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很多诗人都有雅称。如李白,本人好道,性格与诗风又很浪漫飘逸,潇洒不羁,所以称之为“
诗仙
”。杜甫忧国忧民,诗风苍郁顿挫,尊为“
诗圣
”。
刘禹锡被奉为“诗豪”,一方面是因为诗风“豪”:雄浑壮阔,豪气冲天;另一方面是因为性格“豪”:刚毅坚强,洒脱豪迈。
刘禹锡出生于书香门第。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三十三岁成为唐顺宗永贞革新的主力,很想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后来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等革新派受责遭贬,从此宦迹漂泊,半生蹭蹬。
元和元年,三十四岁的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去年还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政治才俊,今年却被逐出朝廷,走上了漫长的谪宦之路。
受此沉重打击,同为“二王八司马”事件中的柳宗元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来抒发自己的孤独和落寞。
一改文人悲秋的格调,以高扬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绘出了非同凡响的秋色,唱出了不同寻常的秋歌,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豁达的情怀和奋发的精神。“一鹤排云”尤见刘禹锡在逆境中的自信与澎湃的豪情。
这哪里是浪迹偏远异乡的谪客,分明是激情满怀斗志不减的勇士。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潇洒一世,乐观向前,这就是刘禹锡。
然而在青年时代刘禹锡就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最终成为了一个牺牲品,不仅被贬至偏远地区,还一直倍受打压,这一切也都使得他的内心充满苦楚。
尤其是当他的人生进入暮年之后,曾经的朋友也一个个离开,他常与白居易两人一起饮酒作诗来抒发内心的郁闷,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千古名篇。
白居易其实也并没有比刘禹锡强到多少,同样也是被贬,可能也正是由于他们两人这相似的经历,使得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
因为文学上的成就也使他们二人惺惺相惜,毕竟都是当时诗坛的领军级人物,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们内心的悲痛更加无以言喻。尤其是刘禹锡,曾经写了一系列的诗作。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一首,在这首诗里包含着刘禹锡一生的苦楚。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
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这首诗其实写的非常简单,他们二人在杏花下多有互相倾诉内心的忧愁,在谈到曾经的日子时,他们的心中都是非常痛苦的。
之前曾为了理想付出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妙的岁月,那是所有的青春,可是现如今随着自己被贬至这里,都被消耗殆尽,变成了泡影。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更何况是他们这种心中还有远大抱负的人呢,回首往事是残忍的,是痛苦的。
刘禹锡的一生中,他被贬的地方其实有很多,比如说他曾经被贬到过湖南,岭南,贵阳,四川等地,用现如今的眼光去看这些地方都还不错,但是要知道在唐朝时那些地方是非常偏僻荒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