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ature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俱乐部,6000人了! ·  昨天  
程序员的那些事  ·  国企也中招!官网被挂上“码农的钱你也敢吞,* ...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微软穷疯了?上架的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Nature

不可思议!中国学者刚刚发表的Nature及Nature子刊就出现图片重复使用

iNature  · 公众号  ·  · 2025-01-05 09:12

正文

iNature-编者按

市场上只是采取直接画框而没有中间过程的检测方式,很可能没有任何检测系统,而是直接购买了 极具性价比的 iFigures系统(其他公司 好意思展示出检测过程 )或直接搬运Pubpeer网站/诚信科研/iPubpeers公众号,读者注意辨别号称具有”李鬼样“的检测系统,免得受骗上当。 iFigures解决了图片检测的卡脖子问题,打破了国外图片检测系统长期及反复针对中国学者图片使用的困局。 另外,由于新技术取代老技术的过程,会使国外的检测系统失去中国市场,这会严重冲击国内的代理商,读者需要提防任何可能的谣言。
在2025年,诚信科研开发了天眼系统(以iFigures为基础),重点跟踪最新发表的高水平文章,如果出现图片重复使用,会自动预警。另外,诚信科研建议, 由于图片太多,人眼是不可靠的,需要靠谱的检测系统规避掉潜在的重复图片。


据iNature了解,某团队用了iFigures系统,文章(刚发表的Nature大子刊)超过1000张图片,没有任何图片重复使用。
[1]诚信科研通过天眼系统预警,发现 2025年1月1日四川大学古丽、朱亚辉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Michael Karin共同通讯在 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 FBP1 controls liver cancer evolution from senescent MASH hepatocytes ”的研究论文,文章内存在1对图片重复使用。
诚信科研编辑部首先获取这该文章的图片(由于是快速筛查,没有检测蛋白印迹;截图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如果有Merge类的图片,只获取Merge后的图片;如果有放大类的图片,只获取放大/放大前的图片,共计566张图)。
对所有图片进行检测,iFigures发现文章内1对图片出现重叠:图E6E-6与E9C-5是一样的图片,但是代表的实验明显不一样。
诚信科研将图E6E-6及E9C-5放大,发现图片是一样的。
最后诚信科研编辑部建议作者核查原始数据 (背后更多的原始数据,尤其是重复实验组) ,与杂志社联系更正文章重复的图片。

[2]诚信科研通过天眼系统预警,发现 2025年1月2日,清华大学王一国、上海交通大学王计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宋勇峰共同通讯在 Nature Metabolism (IF=19.2) 在线发表题为“ A feeding-induced myokine modulates glucose homeostasis ”的研究论文, 文章内存在1对图片重复使用。

诚信科研编辑部首先获取这该文章的图片(由于是快速筛查,没有检测蛋白印迹;截图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如果有Merge类的图片,只获取Merge后的图片;如果有放大类的图片,只获取放大/放大前的图片,共计73张图)。

对所有图片进行检测,iFigures发现文章内1对图片出现重叠:图3A-9与E7E-3出现重叠,不完全一样。

诚信科研将图 3A-9与E7E-3 放大及调亮,发现图片部分重叠。

最后诚信科研编辑部建议作者核查原始数据 (背后更多的原始数据,尤其是重复实验组) ,与杂志社联系更正文章重复的图片。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