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loe
来源:
PR人(ID:PublicRelationship)和PRREN
(ID:PRREN)
巴黎奥运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住在热搜榜上,为孙颖莎、樊振东、王楚钦摇旗呐喊,被“
黑马”
郑钦文的一个滑步惊掉了下巴,赞美着全红婵的完美入水,争论着吴艳妮张扬的妆容,
津津乐道着潘展乐的耿直与率真。
但是,还有这样一批运动员,
她们同样在赛场上展示了惊人的才能,为中国奖牌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项目冷门等种种原因,有关报道甚至寥寥无几。
郭清出生在广东省阳春市,今年24岁,是家中长女,
有5个正在读书的弟弟。
父亲接受采访时,称自己身体不好,干不了体力活,
全家收入主要靠郭清的工资和政府给的低保。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郭清十分早熟,从小就想锻炼出强健的身体,替父母分担压力。12岁那年,她被阳春市业余体校教练选中,开始练跆拳道。很快,她就展露出了过人的天赋,17岁便进入省队训练,次年进入国家队。
郭清训练非常刻苦,每次都给自己加量,别人练一小时,她练两小时。进入国家队后,她抓住机会参加各种比赛,屡战屡胜,
不到两年时间,郭清的奥运积分排名就从第103上升到第6,
成功获得一个奥运席位。
这几年,郭清用大赛赢得的奖金,把家里两层的房子又加盖了两层。她说:
“房子加层是我爸一直想加的,因为我有5个弟弟嘛,在我们那边,弟弟们肯定是要有一间房的,不管以后在不在那边生活,他们肯定都得有一间房子,所以这两层必须得加。”
获得银牌后,郭清场边失落痛哭:“我觉得我可以做得更好。没关系,我觉得已经比过去进步了很多,回去好好总结,下次一定干回来!”
巴黎奥运会赛场上,李雯雯展现出超人般的力量,轻松抓举起173公斤,以绝对优势夺得金牌,为中国举重队的巴黎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赛场下,李雯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大宝贝”。
她喜欢在微博分享日常,字里行间总是透着一股幽默气息。
也有一颗爱美的心,会晒自己的唐装造型写真,眉眼间都是活泼灵动。
还会拉着教练、队友侯志慧等人一起“整活”,日常搞笑不带停。
但李雯雯阳光开朗的笑容背后,却有着诸多心酸不易的过往。
12岁时,李雯雯开始练举重,因为体重超标,力量不够,很快被辽宁鞍山体校排除。父亲打击她:
“你干啥都不行,体校都不要你!”
李雯雯不服输,终于还是走上了举重这条路。自从
2018年进入国家队,在参加过的所有比赛里,她只有两次没拿到金牌,因此获得战无不胜的名头。
东京奥运会后,李雯雯频繁参加社会活动和娱乐综艺,一定程度上疏忽了训练。
教练吴美锦说,她其实知道自己不能飘,但不太能觉察训练状态的下降,没法把这个过程很好地运转过来。
2023年9月的举重世锦赛上,李雯雯试举时右肘意外掰伤,无奈退赛。这一打击惊醒了她。经过一个冬天的刻苦训练,在今年4月的泰国举重世界杯上,李雯雯领先第二名29公斤,再次斩获金牌。
巴黎奥运会锁定冠军后,李雯雯一把将瘦小的教练抱起,跑上台,携手接受观众的欢呼和掌声。
这一场景如此温馨有爱,以至于网友们忍不住搬出功夫熊猫和师父的合照,直呼一模一样。
2005年,邓雅文出生于四川泸州。她8岁进入体校,训练田径标枪,12岁接触小轮车,被输送到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成为学校小轮车队伍里年龄最小的选手。
小轮车的危险系数较大,受伤骨折是常有的事,刚开始训练时,邓雅文几乎每天都会被吓哭。14岁那年,她左脚脚趾骨折,17岁又因右肩膀反复脱臼接受了手术。
但是,
邓雅文很快克服恐惧,成为了中国队技术最全面、最有拼劲的姑娘。
她熟练掌握后空翻、360°转体、神龙摆尾、转把四个主体动作,
曾创下女子自由式小轮车打分历史最高分纪录。
每次比赛开始前,邓雅文都会举起双拳挥一挥,坐在她身后的队友们也伸出手,和她隔空碰拳。邓雅文解释说:
“她们是我特别信任的人,对于我来说,那是一颗定心丸,我想要你在,而你刚好在。”
本次奥运会,
中国拳击项目的5块奖牌全部由女性获得,
真正实现了“热辣滚烫”。
决赛中,杨柳对战阿尔及利亚的性别争议选手伊曼-哈利夫,后者护照上的性别是女性,但曾因睾丸激素水平过高,被国际拳击协会(IBA)取消资格。8月1日的比赛中,哈利夫仅用46秒,就将意大利选手打退赛,并击中她的头部。赛后,意大利选手哭诉从未受过如此重的拳击,自己需要保命。
面对这样一位强劲的对手,杨柳并未畏惧。比赛过程中,她虽然全场被动,但仍然勇敢地坚持了下来,以 0:5 获得银牌。
为了减重,吴愉剪掉了辫子。虽然一开始也很犹豫,但是想到会影响比赛,就果断把头发剪了。对于自己短发后大变样,她表示:
“不应该用外貌来定义女孩子,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和内在。”
“这一路走来很辛苦。我16年的时候在当陪练,其实他们选我当陪练我就觉得很幸运了。后来进了国家队,他们还发了一个奖杯给我,我可开心了。但我拿过来的时候发现名字写成了吴瑜。不过我也觉得没关系,反正也算我的。”
常园出生于石家庄武术世家,幼时便在武校习武,被教练推荐到石家庄体校练习跆拳道。13岁那年,河北省女子拳击队来交流,常园被吸引了,向教练提出改练拳击。
如愿进入拳击队后,常园刻苦训练,飞速成长,两年内先后夺得少年世锦赛冠军、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青奥会冠军、青少年世锦赛冠军。备战东京奥运会时,打完三回合,教练为她量体重,
流下的汗水足足有1.5kg。
与赛场上搏斗的凶狠模样截然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常园爱美,喜欢拍漂亮的照片。看下面这张艺术照,说是女明星也不为过。
这个漂亮女孩的外表下,是一颗极度要强的心。去年杭州亚运会,她夺得银牌,为中国队拿到了奥运名额。但她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接受采访时,始终将银牌放在身后,称:“对运动员来说,有点不专注了,
要专注于比赛,专注于每一回合。
”
获得巴黎奥运会金牌后,常园说:
“为了今天最后这几分钟,我用了15年时间。”
图源 新华社
在被教练发掘之前,李倩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她的父亲坦言:
“当时自己有传统观念,认为女孩子搞拳击不好。”
身边人也都不看好她,认为她这么晚才开始拳击,说明没有天赋。
进入专业队后,李倩一度被称为“千年老二”,因为当时无论是世锦赛,还是亚运会、全运会,她都只获得了亚军。
不过,李倩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却很出色。第一次参加里约奥运会,她就拿到了铜牌,后来又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获得银牌。
自从2012年女子拳击进入奥运项目,还没有一位选手能三度站上奥运会领奖台。而这次巴黎之行,是李倩第三次参加奥运会,她拿到了金牌。
“外界的声音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必参考!你只需迎着光,向前跑。”
1991年,杨文璐出生于山东菏泽巨野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3岁时,她进入上海拳击训练基地,走上了拳击这条路。
刚开始接触拳击时,杨文璐经常感到挫败:
“我甚至想过要放弃,我觉得自己没什么天赋,刚开始练那会连小男孩都打不过,有时候真的挺沮丧的。”
经过几年的沉淀,杨文璐开始崭露头角。从2011年的俄罗斯国际石油邀请赛初露锋芒,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登上亚洲之巅,杨文璐终于赢得了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33岁的她,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首轮比赛,杨文璐就以 5:0 轻取越南选手何氏玲;四分之一决赛中,她凭借冷静的头脑和果断的出拳,经过一番苦战,打败塞尔维亚选手;半决赛中,杨文璐又一次以 5:0 横扫对手吴诗仪,成功晋级决赛,最终不敌爱尔兰的哈灵顿,获得
银牌。
比赛结束后,哈灵顿亲吻了她的额头,也印证了杨文璐的表现非常出色,得到了对手的尊敬。
中国女子拳击队辉煌成绩的背后,有一个功不可没的团队——古巴教练团队。
在巴黎奥运周期,中国女子拳击队聘请了古巴教练团队。古巴教练来了以后,强调拳击
以攻为主、以我为主
的理念,给女子拳击队带来了很大改变。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她们的确打得更加积极主动,给对手很强的压迫感。
国际体育赛事上,男女运动员奖金一向存在差异,在足球界和篮球界,这个差距最为明显。例如,
2014年,
男子英超获胜者有将近2.1亿元人民币的奖金,而
女子英超获胜者根本没有奖金。
该类现象经常被简单解释为“男性运动观赏性更强”,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忽略了大众对两性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差异、媒体曝光度、商业营销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
所幸,世界在进步。
巴黎奥运会首次实现了男女运动员人数的完全平等,两种性别参赛人数各为5250人,成为奥运会,乃至整个体育界女性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公平竞争,也许这就是奥运会的真正意义。
我们看到来自普通乃至贫困家庭的女孩,咬着牙在搏击运动中拼出一片天;看到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和落败的对手紧紧相拥;看到一位又一位女性打破了禁锢她们的偏见,无论是剪短头发,还是喜欢化妆打扮,都一样能在赛场上取得突破性的成绩;看到完美配合的队友,默契得就像是同一个人……
最重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这些前辈的激励,知道肌肉和晒黑的皮肤也可以很美,追求强健而非白瘦幼的身材,对生活更有掌控感,也会对自己的力量——不仅是物理力量,也是精神力量——更加自信。
今日推荐
希望交流更多“
商业运营
”的干货
,
可以添加【PR人】创始人江山的微信,加入“9W+市场公关总监都在的【PR人】社群”(社群详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入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