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
为了配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第十届金砖国家峰会)的召开,2018上半年,由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支持,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广东“一带一路”研究院承办的2018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暨万寿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以“金砖国家开放创新与包容性发展”为主题,来自金砖五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代表等120余人与会。与会嘉宾围绕金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接与进一步开放、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创新、金砖国家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包容性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现将与会代表的观点分享如下。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栾建章在开幕式上致辞。
金砖国家应合力
应对
贸易保护主义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认为,当前这一轮由美国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潮,给金砖国家国内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实际上已倒逼金砖国家在国内治理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未来金砖合作应着重共同探索和建立既能实现国家发展,又能保持社会稳定,同时还能达到整体发展和个人发展有机统一的治理模式。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德烈·梅洛·苏扎认为
,应对特朗普贸易保护政策的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争取美国选民。特朗普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主要想把矛头对准中国,最终目的是讨好国内选民,赢得中期选举。因此金砖国家可针对美国选民采取一些措施,争取特朗普想要讨好的这些人,促使特朗普政府改变其政策。
南非金砖智库执行主任尼蒂夫胡沃·鲁如丽和俄罗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艾伯特·祖克哈尼夫、安德烈·梅洛·苏扎三位学者表示反对贸易报复,主张金砖国家加强在WTO框架内的合作。一是在WTO框架内向美国发起诉讼,运用各种可行的政策、措施和机制维护自身权益;二是要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金融、外汇等领域建设新机制、提出新议程。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江时学建议,考虑到中兴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可成立金砖国家芯片开发研究院,发挥中国资金以及巴西、印度、俄罗斯技术的优势,摆脱金砖国家对美国的技术依赖。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宗良、郑长忠,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杨正位则主张金砖国家应主动开放。过去金砖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是外在压力下的被动开放,但主动的开放对发展中国家同样重要。一是可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机制推动新一轮开放;二是金砖国家可与欧洲、日本等成立其他形式的多边协议框架,合力维护多边框架下的自由贸易体系;三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建设、提升自身实力。
金砖国家应构建
着眼于
扩大开放的新机制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崔戴元认为,金砖国家过去十多年有过不少特别举措,比如建立金砖新开发银行,但仍缺少协调机制。未来金砖国家将面临更多竞争,包括金砖国家内部的竞争,美国、欧洲的竞争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因此需要更好地合作协调。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塔努比·娜昂认为,金砖国家应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验,根据自身特点构建对外援助框架。金砖国家在推动国际
发展合作中应坚持三方面原则:一是独立和主权,受援国和援助国都应是独立的,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二是更高水平的合作模式,超越发展援助作为捐赠和接受捐赠的主要形式,实现双方共同发展的平衡关系。三是双赢或共赢合作的模式,提供援助的国家应获得与受援国大致相当的收益。
上海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副教授郎荣吉认为,金砖国家应建立高技能专业人士的自由移动平台。当前,持有“中国绿卡”海外高层次人才
中,金砖国家人士所占比例很小。很多金砖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在中国工作并不是被中国企业所聘用,而是被第三国的公司派驻到中国工作。金砖国家应有更好的制度安排,如建立人才搜索与引进计划、开通专业人士签证渠道等。
南京农业大学财政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林乐芬、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袁志田、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认为,金砖国家之间贸易额和投资额占金砖国家贸易总额和投资总额比重均不超过10%,未来合作空间巨大。金砖国家可通过签订电子商务合作框架协议、知识产权框架协议、经济技术合作框架协议等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而向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投资协定、服务贸易协定迈进。与此同时,金砖国家应在WTO框架下丰富有关机制和议程,从解决投资者争端和保护等问题入手,逐步从投资保障协议转向争议解决协议。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楚仁、郎荣吉从区块链角度分析金砖国家推动经贸合作的路径。他们通过分析金砖国家过去21年在产品空间上的移动,发现金砖国家彼此间的贸易往来更能推动相互产业量的提升。在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金砖五国如能通过贸易自由化、营商环境改善、投资自由化的推进形成新的贸易网络,将给各国带来福利。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认为,金砖国家应促进媒体协调合作,发出金砖共同声音。一方面,对于金砖国家对国际重大问题的基本看法和立场,媒体宣传应加强协调,保持相同基调,发出共同声音,这也是构建金砖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媒体的自由发声和对于问题的独立探讨,并努力在二者间实现平衡。
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建认为,中国能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最大经验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应将自身基础设施发展经验与其他伙伴国家共享。霍伟东、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中心主任王磊、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陈原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推进全球化的平台,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并能够促进沿线国家间平等、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就“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一些机制性安排,实现其与金砖合作机制的协调和对接。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助理叶桂平认为,澳门有“一国两制”和自由港优势,也有经济条件,建议考虑在澳门设立金砖国家常驻秘书处或智库联盟等多边机构。
金砖国家应以
开放创新
深化产业合作
黑龙江大学欧亚发展研究院院长戚文海、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廖泽芳认为,金砖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正日益被边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封锁,美国对中兴公司芯片的封锁实际上是对中国崛起的一个综合的制约和打压,这种情况将长期持续。贸易战的背后实际上是科技战,金砖国家如果不加强基础研究,会长期受制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教授李凡认为,金砖国家要实现创新合作必须对其他国家颁布的政策进行更多了解。目前金砖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颁布的国家政策有700多项,这些政策反映出每个国家技术创新的不同特点,比如印度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信息、医药等行业,俄罗斯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纳米技术等方面。此外,金砖国家还应关注其他国家政策的外溢性,了解各国政策的组合影响,努力构建多元化产业政策的国际合作网格。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永利认为,目前金砖国家间的行业对接非常缺乏,金砖国家应推动建立金砖国家产业或行业同盟。在金砖国家内部建立产业合作联盟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建立产业联盟,二是通过更具体的行业联盟的方式加强信息、资源、资金等在金砖国家间流通整合并规避风险,具体可采取先从低敏感领域入手,再逐步过渡到重要的制造业领域的策略。金砖国家当然需要在高端产业上进行合作,但很多中低端产业也是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也需做实、做精、做细。
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罗成认为,目前看,建立金砖产业联盟面临不少困难:一是除中国外,其他金砖国家政策延续性不足,产业联盟的政治基础不牢。二是金砖国家的贸易基础较薄弱,五个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加起来还不到中美贸易的70%。三是无论是金砖国家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以美国和欧洲作为终端消费市场,从产业链角度来说,金砖国家和OECD国家讨价还价的余地非常小。四是从科技链角度来说,金砖国家对欧美国家的技术依赖比较强,比如中国有75%以上的科技都是来自于欧美。
南非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妮尔玛拉·戈帕尔认为,金砖国家应更重视产业合作之外的社会合作。金砖国家在产业合作方面应是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在合作中应让当地社会更多参与,努力与当地社区建立一种互信关系,避免因缺乏信任导致社会和民众对金砖产业合作产生抵触心理,让金砖产业合作为普通民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探索》杂志主编肖鹞飞不同意金砖国家在制造业产业链被边缘化的看法,认为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快速缩短,目前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目的在于限制金砖国家的快速发展。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祖荣主张产业合作要在更广泛范围进行,比如加强文化合作与交流,将有助于奠定金砖国家产业合作的文化基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讲师韦晓慧认为,中国企业投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既要关注具体项目和工程的示范效应,也要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还要吸引其他国家的企业投资入园,达到共建的目的。
金砖国家应引领世界经济
实现包容性发展
巴西驻亚美尼亚前大使埃德森·马里奥·杜阿尔特·蒙特罗、印度阿里格尔穆斯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巴达尔·伊克巴尔认为,金砖国家社会问题的产生实际上是一系列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包容性增长离不开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革,金砖国家关注经济改革,与此同时也需要推进社会改革,推进经济改革的成果让更多人分享。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超认为,金砖国家应发挥非政府组织对于促进包容性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非政府组织影响公共政策,加强民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实现包容性发展。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马拉查·查克拉巴蒂、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委员会顾问维拉利亚·戈尔巴乔娃认为,金砖国家应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性别维度,社会不平等现象和性别问题是有联系的。需要进一步改善乡村地区女性的安全问题。南非要积极利用2018年金砖主席国身份,在促进本国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
推动整个非洲大陆的发展,切实促进性别平等等议程的落实。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经济学家朱利恩·迪穆拉米斯特认为,金砖国家应继续发挥金砖银行作用以推动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议。从2017年到2021年金砖银行将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银行三分之二的项目都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金砖银行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注重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影响,投资的绝大多数项目都是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如清洁能源、水、交通设施等。
维拉利亚·戈尔巴乔娃认为,金砖国家应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金砖国家在政治权力方面具有代表性,能够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那里获得巨大支持。金砖国家也有专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尤其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区域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使金砖国家能够更好地引领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陈认为,金砖国家应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每个金砖国家
都各有特色,且都是体量巨大的国家,解决金砖国家内部问题是对世界的贡献,而金砖国家各自的发展模式也可以作为外交影响力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剑认为,金砖国家既要关注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也要关注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之际,讨论金砖国家的开放创新与包容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中国未来应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加强同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合作,使自身具备多样化的市场。
(责任编辑:徐海娜)
(平台编辑:吴小玲)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管·研究国际问题的必读期刊
《当代世界》杂志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每期均通过专门渠道呈送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参阅。杂志依托中央外事机构,荟萃众多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以海内外国际问题智库丰富的人脉和信息资源,权威解读和传播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深度剖析国际关系和世界政党政治的演变和发展,聚焦世界热点难点,全方位、多角度评析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员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长按二维码,关注当代世界!
与您分享最权威的国际时政文章!
【中文刊】
18元/期,216元/年
邮发代号:82-723,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35/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4206
【英文刊】
80元/期,320元/年
邮发代号:80-270,国内统一刊号:CN 10-1398/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596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4号中联部(100860)
订购电话:010-83908408
投稿电话:010-83909012/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