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主岭帮
关注公主岭帮,关注公主岭大事小情!热门资讯、便民信息、求职招聘、商家优惠、限时秒杀、吃喝玩乐、房产信息…让【公主岭帮】真正成为公主岭人的生活小助手!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长春  ·  好消息!吉林省运动员摘金牌 ·  9 小时前  
掌上长春  ·  好消息!吉林省运动员摘金牌 ·  9 小时前  
中工网  ·  工装变赛装,全国职工冰雪运动挑战赛来了! ·  16 小时前  
中工网  ·  工装变赛装,全国职工冰雪运动挑战赛来了!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主岭帮

[聚焦三农] (重磅)中农办主任唐仁健权威解读:刚发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在哪?

公主岭帮  · 公众号  · 吉林  · 2017-02-06 17:42

正文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今天发布,这是新世纪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亿万农民朋友心里那个高兴啊!


今年一号文件锁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说了啥,有啥大礼?“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ID:rmrbjjsh)记者特别请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进行解读。



一问:主题咋定的?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不能再让农产品产出来卖不出去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今年的一号文件这样开篇,并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


啥是“新的历史阶段”?


唐仁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判断。”


首先,这是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判断。


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唐仁健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提供了重要遵循。”


其次,基于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工收入增长慢了,财力紧张,对农村投入增幅明显回落。


从内部看,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


我们看到,一方面,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进口量、库存量也在增长。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达12324亿斤,进口粮食却高达2500亿斤。这是怎么回事?


究其原因,一是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竞争力不够,产出来不见得卖得出去,只好进仓库。


“这些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问题。”唐仁健说。



二问:难题怎么解?

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整,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坚守三条底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结构调整有什么不同?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唐仁健说。


总体把握以下三方面:


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这意味着,衡量改革成不成功,不仅要看供给体系优不优、效率高不高,更要看农民“钱袋子”是否鼓起来,要着眼农民、关注农民,得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需求变化,不仅要让人们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出个性;不仅满足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服务性需求,满足对青山绿水的生态化绿色化需求。


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库存多了,还要不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


要强调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绝不意味着可以不再关心基本供给量。像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没有一定数量保障是不行的。”唐仁健说。


唐仁健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阵痛,甚至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他提醒,必须坚守三条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三问:怎么调、改什么?

调优结构,调好方式,调顺体系;让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


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怎么调,今后该种什么?


唐仁健表示,解读“三大调整”方向: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说具体点,种大宗农产品的要瞄准“优质专用”,种其他农产品要瞄准“特色优势”。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产和发展空间。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为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一号文件提出强化科技支撑和基础支撑,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等政策措施,将给农村带来真金白银实惠。


改什么?


“改革板块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关系,实现三大激活。”唐仁健表示。


激活市场。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让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深化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等举措。


激活要素。一号文件提出,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政策举措,通过机制创新,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激活主体。一号文件提出系列政策举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激活各类人才到农业农村创业创新。



四问:钱从哪来?

重农强农的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做好整合、撬动大文章


有人提出,国家财力紧,还要不要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唐仁健明确表示:“农业农村大势稳,基本面好,才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任何时候,重农强农的调子都不能变,力度都不能减。


“首先要堤外损失堤内补,在培育新动能上做文章,在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他说,今年一号文件作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动力源,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


“虽然当前财力紧张,但‘三农’支出不能减。”唐仁健说,一方面确保增量,另一方面,就是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整合。一号文件提出,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


撬动。就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作“药引子”,吸引更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一号文件提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多种形式的撬动措施。


总之,通过多措并举,确保“三农”投入不减。


五问:有啥亮点?

建“三区”“三园”加“一体”,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扶持乡村工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突出的政策亮点?


唐仁健说,一是在抓手、平台、载体方面,提出建设“三区”“三园”加“一体”。


“三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三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切实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的田园综合体。


二是在资源配置方面,提出大规模实施节水工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


“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还是节水。”唐仁健表示,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政策举措。


当前,盘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潜力巨大。一号文件提出,允许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


唐仁健提醒,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要注意两点:一要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二要注意保护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三是在农业主体和人才保障方面,提出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唐仁健分析,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分”的层面彻底,但“统”的层面不够。因此,一号文件提出,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乡村规划、住宅设计人才是一个瓶颈制约。一号文件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