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猪业网
中国猪业网官方公众号,全国唯一猪类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颜宁(山东人),拟获中国女性至高荣誉 ·  昨天  
鲁中晨报  ·  噩耗传来!已确认,遗体被找到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猪业网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的通知

猪业网  · 公众号  ·  · 2020-02-24 20:11

正文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 1 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切实做好 2020 年畜牧兽医各项工作,我部制定了《 2020 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0 2 20


2020 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畜牧兽医工作对稳住 三农 工作基本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面对生猪稳产保供和非洲猪瘟防控的严峻形势,以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艰巨任务,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坚定信心和决心, 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畜牧业生产 ,努力开创畜牧兽医工作新局面。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决策部署,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完成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两大硬任务,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畜禽养殖体系、动物防疫体系、畜禽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强化饲料、兽药、生鲜乳和屠宰行业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提高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

(一)推动责任落实和政策落地。 实施《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落实好养殖用地、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抵押贷款试点、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贷款贴息、良种补贴等支持政策,推动落实到场到户。开展各地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和政策落实情况跟踪督查,推动落实省负总责和 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

(二)强化生产监测和市场引导。 加强养猪场(户)基础信息备案动态管理,做好主要畜禽生产和效益监测,强化规模猪场全覆盖每月调度,加强数据核查,及时通报各地生猪生产恢复情况。加强生猪屠宰环节跟踪监测,对所有屠宰企业开展全覆盖每月调度。完善全国饲料生产企业月度统计监测,增强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强化形势分析预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合理安排生产。

(三)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 鼓励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加快布局、扩大养殖规模,推动在建项目尽快形成产能。坚持抓大不放小、以大带小,支持龙头企业通过 公司+农户 等多种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加快补栏增养。分片区开展生猪安全高效养殖技术专题培训,组织开展 大场带小户 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总结推介成功防控经验、选种选配和复养关键技术等。宣传地方和养殖场户恢复发展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四)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 紧盯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落实监测排查、清洗消毒、调运监管、禁用餐厨废弃物等现行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反弹。完善应急实施方案,科学开展疫情处置。及时足额兑付强制扑杀补助经费。严格核查非洲猪瘟疫情举报线索,防止瞒报漏报。巩固屠宰环节 两项制度 成果,加强运输过程监管。加快推进和完善分区防控试点工作。支持加快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做好指导和评价工作。持续做好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二、确保完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任务

(五)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 持续推进肥料化利用,确保综合利用率达到 75% 以上,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95% 以上。组织起草畜禽粪污还田利用限量标准、液体粪肥还田利用标准、猪场粪污深坑贮存建设规范、畜禽粪污沤肥技术规程。推动建立畜禽粪污全链条养分管理制度,因地制宜推广全量还田利用技术模式。

(六)强化政策实施监管和绩效评价。 支持开展整县治理,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水平。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指导和培训,定期通报进度,督促项目尽快开工落地。开展 2019 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绩效评估。组织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七)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 推广专业化集中处理模式,提高集中处理覆盖率。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各地制定补助标准,优化无害化处理场布局,健全无害化处理体系。制定无害化处理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开展病原灭活情况评估。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信息化监管,完善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

三、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八)支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再创建一批国家级标杆示范场,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围绕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对畜禽养殖设施装备的支持力度。

(九)积极推进种养结构调整。 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继续实施粮改饲,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生产,力争全年完成 1500 万亩以上。培育筛选优质草种,推广高效豆禾混播混储饲草生产模式。培育发展优质饲草收储专业化服务组织,示范推广优质饲草料的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收割、标准化加工和商品化销售模式,加快推动现代饲草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家禽企业健康发展,支持发展肉牛肉羊生产,落实好牧区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牧业,加快促进马产业发展,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落实好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加强政策培训和指导服务。

(十)扎实推进奶业全面振兴。 实施奶业提质增效行动,推广一批降低饲草料成本、就地保障供应的典型模式,提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服务能力,开展牧场主和业务骨干培训,推广应用奶牛养殖物联、智能技术和设备。新建高产优质苜蓿基地 100 万亩,示范推广苜蓿青贮和饲喂技术。加快构建以奶农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改造提升 2000 个奶牛家庭牧场,支持有条件的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探索建立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实行购销合同备案管理。创新举办奶业 20 强峰会,实施小康牛奶行动,指导奶牛休闲观光牧场提升发展。

(十一)促进饲料兽药产业提质增效。 组织成立全国动物营养研究委员会,全面开展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建立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大数据库。推广饲料精准配方技术体系,挖掘利用国内饲料资源。规范发展新兴生物饲料产业。健全饲料兽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加强兽药及兽药残留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强评审队伍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兽药评审新机制。

(十二)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 推动地方完善畜禽屠宰地方性法规规章。优化生猪屠宰产能布局规划,引导优势屠宰产能向华北、黄淮海和中南部分省份养殖集中区域转移。严格审批新设立生猪屠宰企业,优先支持新建大型屠宰厂;深入整顿清理小型屠宰场点,确保小型屠宰场点数量只减不增。

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

(十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确保动物防疫能力与当地防疫需求相匹配。组织开展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效能评估。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推动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人员和官方兽医医疗卫生津贴。在全国推行执业兽医资格 机考 一点注册、多点行医 管理模式,强化执业兽医继续教育。开展兽医卫生检验员行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开展兽医实验室考核及能力对比,举办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竞赛。

(十四)加强优先病种防治。 实施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做好优先病种防治工作 。强化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实施布病分区防治策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严格落实调运监管措施。做好包虫病免疫驱虫。巩固家畜血吸虫病查治工作成效,持续强化狂犬病免疫,推进马传染性贫血净化。

(十五)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净化。 推进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无疫区和无疫小区。鼓励已建成的无疫区和无疫小区扩大区域和病种范围。修订完善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标准体系。以种畜禽场为重点,优先净化垂直传播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推进规模养殖场疫病净化。继续推进净化创建场和示范场建设,探索开展区域净化试点。

(十六)加强监督执法和生物安全管理。 开展动物检疫监督执法专项整顿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举办全国动物检疫技能竞赛。研究制定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官方兽医配置标准。建立健全产地检疫风险评估机制。开展高级别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

五、持续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十七)强化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管。 实施 双随机、一公开 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落实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养殖环节自配料生产和使用管理。开展饲料产品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市场整治,严厉打击饲料环节非法添加药物和违禁物质、销售假劣兽药等违法行为。强化饲料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监测,以牛羊为重点开展养殖环节 瘦肉精 专项整治。严格实施兽药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生产经营等质量管理规范。实现兽药生产、经销单位全覆盖追溯,加快推进兽药使用环节追溯。

(十八)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开展奶牛绿色健康养殖行动,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和监管。加强奶牛养殖、生鲜乳收购运输等重点环节监管,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检查。推进地市级生鲜乳收购第三方质检中心建设试点。

(十九)加强屠宰行业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定点屠宰制度、肉品质量安全责任、健康消费知识宣传。修订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制定国家生猪屠宰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使用 瘦肉精 、私屠滥宰、屠宰加工病死猪、注水注药等违法行为,从严从重查处违法企业和个人。

(二十)推进兽药减量使用。 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加强兽药使用监督和指导,开展 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 百千万接力公益再行动。有序推进抗菌药类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工作。集成推广养殖业全链条抗菌药减量替代技术规程,鼓励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等绿色添加剂产品研发上市。

六、抓好基础性长期性工作

(二十一)加快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5 个省开展生猪全产业链监管监测信息化试点。引导养殖场户建立健全电子养殖档案。大力推广 养殖场直联直报平台 ”“ 全国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 ”“ 全国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平台 ”“ 国家兽药产品追溯平台 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畜牧兽医大数据建设,促进技术、营销和金融等社会化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

(二十二)强化科技支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