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噶吼~近日,国家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署名文章。文中指出,要按照“
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
所谓房地产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即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都属于房地产税。在中国包括房地产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向调节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早在2011年,政府就开始以上海和重庆两地作为试点开始征收房地产税。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进展并不是非常顺利。2014年时上海、重庆试点的房产税扩围方案已停止,国家将重点转移至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
房地产税历来都是个敏感词,“房地产税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征?”“征收方式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被大众所关注。肖部长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力争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2020年完成‘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这句话,让不少人的神经不自觉就紧绷起来。
这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房的人盼望着房地产税出台后房价下降,炒房的人担心出台后自己的钱打了水漂。然而上海和重庆两地在推行房地产税后,房价上涨势头却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有评论说是两地的政策过于宽松,比如重庆只针对高档住宅征收,上海则不针对存量住房,而新房一套全部免征,即使即使购入两套,如果加起来人均不超过60平,仍旧是免征的。至于税率,上海最高也只有
0.6%
。以200平米的房产为例,除去三人180平的免征面积,余下的20平就按10万一平,房产税一年也就1.2万元,相比于总计2000万元的房价,这点税真的算不了什么。
也不见得。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房产税税率从1%到3.3%不等,而且征收实现全面覆盖,无论是新购房产还是存量住宅,都在征收之列。即便是如此完善的房地产税体系,同样未能阻止美国大城市房价在2007年之前的暴涨,后来压住这一暴涨势头的,仍旧
不是房地产税,而是次贷危机。
实际上,影响房价的因素众多,房产税
只是其中相对不重要的一个
。货币放水与否、信贷宽紧、土地供给、收入增长、人口增长,都比房产税的影响更显著。用房地产税调房价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房价不降,反而是增加购房者的负担;另一种情形就是现在的情形,楼市微跌,成交量低迷。
如果开始征收房地产税,主要受到影响的还是那些
手中囤积多套住房、负债率非常高的炒房者
。对这样的人而言,他们持有房产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一方面又承担者巨大的债务,双重压力下,他们的日子将会非常难过。
房地产税立法的目的并不是降房价,而是改变现有税赋重流转、轻保有的现状,达到优化房地产税制效果。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制度相比,后者是一次性收入,容易造成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通过房地产税收则变成长期现金流,细水长流的方式更能让地方政府着眼于长远。