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一种尴尬,你能轻松地和孩子来讲出圣诞节的来历,却忘记了春节为什么要熬夜守岁。又或者面对即将到来的腊八节,在孩子问到妈妈:腊八节是什么,为什么要喝粥,我们会不会:额。。宝贝你等下哦,然后迅速掏起手机百度一下。
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节了,俗话说进入腊月就是年,而面对春节前面的腊八节、灶王节(非常羞愧的说不翻书我对这个节日也模糊了)、及春节后的元宵节、春龙节等等系列传统节日时,是否也可以给我们的孩子分享小时候那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
所以在我们比较了很多套中国传统节日绘本后,和出版社抢来了这套《中国记忆·传统节日》!熟悉我们的妈妈都知道,这是第二次推国内绘本。
造型和书很搭配的小米在读《春节》
这套书是儿童文学作家王早早的作品,
每本书都用生活故事串联起来,
中国风的画面里
穿插着诗词、谚语和传统节日的民间由来。
每逢传统佳节,拿出一些应景的好书进行主题式阅读。不管是节日的来源、习俗,还是相关的科普知识、故事传说等等,孩子透过书自然而然就浸润其中了。
而且这套精装版的《中国记忆
·
传统节日
》12本,
包含
春节、元宵节、立春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灶王节
12个传统节日。
出版社针对春节前的福利团品,
12本传统节日精装版
目前仅售148元,仅600套!
产品名称:
《中国记忆·传统节日》精装版全12册
作 者:
王早早
原 价:
300元/套
团 购 价 :
148元/套
装 订:
精装,套装塑封
适读年龄:
3-10岁
亲子共读,6岁以上自主阅读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快递物流:
圆通或者邮政
发货时间:
每天14:00之前下单的订单当天发,每天14:00之后下单的订单隔天发(周六日出版社休息不发货 )!
购买方式:
1、识别
二维码
购买:长按下图几秒钟,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可直接进入购买页面。
▼
《春节》那本直接被米妈抢走拿回去先读了。。
身边也有妈妈感叹
说,我们中国好的
童话故事太少了
,这种说法我不赞成!恰恰相反,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为我们沉淀了太多太多好故事。
记得小时候那些恬静的夜晚,家里的老人给我们讲
一辈辈流传下来的故事
,比如
春节年兽的故事,二十三灶王爷的故事、端午节的屈原、元宵节嫦娥奔月、七夕节的牛郎织女等等
......哪个不是耳熟能详?
这些古老的故事背后的
情感和道理
,相信也是大家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吧,也让我们身上有一份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
这套书好评如潮
可现在,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的就是国外的的绘本,稍大一些就是外国童话。很多孩子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知道白雪公主、小猪佩琪、托马斯,却很少知道中国童话。
每次想起来,都觉得是一大憾事!所以看到和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优质绘本,我都会立刻抢!
| 这到底是一套怎样的绘本 |
● 本套丛书选取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元素
。
● 以故事为主线展开,立足于真实的民间生活,自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 本套丛书不局限于讲述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等的来历,是套
非知识读物
。
● 书名
以诗词、谚语、民间传说等作为引子
,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意味。
先看看马上就要到来的腊八节。
先是用生活故事做开端,介绍腊八节的习俗,穿插了腊八粥的来历。
接下来再看看我们办公室疯抢的
《春节》
这本书,给大家展示几张绘本内页,
先睹为快
!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猪肉
二十七,添新衣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喜欢过年前的
顺口溜
,尽管各地可能有所差异,但依旧很亲切。
“
有钱没钱,吃饺子过年!”。
各式各样的饺子喜气洋洋的摆了一桌,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光看着就让人留口水。如果能再吃出那唯一的一枚硬币,今年的财运之星就非你莫属了。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你造吗?
这个问题还真有来历。
吃饺子要和面
,和面的“和”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又与“交”谐音,“合”和“交”都有相聚的意思,所以,
吃饺子就象征着团聚
。另外,饺子的样子像元宝,过年吃,还有
“招财进宝”
的吉祥含义。瞧瞧!这里边学问大着呢!
关于
“熬年
”守岁的含义有两种:年长者守岁称为
【辞旧岁】
,年轻人守岁则是祈祷父母能
健康长寿
。所以年三十就允许宝宝晚睡一次吧。
说到
【春节】
当然必定也少不了
“年兽”
的故事。通过绘本孩子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我们
为什么要过年,要穿红色衣服
、大家都张灯结彩挂灯笼贴对联了。
大年初一,
放鞭炮,拜年,发压岁钱
。这也就是年的最核心的内容了。小时候,生活虽不像现在富庶,但却很开心。每每过年,那就是最快活的事儿了!
可以穿新衣,放鞭炮,串亲戚,可以有压岁钱(尽管可能只是一块钱)。满村子里跑着磕头拜年,
现在磕头的人少了,多是双手一鞠躬拜个年罢了,
或者更简单,问个“新年好”,年也就算过去了。
好在
有这样高品质的传统绘本
,可以让我们的宝宝在书中感受到
年味十足的春节,
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趣事。对于陪读的老妈子而言也是一波
满满的回忆杀
,好想回到小时候(哭)。
书的最后是
3个小知识点
,经常被小朋友缠着问“为什么”的家长可以重点get一下哟!
▲吉利的春联
▲“福”到了
▲喜庆的灯笼
除了《春节》,这套
《中国记忆·传统节日》
的书里还收录了
灶王节、冬至节、腊八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春龙节、元宵节、立春节、清明节、端午节。
有些还真没听说过呢。比如春龙节,也是以故事的形式自然渗透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包含着各个传统节日的
来源、传说,
还有一些关于中国传统的新故事,它的内核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却给孩子带来诗意的感受。
但是,这套绘本
不局限于讲述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等的来历
,非知识读物,而是
以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实现了心灵启迪、故事欣赏、传统文化学习等的融合
。例如下面这本
《冬至节》
。
▼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为什么一定要
吃饺子
呢?
传说,当年东汉
“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
,在大雪纷飞的路上,看到老百姓受冷挨饿,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在
冬至这天分发“娇耳
”。
▲张仲景教你做“娇耳”
所以,冬至吃饺子,既是不忘
“医圣”张仲景熬制“祛寒娇耳汤”之恩
,也是为了
驱寒
。
| 适合多大的孩子看 |
这套丛书,不多的文字,不会加重孩子们理解内容的负担,书籍虽然以故事形式展开,但是涵盖的
内容范围与知识非常全面
,让儿童从各个角度不知不觉地学习到知识。在讲故事与传授知识的同时,作者也不忘贯彻做人的道理,启迪
人的心灵,健全与培养儿童的品质
。
我觉得比较适合
3-6岁亲子共读
,6岁以上可以考虑自主阅读。年龄上限的话,这个真没有哈!我这么大人,也是看得很过瘾啊,满满的怀旧感!
| 这套书中都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