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rG科学育儿
给你最需要的育儿干货!每周一条原创亲子视频,成为更好的妈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DrG科学育儿

如厕训练没那么容易!你宝宝真的准备好了吗

DrG科学育儿  · 公众号  ·  · 2019-11-22 13: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 关注「DrG科学育儿」每周随机送福利


每个宝宝都要经历这么一段时光:要学会自己上厕所。


如厕训练,说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不能着急,尊重宝宝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才最好。



01

宝宝开始如厕训练时间


通常情况,2岁之后宝宝便可以接受上厕所训练(男宝可能比女宝晚一些)。但也有些宝宝更小些时候就做好了准备。


美国儿科学会表示, 只要方式恰当,宝宝18个月大左右就可以开始学习如厕训练 ,不会产生危险。


但家长不要过分期待,欲速则不达,要让宝宝顺其自然,慢慢适应。


有数据表明,18个月大之前进行如厕训练的宝宝,需要4岁才能完全掌握;而2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仅需1年时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


所以,当宝宝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后再进行如厕训练,会取得显著效果。


18个月大是比较建议开始训练的月龄,但也应尊重宝宝之间的个体差异。一般,如厕训练完成的平均年龄在2岁半左右。



02

这些表现开始如厕训练


膀胱有一定控制力。 白天至少能保持2小时或小睡后尿不湿是干爽的;


有排尿、排便意识。 安静或不玩耍时有语言表达的欲望,或直接说出要“尿尿”、“换尿不湿”等;


对小内裤、坐便盆或对家庭成员如厕过程感兴趣;


能听懂基本指令、动作协调,有能力使用坐便器;


消化系统成熟,有规律的排便;


有自我意识,希望独立、控制完成某件事。


总的来说:


有能力分辨出想上厕所的感觉,并理解这种感觉的含义,再用语言向家长表达上厕所的意愿,最终完成上厕所的过程。


这一整套流程下来,表示宝宝已经真正做好准备了。


之后再进行如厕训练,不仅可以缩短训练时间,还能让家长和宝宝保持快乐的学习心情。


叨叨Tips:


每个宝宝性格不同,面对如厕训练这件事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有时,家长必须帮助宝宝克服如厕训练初期的极度消极或反抗心理后,才能顺利开展。


如厕训练过程中,家长要 保持轻松的、没有压力的态度 ,时刻 表扬宝宝的每次小进步, 不要批评小错误。



03

如厕训练如何进行


(1)言传身教最佳方法


让宝宝和家中同性成年人一起上厕所,体会如厕过程,边说边做,通过模仿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如厕技能。


(2)先进行大便训练


小便伴随大便一起出现,大便训练时,大多宝宝(尤其女宝)可以分清两者区别;男宝刚开始会蹲着小便,但随着训练深入也会逐渐站着尿。


(3)讲解坐便器知识


刚开始,让宝宝(不用脱衣服)坐在 儿童专用坐便器 上,讲解坐便器知识,用途及如何使用。


(4)示范动作形成习惯


当宝宝愿意坐在坐便器上时,可取下尿不湿尝试在坐便器上方便。家长示范双腿牢牢固定在地上, 每天尝试1-2次蹲便练习


(5)将排泄物扔进坐便器


当宝宝适应坐便器后,蹲坐在坐便器上换尿不湿,并将排泄物扔进坐便器内,让宝宝领会坐便器的用途。


(6)提醒使用坐便器


当宝宝理解如厕过程后,在没有用尿不湿的时候让宝宝在坐便器周围玩耍,提醒宝宝,需要解大小便的时候用坐便器。当宝宝作对了,一定记得表扬宝宝。


(7)白天使用训练裤


宝宝慢慢习惯坐便器后,白天可将尿不湿换成训练裤。还可随时携带坐便器,当有需要时,迅速放在宝宝屁屁下。


(8)开始午睡及夜间训练


当宝宝完成白天的如厕训练后,可慢慢开始午睡和夜间的如厕训练。鼓励宝宝入睡前或睡醒后及时使用坐便器。


这个时间可能会很长(半年或一年),家长要有耐心。


叨叨Tips:


儿童专用坐便器会让宝宝更舒适些,但如果喜欢使用成人坐便器,则可选购一个稳健(带扶手的)小马桶座和底部宽大的小矮凳。


再将小马桶座加在成人坐便器上,小矮凳放在成人坐便器前,让宝宝踩在脚下。



04

如厕训练辅助工具


(1)绘本、动画片、玩具


一些关于如厕训练的绘本、动画片、玩具,有助于吸引宝宝对如厕训练的兴趣,了解如厕的过程。


关于如厕训练的绘本有《马桶的故事》、《露露上厕所》、《小男生上厕所了》、《小女生上厕所了》、小熊宝宝系列中的《拉粑粑》、《尿床了》、《噼里啪啦》等。


关于宝宝如厕训练的动画片,可在视频网站上搜索,根据宝宝喜好选择;某宝上还有很多关于宝宝如厕训练的玩具,家长自行选择即可。


(2)旅行便携便盆


条件允许时,选购一款旅行便携便盆,在外出旅行时给宝宝使用,有助于长期培养宝宝如厕训练。


(3)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如厕训练过程中,及时给予宝宝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培养宝宝自信,让如厕训练过程更顺利。



05

儿童专用坐便器


选择儿童坐便器遵循原则:结实,耐用,轻便,易于清洗。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底部宽大不易被踢翻;

内部曲线形 易清洗

有靠背和扶手便于搬动;

动物、汽车等形状或能发声、变色的可增加如厕兴趣;

防溅罩可预防尿液突然外溅;

坐便器盖能防止异味溢出。



06

处理宝宝尿裤子


宝宝偶尔尿裤子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宝宝直到5~6岁还会尿床。


夜晚可使用宝宝训练裤或一次性宝宝训练裤,让其辨别出差异;

鼓励入睡前或一睡醒就马上使用坐便器;

临睡前两个小时不要喝水或奶等,可帮助宝宝减少尿床。


另外,可以用一块隔尿垫垫在布床单下可减少你第二天的清洗工作。


同时让宝宝知道,所有小朋友都会尿床,解除宝宝的顾虑。不要因为宝宝尿床就对宝宝大声吼叫。


宝宝在午睡或夜间没尿床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夸奖。鼓励宝宝(大宝宝)半夜醒来想上厕所时自己去或叫家长陪同。



07

引导从坐便器走向卫生间


当宝宝习惯使用坐便器后,可尝试让其使用卫生间。


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爽,准备合适尺寸的儿童马桶或结实的脚踏凳。


可以让宝宝看大人们是怎么使用马桶的; 看一看、摸一摸马桶,家长说一些鼓励的话。


给宝宝解释冲马桶是怎么回事,等其适应后拉着一起看便便被冲掉。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每个陪睡的晚上想嘶吼,每个陪娃学习的晚上都是在渡劫!

一文秒懂,家有2岁内宝宝你必须要知道的事!


这些食物,千万不要给1岁内宝宝吃!!!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

叨叨还为大家按月龄整理了分月龄育儿

就等你来领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星标 DrG科学育儿

发送  分月龄

就能获得0-3岁育儿知识汇总

轻松躲避育儿误区


长按DrG科学育儿,回复 「辅食 」「发烧」「感冒」「咳嗽」 「腹泻」 「钙铁锌 」 「疫苗 」「痱子」「配方奶」「手足口 」「痱子 」等关键词,就能收到更多科普!建议每次输入单个关键词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