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熙和艺术
熙和美术馆拥有专业的艺术展线,完善的配套展示设施,现代与古典气息交融,开阔美观、艺术氛围浓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熙和艺术

顶不住的诱惑!『花丝镶嵌』让世界叹为观止的中国绝技!

熙和艺术  · 公众号  ·  · 2019-10-16 19: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花火重生,刚柔并济!

一把钳,一把镊,

坚硬的金属变为柔韧的丝线。

一盏灯,一束火,

细密的金丝包裹温润的宝石。


这就是花丝镶嵌! 金银细软的华美舞姿!

一物一世界,感受造物真谛!


皇家技艺绝响 燕京八绝之首


花丝镶嵌,位居燕京八绝之首,在我国已经有4000余年历史,自商周初见雏形,明清时期达其鼎峰。因其用料珍奇,价值昂贵,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寻常百姓难得一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花丝作品便是明万历花丝皇冠与孝端皇后金丝凤冠。运用此种工艺制作而成的珍宝也多为绝世珍品,备受古今世人追捧。



由于花丝镶嵌的工艺极依赖手工技巧和经验,培养一名师傅的时间短则十几年长则数十年,许多年轻学徒都望而却步,花丝镶嵌也逐渐陷入失传的境地。如今,这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濒临灭绝,全国会花丝镶嵌手艺的人只剩下一百多位,大多是年纪已高、收山退隐的老人。目前,花丝镶嵌仅存于北京,成都两地,北京的工艺较为齐全,集中反应了中国宫廷特色。


让世界惊叹的绝妙工艺


“花丝镶嵌”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载古艺,可以说是珠宝工艺界的活化石。所谓“花丝万缕织金冠,妙手镶嵌有乾坤”,正是对这项精妙工艺的高度概括。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 、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



拉丝: 拉丝是花丝镶嵌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同型号的花丝都是师傅从拉丝板中一条条拉制出来的。拉丝板的眼孔通常是用合金和钻石制成,最小的眼孔比头发丝还要细,最大的直径4毫米,最小的直径只有0.2毫米。


掐丝: 用铁制镊子把花丝或素丝掐制成各种花纹。


填丝: 把轧扁的单股花丝或素丝填充进掐制好的纹样轮廓中。


焊接: 焊接是花丝艺的最基本技法,伴随着花丝工艺的每一道工序。



攒活: 花丝镶嵌的攒工艺就是把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叫攒。


堆垒: 堆垒是用堆炭灰的方法将码丝在炭灰形上绕匀,再垒出各种形状,并用小筛将药粉筛匀、焊好的工序过程。


织编: 织编和草编、竹编是一样的,只不过金、银编织难度大些,这要有经验的艺人手劲均匀才能编织好。



花丝镶嵌的美感和奢华体现在每一处细节的处理上。明清很多宫廷艺术品,为表现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意义,往往是用金丝点缀其间,花丝匠人们极尽能事,以头发丝上雕花的精细,将原料的材质美表现到极致。

那些曾经创下天价的花丝镶嵌


正是这种内涵深厚的皇家气质和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使花丝镶嵌艺术受到了收藏界的重点关注。近年来,多款花丝镶嵌作品在市场上的拍卖成绩引人瞩目,花丝镶嵌这一宫廷绝技再次惊艳世界。

王树文《千手千眼观世音佛像》


袁长君作品国礼《繁华》


在“帝廷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专拍中,一件清乾隆《金胎累丝錾缠枝花卉纹嵌宝石执壶》以 3255.07万 元的高价成交,另一件清雍正/乾隆《金胎累丝嵌珊瑚珍珠“冰梅祝寿”图棱口盖盒》也以 1037.47万 元成交。


金胎累丝錾缠枝花卉纹嵌宝石执壶


金胎累丝嵌珊瑚珍珠“冰梅祝寿”图稜口盖盒


2018春季拍卖会,《银鎏金累丝嵌宝白玉胸饰》(一对)成交价为 256.3万元

银鎏金累丝嵌宝白玉胸饰 (一对)


在拍卖的热潮中,花丝镶嵌市场日益红火,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拍卖市场的充分认可。相比金银的涨幅而言,金银艺术品的涨幅则是直线成倍的增长。中国古代普通的花丝镶嵌艺术品如今身价上万已比比皆是,在藏家心中,花丝镶嵌艺术品的价值丝毫不逊于唐彩宋瓷。


往期经典回顾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