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的战争硝烟从未停止过,我们熟悉的有如团购行业的百团大战,出行领域的滴滴优步之战,直播的行业正在进行的千播大战。有战争就有胜利者,百团大战的胜利者无疑就是美团,最终美团在成功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宣告了这场战争的结束。
合并之后的美团点评在交易、信息、垂直领域覆盖等方面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在到店餐饮、外卖、电影、酒店旅游、KTV、婚庆、美业等领域均牢牢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成为中国生活服务O2O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最近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报告》显示—— “互联网+”在全国351个城市均已取得增长,涵盖零售、金融、交通物流、医疗、教育、文化娱乐、餐饮住宿、旅游、商业服务、生活服务十大行业。这足以证明了移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不但密不可分,而且还强力拉动了二、三线乃至更多城市的经济发展。
美团点评
面对的就是一个20万亿的市场规模的O2O市场。在发展前景上,电商对商业的改造主要在零售层面上,电商在中国搞了15年就这么火。而O2O才搞了五年,大趋势已经很明显。因为服务业本身没有库存,虽然烦琐,但链条环节相对短。因此互联网对服务业的改造速度,翻天覆地的程度,会远超过互联网对商品零售的改造。
结合
美团点评
近一年来的变化,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结论。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互联网下半场将演变成生态战争】
我非常认同滴滴程维在5月份的演讲预测:互联网时代的上半场已结束。
互联网的上半场关键词是互联,就是终端的发展和人的互联。在上半场的互联网高速发展红利中,连接信息的百度,人连接人的腾讯,以及人连接商品的阿里成为自个领域的领军者。但随着这几年的不断收购和整合,BAT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生态链。因此,在人口与智能终端普及所带来的红利潮过去之后,互联网的下半场不需要再依靠红利,而需要依赖技术和服务,需要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美团点评
迎来O2O生态战争的下半场,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
先看看
美团点评
在外卖领域的竞争对手,百度外卖在从百度拆分后完成,已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B轮融资;饿了么在今年4月完成最新一轮由阿里巴巴领投、蚂蚁金服跟投的12.5亿美元融资。可见,外卖领域的激烈竞争依然在继续。
美团点评
其他领域的竞争对手也不容小觑,百度系的糯米、外卖、携程去哪儿、阿里系的饿了么、影业、旅行都面临压力。
如何保持核心业务稳固地位,推动核心产品升级,这是
美团点评
在告别行业征战走向生态战之后的要面临的课题。作为“互联网+餐饮服务”的行业领导者,
美团点评
CEO王兴在2016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夏季峰会上的演讲中认为,“互联网+”目前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在帮助和改善民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更深入的应用和服务在拓展,因此,“互联网+”着重要看“+”什么,各行各业都会因为这个“+”而产生高速裂变。
【资本更青睐领军者】
美团点评
CEO王兴在亚布力峰会上透露的另一个信息是:到2016年7月,
美团点评
除外卖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已经实现盈亏平衡。
记得年初,“美团·大众点评”正式宣布合并之后,紧接着,
美团点评
进行了首次超过33亿美元融资,这次融资创下中国互联网行业私募融资单笔金额的最高纪录,融资后
美团点评
估值超过180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O2O领军者。
回到O2O这个大赛道,行业有着20万亿级别的规模,需求真实存在、用户痛点满满。难怪这几年一大堆风险资金和创业者疯狂涌入,在残酷的淘汰赛之后市场格局已经清晰。
获得融资后的
美团点评
,加大了到店餐饮、到店综合、电影、酒店旅游、外卖配送等垂直领域的投入,放大领先优势,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而
美团点评
这次宣布除外卖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实现盈亏平衡的消息,无疑是给
美团点评
的资本方的一颗定心丸。
【战争的结果:从互联网的721法则演变为91的结果】
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显著的“721”法则,即老大吃肉,占据70%左右份额。老二喝汤,占据20%左右份额,其他人加起来吃残渣,占10%左右份额。根据互联网行业遵循的幂定理,这还不是最终格局,因为,最后的领先者,将成为大赢家攫取大部分的超额利润。
事实上,美团和大众点评2015年10月8号宣布合并的那一刻,到店餐饮这一块领域的战争已经宣告结束,因为“721”的法则变成了“91”的结果。合并之后的
美团点评
无论拼GMV(交易额)、拼品类、拼融资,王兴率领的美团点评都是当之无愧的NO.1。
这两年,不同领域的互联网合并事件密集地演绎着。这其中包括2015年滴滴和快的合并,2016年滴滴与中国优步合并,58和赶集合并,携程和艺龙、去哪儿的合并。这些合并一方面是来自于资本方的压力,对于“战争”引起的无止境的“烧钱”的厌倦;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721”法则的演变,强者愈强,弱者最终只能迫于资本压力“被”合并。
【王兴的远方:国际化】
王兴在亚布力夏季峰会的发言最后提到“国际化”这个概念。他认为海外有很大的市场,中国企业应该往海外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应该往海外走。而“互联网+”可能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进行全球化最好的机会,这是能够和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形成差异化。正确策略和当年的华为一样,一方面要高科技,一方面要接地气。
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国际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之前,我曾游学硅谷,也曾去考察过以色列的创新产业,在途中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中国互联网企业架构和美国很相似,比如人连接商品(美国是亚马逊、中国是阿里巴巴)、人连接人(美国是Facebook、中国是腾讯)、人连接信息(美国是Google、中国是百度)。美国前三大互联网公司是Google、Facebook、亚马逊,中国前三大互联网公司是阿里、腾讯、百度。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而就目前来说,全世界最强的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企业都在中美两国之间。我认为,未来新的三大连接是人连接服务(O2O)、人连接设备(智能硬件)、人连接大脑(人工智能)。
因此,在趋同的互联网基因结构之下,中国互联网企业未来肯定有更多的机会走向世界。我也乐于见到
美团点评
跨出国门的那一步。
下一个华为和阿里,离我们不会太遥远。
【结束语】
无论用顺应政府 “互联网+”的理念,还是用互联网的O2O行业理念来解释互联网的下半场,回归互联网+的核心,那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消费者第一、商户第二”,一切回归“服务”,互联网任何创新都应该不离开“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这个本质。
我相信王兴能够打好这一仗!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长按下图关注。预告:
我看女排精神
点
"原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