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
2600
字,
建议阅读
9
分钟。
作为国家战略的人工智能正在作为基础设施,逐渐与产业结合。
[ 导读 ]
10月31日的新闻联播用接近8分钟的视频报道了国家领导人集体学习,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作相关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去年,国家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首次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不断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
10月31日,新闻联播以接近8分钟的视频报道了国家领导人集体学习,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
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文
作相关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本文分三部分:
-
这次集体学习的主要内容。
-
高文院士此前有关中国人工智能的观点和见解。
-
国家各个层面推出的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
据新华社报道,这次集体学习是在今天下午举行,主要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的第九次集体学习。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
“头雁”效应
。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作为“头雁”的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
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战略之下,需要把
增强原创能力作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夯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
。有以下几点需要加强:
高文院士曾指出AI的五个新端倪
希望机器学习新算法出现进步
这次参与国家领导人集体学习讲解的高文院士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北大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大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
据中国科技网报道,高文院士曾在2018年第二十六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8)上,强调了当前人工智能展现出的五个新端倪:
人工智能的发展到现在三起两落,本身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未来将在包括计算机科学、电子学、自动化等方面进行轮番的演练。
高文院士指出,中国下一代的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的新算法上面已具备了更多的布局,希望在机器学习新算法方法有更多的进步。
高层领导人对AI发展非常重视,也多次学习。
不久前,总理参观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详细了解高精度纳米芯片的投产时限、能效和在民生领域应用等情况,问得十分仔细。
IMEC中心通过精密光刻技术不断缩短芯片上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提高通信效率和运算速度,目前已经生产出3纳米的芯片,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高水平。
据人民日报报道,当时总理“摘下眼镜,对一张黑胶唱片大小的芯片近距离端详了许久,问了四五个问题。”
这张照片让不少网友“扎心”。
另据人民日报消息,本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闭幕会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讲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作了题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与社会影响》的讲座。
谭铁牛曾在多个场合详细介绍过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他曾指出,“智能+X”应用范式日趋成熟,AI向各行各业快速渗透融合进而重塑整个社会发展,这是人工智能驱动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最主要表现方式。
而在今年的新年致辞中,细心的电视观众发现国家主席的书架上不仅放着社会主义经典著作,还放着人工智能书籍,其中就有著名机器学习专家Pedro Domingos的《终极算法》和Brett Kingde 《智能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