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不能报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但一定知道有「节气」这一说法的存在。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11 月 30 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
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经验体系和社会实践。他们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其实,这些节气的确蛮能体现古人的智慧和总结归纳能力的。
各个节气的名字也很有内涵。
举例来说:
白露、寒露、霜降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从水汽变为凝露再凝结成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季节更替时的自然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真正来到了。
古时候,二十四节气主要用来指导农事活动,人们参考节气的来去,进行种植、灌溉、收获等农业活动。
不同于现代反季节种植活动的发达,古代的农业活动都有特定的时令。有什么才能吃什么,于是节气在某些方面,与食物也联系在了一起。
健康头条(微信号:baojiandaifu)的「食有节」栏目,会在每个节气到来时,为大家介绍一种食物的好处、饮食上需要注意的点以及推荐的美味做法。
转眼,一年已经快过去了,这个栏目也快做满二十四期了。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汇集了过去一年,我们介绍的节气食物。
清明的青团
夏至的凉面
霜降的柿子
冬至的饺子
在你的家乡
在各个节气有吃某种食物的传统吗?
在评论区和我们说说吧
愿大家尝到最健康、最美味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