方眺望”还设置了一个用来收款的账号昵称叫做“远方眺望给您”。因此, 小明误将骗子的收款码上的“向——‘远方眺望给您’——转账——299元”,看成了“向远方眺望——给您——转账——299元”。 骗子又在收款说明那里备注为“正在向对方支付0.01元”。这样一来,骗子就把自己的收款码伪装成了用来发红包的二维码。


骗子注册了两个相似的账号


骗子又在收款说明那里备注为“正在向对方支付0.01元”


骗子为了伪装得更像,在发红包之前,将“收款界面”和“红包界面”用修图软件组合在一起合成虚假红包,让人一眼看过去以为真的是个红包。


假红包出炉


简单地说,骗子把自己的收款码设置好299的金额后,让小明扫码付了钱。


骗局三

退押金为由,“客服”骗取付款码


据海峡晚报报道,今年6月,厦门市民小杨由于急着想退共享单车的押金,就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单车客服”,并拨打了“客服电话”。“客服”告诉小杨,想要退押金,要先打开微信钱包,点开“收付款”中的“付款界面”,再点“点击查看付款码数字”,然后,把18位的数字告知“客服”,即可办理退款。


小杨按照“客服”的指导操作后,将18位数字报给“客服”。小杨的手机很快就收到了一条消费扣款短信。


原来,小杨提供给对方的18位数字,其实是微信钱包的付款码,骗子拿到这个数字后,无须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让小杨“付款”。


切勿把“付款码”提供给任何人


记者发现,这类的利用付款码骗钱的骗局多发生在网络交易中。 比如网民通过网络出售闲置物品,比如食品店等小型商家通过微信来进行销售的情况下。骗子大规模撒网,难免会有人不小心上当。骗子为此骗局设计了很多套路,每个环节都有应对方案,比如付款码会每隔30秒或者1分钟左右自动更新一次,因此骗子会以网络不好为由,要求受骗人多次发送付款码。


为了应对和防范这类骗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除了向商家面对面支付之外,切勿将自己的付款码提供给任何人,特别是网友。 这里的“付款码”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和数字编码。特别是数字编码 ,骗局三中小杨就是被骗子骗走了18位数字付款码。


此外,移动支付企业为了应对此类骗局,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微信此前已经做过系统升级,IOS用户在二维码截图时,会收到提醒“请不要将付款码及数字发送给他人”,安卓用户则无法对付款码进行截图。在支付宝上对付款码进行截图,会跳出一则提醒“该码仅用于付款,请不要发给他人,收款请使用收款功能”。


在对付款码进行手机截屏时,微信会出现如左图提示,右图为支付宝提示。






往期文章精选



“上海网络辟谣”的不完全使用指南(内附详细图片指导)


“扫二维码永久免费看书”骗局出现上海版!上图:与我无关


微信和QQ头像昵称一年只能改5次?造谣者伪造了腾讯公告


“多吃主食死得快”?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真是这么说的吗?


中国游客因饭菜不合口在美被警察击毙? | 上海辟谣发布10月谣言榜



校对:郑子愚

编辑:章晓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或咨询其他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