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美国大学的评价体系十分复杂,不仅考查学生的学术水平,更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软实力与学校的匹配度。这种多维的申请模式,
也让很多对此不了解的家长,焦虑重重,定错了孩子的方向。为解决这一问题,
外滩教育联合业内
媒体,
为满足中国家庭的
需求,
发挥平台作用的资源汇总,
倾力打造出一本“
真实性,
多样性,
第一手,全局观”的美本申请工具书,
解答中国家长疑惑,减轻查找资料的负担,提高对留学的基本认知。
文丨工具书小组 编丨Travis
美本申请,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那些牛娃手握满分GPA和标化考试成绩单、对自己热爱的事情和所做的课外活动侃侃而谈时,背后付出的是整个高中几年的准备:
选读高难度的国际课程;周末挤出时间来做活动;每个暑期都被满满当当的夏校、活动挤满;不止一遍地刷标SAT、托福;通宵修改文书;选最适合自己的顾问;扩大交际圈、不停地找过来人咨询……
但其实,他们不是一开始就对申请了如执掌。
面对几十所同样优秀的学校,如何明确目标?
如何申请规划?选择什么样的顾问?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这样那样的问题,令人焦虑且迷茫。
而焦虑的源头在于:
家长对于留学申请这件事,所知甚少;
又或者一知半解,接收到的信息不对等。
对于这一点,作为教育行业观察者我们也深有感触。
在我们做留学申请报道时,要对美国大学申请做系统地梳理。但不论是跟顾问交流,还是自己去查资料,得来的东西总是碎片的、不完整的。
比如简单来说,就连常被谈到的ED、EA、RD、ED2、REA等等这些基础的概念,每年都会因为大学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身处这个行业,我们有能力做多方了解、来逐步的梳理清晰。但实际上对于大量家长来说,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去收集一手的信息。
因此,外滩教育、FindingSchool、视角学社三家媒体联合,决心为中国学生和家长,打造一套完整的
《美本申请工具书》
,帮助申请者们了解留学这件事。
工具书总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
美本录取2019中国学生数据;
第二章
:
美本规划及申请要求;
第三章
:
美本学校及专业介绍;
第四章:美本申请过来人心得篇;
第五章
:
美本申请及社群资源汇总。
我们的灵感部分来源于Fiske Guide to Colleges,一本美国学生常用的工具书。
Fiske Guide to Colleges(2016)
它汇集了对每一所美国顶尖院校的评价,为美国学生提供了选校指导。
可惜,它不是最适合中国学生的资源。
所以具体来说,这本工具书的出发点是为满足中国家庭的需求。
我们发挥平台作用的资源汇总,倾力打造出一本能解答中国家长疑惑,能切实帮助中国学生的申请美本工具书。
在这本工具书中,我们对申请做了一个比较权威的总结和梳理,帮家长减轻查找资料的负担,提高对留学的基本认知。
美本录取2019中国学生数据
在众多信息中,数据至关重要。
在数据搜集方面,我们从15年开始已经做了三年有余,经过
3年
人力的投入和各方资源积累,从一开始只能搜集到美国排名前10学校的数据,到现在可以基本覆盖到美国
前50大学
的数据。
从搜集来源也有所进步,起初靠一些微信群的家长做信源,而在这本工具书中,我们通过了多种渠道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包括留学的申请机构、学校的升学指导、各方家长群体,多方完善数据。
工具书数据篇部分内容
在今年这本工具书中,我们统计了
2779份
中国学生
TOP30大学
录取Offer统计、
TOP20综合性大学
和
TOP10文理学院
最新录取情况、
56所
国内国际高中/国际课程学生学校藤校录取数据、
61所
美国高中中国学生藤校录取数据、
13所
国内公立高中学生藤校录取数据等等。
相比美国Naviance(美国高等教育线上查询系统)中,仅仅提供有关本校学生的数据,这本工具书受益于
多家平台资源,
可以提供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学生录取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均来自各大学校的老师,家长和学生第一手信息,真实可信。
美国Naviance
尽管数据不是唯一指标,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数字,让家长们了解到原本不透明的中国学生录取情况:申请中有哪些硬性指标,分别是什么?又有哪些软性指标?名校喜欢什么样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又来自什么学校?……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也希望更好地帮助家长来判断怎么去选学校、怎么去选留学机构。
同时,我们相信,
数据可以为中国家庭提供一个更清晰,也更客观的图景。
其实,如果仔细研究数据便会发现,有些学校并不像传言的那样申请难度增加,反而还扩大了对中国学生的招生。看完第一章的数据,或许能为大家减轻一些焦虑。
美本规划及申请要求
目前市面上有这样一个言论流传甚广:美本申请是“玄学“——学生得有一千样东西,每样都很好,才能被名校录取。
但在,我们跟美国大学招生官和各校升学指导老师接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说法于升学毫无实质性的帮助。
的确,美国的评价体系很复杂,其中包含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要求,美国初高中教学的方式,美国大学申请流程等多个环节,但它运作至今,为世界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的知名高等教育机构和顶尖人才,有其自身合理的运作机制。
实际上,
顶尖大学录取学生时,除了要求学术能力外,他们更看中的是学生是否有自己热爱的方向,并且能在这一方向上怀有长期的热忱和坚持。
因此,在第二章中,我们从
美国教育学制和理念
入手,剖析美国K-12学校教育体制和不同类型中学和美国大学教育体制和不同类型院校。
并通过分析主流的CommonApp、Coalition两大申请系统,拆解和梳理了申请的各个环节。
工具书
申请篇
部分
内
容
不止如此,这本工具书还有所创新。我们
首次谈到了英美双申这个新趋势,也强调了GPA(校内成绩)管理这个概念。
很多留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课程体系,也不知道怎么选具体的课。比如说,选擅长的课还是有挑战性的课?大家读完我们的工具书之后,就会发现漂亮的GPA不再只是梦想,而是可以通过实际的规划取得。
此外,我们还发现,“背景提升”这件事令许多家庭找不准方向,使得很多人最终走了一条并不合适自己的道路。
所以,秉着不走弯路的思想,在这本工具书里,我们罗列出了一些可以提升学生竞争力的高质量活动,并用表格形象化地体现留学规划中的各个时间节点,使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一目了然。
当然,规划的重中之重——
参与的活动与申请专业的联系,在书中
也会详细地为大家阐述清楚。
美本学校及专业介绍
在接触大量的招生官时,他们表示,中国孩子并不缺乏学术能力,而是缺乏“自我”,也就是说,大多数孩子并不了解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这直接影响到申请结果,因为
美国大学申请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要先知道方向,再作出相应的努力。
造成了很多家庭在选校时只知道看排名,却不知道进入名校之后该走怎样的学术道路。
因此第三章专业介绍,也是我们认为最难能可贵的部分,因为它
对专业的讲解非常详细。
如果问学生想学什么专业,他们可能会说,“我想学数学,或者我想学计算机,或者我想学生物,”但其实美国的专业现在划分的越来越细、越来越现代化。
比如说,大热的计算机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就非常广泛,分支学科也非常多。
美国的计算机主要的专业方向可以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程序应用(Programming Language),计算机系统(Systems)以及计算机理论(theory)这四个部分。
而每个部分又有很多的研究方向,目前中国学生申请美国主要方向有以下这些:
系统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数据库、人机交互、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等等方向。
而恰好这些内容的中文资料少之又找,除了官网信息,剩下的就是向学长学姐、过来人家长了解。
工具书
专业篇
部分
内
容
因此,我们
在书中对计算机科学、经济、金融、传媒、电子工程、心理学这六大中国学生申请热门专业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不仅把每个专业学什么介绍清楚,还会对同一专业在各个学校的不同之处罗列出来。帮助家长和家长建立专业的基本认知。
此外,书中还解答了一些容易被忽视、却十分必要的问题:专业要求是什么?需要怎么样的背景?申请者应具备怎样的特点?就业前景怎么样?等等。
我们相信,这会是一本非常全面的专业手册。
美本申请过来人心得篇
我们知道,过来人的建议很重要。
因此,动用优异、丰富的平台资源,我们邀请了
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北京鼎石学校、WLSA复旦这些著名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
对申请大势给出第一手的判断,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我们还汇聚了一些过来人家长,其中许多人也是
留学社群的KOL
。他们的心得,或坎坷,或顺利,都是心血付出的见证,势必能够帮助到正在美本申请道路上摸爬滚打的家长们。
另外,本书中还有
6位申请到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等名校的学生分享。
这一个个不断探索,找到自我的故事,必然能够给现在还处于迷茫之中的学子们以启示。
工具书
心得篇
部分
内
容
美本申请及社群资源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