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下五千年故事
最大的史记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里的故事,你我共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为什么在巴西,人们管茶直接叫“CHA”? ·  2 天前  
NE0  ·  文明的轮回和地外文明猜想 ·  2 天前  
NE0  ·  文明的轮回和地外文明猜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下五千年故事

韩信如果生于战国时期能否成为战神?听听韩信自己怎么说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08 08:14

正文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公认的汉朝军功第一。同时,韩信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属于谋战派的代表人物,即以谋略取胜和出名的将领,被称为“兵仙”。而项羽、常遇春等则和谋战派相对,被称为勇战派,即靠勇武和强悍猛冲猛打而出名。



白起是战国末期最著名的将领,属于谋战派,曾在伊阙之战中大胜魏韩联军,俘虏了他们的将领公孙喜,拿下五座城邑。随后又攻楚国、韩国、魏国、赵国,无往不胜,攻城又掠地,未尝一败。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中,共杀死赵国45万人,只放归240名少年(威慑赵国),重创赵国。此战成为战国时期的转折点,秦国统一天下只剩下时间问题。


但是“兵仙”韩信却看不起白起,他认为白起根本称不上名将,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史书记载,萧何问韩信:你看不起古代的名将,那你说说他们到底蠢在哪里?


韩信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


一,白起用60万兵力包围赵国45万,虽然了不起,但是结果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军也伤亡二十万人,损失惨重。而且战争时间拖的太久,整个战役近三年,造成很大财政负担。


二,白起不懂“围必有缺”的道理,把赵国围的跟铁桶一样,赵国军队被迫拼死一战,秦军的大部分伤亡都是在此过程中造成的。韩信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埋伏圈留一个缺口,然后对敌人的主力埋伏掩杀,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也缩短了战争时间。


不得不说,韩信不愧是“兵仙”,说的很有道理,也说到了点子上。如果白起按照韩信的说法来做,应该可以代价更小。韩信在垓下之战中围困项羽就是用的“围必有缺”的办法,代价很小,项羽依然被打的全军覆没。


从这些来讲,韩信如果生于战国时期,应该也会创造一番惊天动地的功绩。当然,能不能超过白起,却很难说。


一个是因为战国国家多,如果去了秦国,那很有可能超过白起,如果去了其他国家,不一定能够逆天改命,把秦国打垮。毕竟一员大将无法改变整个的战国局势,比如魏国庞涓、燕国乐毅、齐国匡章、赵国廉颇都能力非常出众,终其一生也不能打垮秦国。



另一方面,战国时期和秦末韩信大展宏图虽然只是相隔几十年,却是完全不同的时代。秦末韩信只需要击溃战就可以占领大片国土,而战国末期,秦国需要的恰恰是彻底的歼灭战,只有歼灭战才能真正的削弱对手,加快统一步伐。也就是说,白起作为战国第一名将,不一定不懂“围必有缺”的道理,而是白起在按照秦王的意志行事,即使增加己方的损失也要执行歼灭战。


为什么呢?


这很好理解。战国时期各国士兵的素质比秦末士兵要好的多,尤其是秦国和赵国这种国家,所以必须歼灭赵国的高素质的士兵,他们是赵国的精华所在。只有歼灭他们才能削弱赵国的抵抗,加快统一进程。



而秦国属于战胜方,损失要小一些。秦国家大业大,完全可以承受这些伤害,而赵国很难承受。就像下象棋,一方如果有了很大优势,就可以肆无忌惮和劣势一方“对子”,互换棋子的结果就是劣势的一方以最快的速度认输。


所以,综上所述,以韩信的军事才能,堪称古代实战最猛的战将,在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王朝,韩信都可以创造一番丰功伟绩。但是能不能做到那个时代的第一,多少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如果长平之战中,他处在白起的位置,他很大程度上也会像白起一样,宁可受损失更大,也要全歼赵军。因为“围必有缺”的方式,即使战术执行的好,40万败军也会有一部分逃回赵国,全歼的战略就打了折扣。换句话说,他俩都是古代军事方面的翘楚,都是各自时代最牛的将领,白起的军事素质不一定不如韩信。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忍冬(微信号:cn13714009507)


流逝的是时光,留下的是情怀

港台剧怀旧经典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每一部经典都曾造就万人空巷,每一个故事都曾引发全民热捧,潮流易逝,经典永存,愿与您一起徜徉在旧时光里。

见字如面朗读者赏析

荐语: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感受文化回暖,坐看诗意归来,欢迎关注!

曾国藩家书

荐语: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予匹敌。他是十九世纪中国受人敬仰的学者型官员。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